1、踏莎行(雾失楼台)学习目标:1感悟秦观词的婉约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学习重难点:通过阅读文本,进一步掌握宋词的鉴赏方法。一、介绍作者:秦观,字少游 ,号淮海居士 。高邮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i)。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宋苏轼戏评秦观、柳永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二、写作背景:北宋后期
2、,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新旧两党激烈的争斗,由政见的不合,已发展为意气用事,甚至出于一己之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少游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知。他来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三、倾情朗读,初探诗意,整体感知 :夜雾如厚重的帷帘把楼台掩蔽,月亮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的痕迹。我极目远望,桃源仙境你在哪里?怎忍受,孤寂的客馆在春日寒风中紧闭,还有:杜鹃的哀啼,斜阳无声地落去驿站转给我友人馈
3、赠的梅花,驿使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 如今却堆砌成无法数得清的离愁别绪。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向潇湘水流去?四、再读诗歌,感受形象,体会情感:1词的上阕中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楼台 孤馆津渡 虚 实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桃源 斜阳2找出主要意象和关键动词和形容词主要意象:雾、楼台、月、津渡、桃源、杜鹃、斜阳、驿、梅花、尺素、郴江、郴山关键动词和形容词:失、迷、望、寻、闭、寄、传、砌五、三读诗歌,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炼字:“迷”“失”“断”“闭”“砌”提示:炼字题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联系主题,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4、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使动用法:使失;使迷。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月” 是指什么? 本身的虚无缥缈 ,喻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 。 “楼台”“津渡”喻指什么?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胸中的抱负与出路 “断”有尽的意思,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此三句所营造的境界,所描绘的画面:夜雾凄迷、月色朦胧的画面 ,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境界。此三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对仗,用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闭”有何妙处?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希冀的心灵。一是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说
5、明作者于此几乎断绝与人的来往,故“门虽设而长关”;二是逃避袭人的“春寒”,闭户不出;三是妄图借此阻止进入耳鼓的杜鹃的哀啼;四是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夕阳。有人认为“斜阳暮”语义重复 ,你是如何认为的?夕阳在渐渐西沉 人生在慢慢耗费 理想在缓缓磨灭 痛苦在时时滋长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 其实正是这种重复,才强化了感情的浓度,也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渐次加深的黄昏阴影的心理感受。 “鹃声”、“斜阳”在古诗词中都是引起乡愁的客观事物。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
6、?烟波江上使人愁。”由于杜鹃的啼声,似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张炎高阳台中有“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这样的词句。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产生了把耳闻目见一概拒之于门外的情感。这是由“不堪”忍受而产生的怨恨。 想象一下,尺素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有朋友和亲人的来信应该让游子倍感宽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按理应该欣喜 。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正是“梅花尺素无重数,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词
7、下片“砌成此恨无重数”,一“砌”字最见功力。(吴世昌词林新话)体会“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中“砌”字的妙处。明确:“砌”字在这里是“堆叠”之意。(第一步,释义)因为离别,那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第二步,描述景象)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第三步,表达作用以及表现感情)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秦观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
8、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 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 “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 “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 “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无情之天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汲古本】题作“郴州旅舍”。词后附注:坡翁绝爱此词尾两句,自书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人间词话卷上】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
9、,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烟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总结:上片写客馆凄凉情景,反映作者迷惘惆怅心情。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乡感旧之悲。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
10、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主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另外,词人善用对句写景抒情。上片开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霭与月色对举,造成一种朦胧的意境,笼罩全词;下片开头亦用对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虽然表现的都是朋友的信息和寄赠这同一内容,却能造成书信往来频频不断的气势,与“砌成此恨无重数”相照应。总之,此词以
11、新颖细腻、委婉含蓄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绪,抒发了内心不能直言的深曲幽微的贬徒之悲,寄托了深沉哀婉的身世之感,使用写实、象征的手法营造凄迷幽怨、含蓄深厚的词境,充分体现了作者身为北宋婉约派大家的卓越艺术才能。六、四读诗歌,比较鉴赏,拓展延伸: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从虚实相生的角度回答。)明确: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梦中的“春风花月”是虚,“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
12、生活是虚,现实中作者的悲伤之情为实。词人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有力地表现了现实中的亡国之痛。七、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满庭芳(三之一)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