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佔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們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A.士族享有等级特权 B.土地兼并严 C.中央集权被侵蚀 D.封建等级森严25.资治通鉴载:“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 当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材料主要反映了 A.加强边疆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 B.从内地迁移百姓巩固边防 C.加强道路建设以运输军械军粮 D.从军事角度实施屯田戍边26.明末清初,意大利教士
2、利玛窦来华,西学东渐萌发。他将西方天主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结合,指出:仁者爱天主,故因为天主爱己爱人,知为天主则知人人可爱,何特爱善者乎。爱人之善,缘在天主之善,非在人之善。利玛窦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 A.爱人以爱天主为前提 B.行善是爱天主爱人的具体表现 C.爱天主就是教人爱人 D.儒教与天主教信仰具有一致性27.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来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 C.宋代两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28. 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
3、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A.政党政治确立 B.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 C.政党政治活跃 D.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29.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 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 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 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30.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进攻比率武汉会战前日方百分之九十四中方百分之六武
4、汉会战后至1939年日方百分之五十六中方百分之四十四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武汉会战前四十公里1939年底二百公尺1940年底不进反退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31.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30年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有效维护农民利益 B.有违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C.制度僵化急需改革 D.对农民土地物权的确认32.雅典将军既是大多数公民满意和信任的领导人,但他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否则就会背上叛国罪名而
5、被控告。材料具体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 A.直接泛滥的民主 B.集体的非理性 C.少数公民的民主 D.多数人的暴政33.19世纪中期以后,随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 1870年通过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 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 B.工业革命极大推动妇女地位 C.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D.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34.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
6、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35.欧盟东扩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南下”战略,即建立横跨亚、非、欧的欧洲地中海经济区,以北美自贸区为基础建立的美洲自贸区,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1996年召开的亚欧会议。这些现象突出表明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在发展过程中的 A.开放性发展趋势 B.洲域集团或者跨洲域集团化趋势 C.超差异性合作趋势 D.去意识形态化趋势40(25分)从全球视角看
7、国家发展和外交制度 西欧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数香槟集市(从西欧、北欧和东方运来的货物都在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六座城市交易,成为全欧性的商业中心)。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形成为城市贵族。教会虽然在文化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教会并不能完全扼杀人们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渴望。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做“世俗的拉丁诗”。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1)结合所学,概括11 13世纪的西欧和中国宋元时期的共同之处。(8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首脑外交的发展历程。(10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
8、分析逻辑清晰。 (3)结合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关史实,说明在中西文明的交融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是如何取得社会进步的。(7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405-1433)欧洲人开辟新航路(1487-149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请考生在45-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做答时,请在答题卡所选题号中的方框内用2B铅笔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洪武十四年,明朝建立基层管理组
9、织里甲制度。每110户为1里(城中称坊,近城称厢),推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每甲又以一户为甲首。甲长、甲首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其丁、产变化状况。在里甲的基础上编造黄册,每里一册,登载该里的户籍情况,每10年重新核实更造,以便合理征发赋役。黄册逐级上报,最后汇总于户部,上报者皆以黄纸为面,故称黄册。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 明代根据身份主要是职业固定户类,包括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商户等。各种户类严禁私自脱籍或更换,“凡军、民、驿、灶、匠、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譬如匠户,是被限制专门从事某项
10、手工业的人户,凡籍为匠户,须世代承袭,不得脱籍,不能入仕。不同的户类之间等级森严,其中宗室户包括皇室和宗藩人户,官绅户是贵族缙绅地主的一个户口类别。这两种人户在社会上等级地位最高,拥有各种特权。为了遏制流民,明禁止农民随意离开里甲。当时明确规定:“甲下或有他郡流徙者,即时送县官,给行粮,押赴原籍州县复业”。 摘编自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代的户籍制度进行简要评价。(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
11、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1/10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
12、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1913年10 月6 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10 月10 日,袁正式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也变成正式的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表现。(7分)(2)根据上述材料,对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艰难性加以说明。(8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
13、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材料二: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时间1939年2月1940年4月1940年10月1941年2月1941年4月数额2520255050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时间194
1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数额261004953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1)美国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简析美国援华的原因。(7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
15、。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9分)历史参考答案40.(1)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 新兴城市和新阶层出现;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化兴起;但旧的经济体制
16、和思想束缚依然存在。(8分)(2)本题10分。示例:古代西方,在专制统治之下,首脑外交是主要形式。古代中国由于实行朝贡外交,不存在首脑外交。到近代,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外交不再由首脑把持,被职业外交取代。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也形成了职业外交。20世纪中前期,在世界大战、冷战等大国对弈中,大国之间首脑外交再次出现并走向成熟。随着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也开始参与到首脑外交的舞台。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多极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提供的便利条件,使首脑外交更加盛行,由少数大国之间发展到广泛参与外交活动的内容从政治扩展到经济、生态等领域。中国由于实行改革
17、开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积极主动的开展首脑外交。综上所述,首脑外交的发展历程,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紧密联系。41(12分)共同点一:都把目标投向了印度洋原因: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共同点二:背后的支持力量都是专制君主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君主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共同点三:尽可能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风险巨大,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有利于节省成本,获取最大收益。45.(每一点6分)(1)准确掌握全国户籍情况;(2分)合理征派赋役,恢复发展经济;(2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稳定社会秩序。(2分)
18、(2)积极:明代户籍管理严密,有利于社会稳定;(2分)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有利于巩固统治。(2分)消极:将户类固定化、等级化,压抑了广大民户特别是社会底层户类的积极性,不利于技术的交流和传播;(3分)严禁民众迁移逃亡,加强了社会的封闭性,不利于人口的流动和社会进步。(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举行了首次国会选举;(2分)政党政治开始出现。(2分)(2)国民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都较低;(2分)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破坏宪政;(2分)内阁更换太过频繁;(2分)总统选举充满恐吓。(2分)47(15分)(1)目的:维护美国国家利益。(2分)原因:美国国内孤立主义阵营发生严重分裂;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决定在亚洲实行南进计划;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6分)(2)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3分)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分)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