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2017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南宁市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以前那考河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在投入11.9亿元、历时近两年时间建设后,原本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如今华而变身,2017年3月正式运营的那考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更是南宁市的一张生态名片。读那考河整治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1. 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后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A. 净化水质,提高饮用水质量 B. 调节南宁市的局部小气候C. 增加居民休憩的景点 D. 减轻雨水带来的城市内涝2.
2、图中河流汛期与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 13月一台风降水 B. 45月一东北季风 C. 68月一西南季风 D. 912月一西北季风【答案】1. D 2. C【解析】1. 南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该地的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A。2. 根据材料信息,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前最大的问题是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因此,防洪涝是整治的重点,根据图示可以看到,河道上建了水坝,调控了河水,故,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后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减轻雨水带来的城市内涝,选D。3. 该地夏季主要受来自南部及西南部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受台风的影响不大,据此,选C。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
3、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图中反映出A. 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4.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设置沙障固沙 C.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D. 小流域综合治理【答案】3. D 4. C【解析】3. 据图中曲线的关系可知,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正相关,故A项错误;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有一定的相关性,故B项错误;在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故C
4、项错误;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故D项正确。4.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说法在图中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故可排除A、B、D项。物种丰富及其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高黎贡山位于中缅交界地带,地处横断山区南段,这里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物种丰富度高。下图为高黎贡山植物种群丰富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形成图中植物科、属、种数量最丰富处的环境条件可能是A. 降水量最大 B. 气温最适宜 C. 土壤肥力高 D. 水热组合好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植物物种丰富度其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500-2
5、000米之间B. 物种丰富度与不同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有关C. 在低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三个分类群的丰富度都是先迅速增大,后缓慢下降D. 出现最大值的海拔段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5. D 6. D【解析】5. 植物生长环境,主要是热量、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图中植物科、属、种数量最丰富处的环境条件可能是水热组合好,适宜多种植物生存,D对。不是降水或气温某一因素影响,A、B错。土壤肥力不是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C错。6. 图示横轴表示海拔高度,纵轴表示种、属数。根据图示曲线,植物物种丰富度其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A正确。物种丰富度与不同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有关,
6、B正确。在低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三个分类群的丰富度都是先迅速增大,后缓慢下降,C正确。无法判断出现最大值的海拔段气温小于0度,植被类型也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D错误。点睛:植物生长环境,主要是热量、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图中植物科、属、种数量最丰富处的环境条件可能是水热组合好,适宜多种植物生存。无法判断出现最大值的海拔段,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植被类型也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云南在探索“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路子时,提出要打造“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镇风貌,这是对传统城镇形象的一次重要和再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其主要A.
7、 发展山地旅游业 B. 保护优质的耕地 C.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D. 实现逆城市化8. 云南“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云南 高原上的低丘陵坡多 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良好的生态环境 特色的山地农业A. B. C. D. 【答案】7. B 8. C【解析】7. “城镇上山”会破坏山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发展山地旅游业,故A项错误;“城镇上山”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山上,可以保护农村优质的耕地,故B项正确,C项错误;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出现的现象,故D项错误。8. 高原面上地势起伏和缓,故错误;“城镇上山”会破坏山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故错误;“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发
8、展,主要原因是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特色的山地农业,故D项正确。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A. 沙漠广布 B. 森林覆盖率低 C. 全年气候干旱 D. 河湖众多10. “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 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 抵御夏季的雨水 D. 防御冬季的风沙11. 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
9、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A. 11-12月 B. 7-8月 C. 4-5月 D. 1-2月【答案】9. B 10. A 11.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9. 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表不可能沙漠广布,A错;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C错。该地区整体降水较少,不可能河湖众多,D错。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因此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因此采用茅草和泥土筑造,B正确。10. 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应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应具有“夏季炎
10、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气候特点。“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并不是越厚墙体坚固,稳定性好。茅草和泥土作为墙体材料才能起到坚固墙体的作用,B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C错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风沙天气少,因此厚墙并不能防御冬季的风沙,D错。厚墙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室内降温慢,A正确。11. 蜂巢屋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前去,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C正确。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下左图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
11、,一年产生一轮。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右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2)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3)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
12、势并说明理由。【答案】(1)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 (2)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夏季降水减少,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导致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树木生长受限,导致树轮变窄甚至缺失。(3)径流量变化趋势:增大。理由:该区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树轮向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解析】(1)祁连山位于西北地区,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材质紧密,容易分辨年轮。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以材质紧密部分为界,清楚易见。 (2)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
13、壤水分不足,夏季降水减少,树木缺少水分,生长慢。夏季气温较高,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植物体中水分蒸腾出,植物体中水分少,影响树木生长,导致树轮变窄甚至缺失。(3)该区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水量大,夏季树木生长快,年轮间距宽。年轮间距增大说明该时段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河流径流量增大。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雅鲁藏布江(下图)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头至国境约2000多公里。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罕见的大江,它宽谷鸟峡谷相间分布,有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峡谷中,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宽谷中,形态如一
14、条流动的长辫,故有人将它定义为是一条峡江(图a)、辫江(图b)。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1亿千瓦,相当我国河流水能蕴藏量的七分之一,仅次于长江。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分析雅鲁藏布江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的成因。(2)你是否赞同对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的差异,导致差异化侵蚀;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2分)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的“V”型谷的河岸极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2)赞同。
15、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不赞同。流域人口稀少,交通极差,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解析】整体分析: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有差异,导致外力侵蚀程度有差异。岩层软的岩层容易发生侧蚀,形成宽谷。岩性硬的岩石以下蚀为主,形成峡谷。雅鲁藏布江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且易引起国际纠
16、纷。(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有差异,导致外力侵蚀程度有差异。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形成的“V”型谷,两侧河岸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明显,使河床变宽。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流侵蚀能力强,河床变宽,河道摆动不定,形成宽谷。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
17、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1)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2)吐鲁番地区的果农每年都会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一段时间,之后再把葡萄植株从土里取出来放到葡萄架上,请指出这么做的时间并分析原因。(3)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而吐鲁番地区的果农却是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试分析这两种做法作用的相同点。【答案】(1)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
18、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2)时间:冬季。原因: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人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3)相同点: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解析】(1) 吐鲁番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当地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与国外葡萄酒产业相比,产品缺少竞争优势。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
19、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2) 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人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避免植株被冻死。地上风大、干燥,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所以在冬季将葡萄植株进入土中。(3)两种做法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起到遮阴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避免土壤直接暴露地表,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选做题。请考生从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15. 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位于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博
20、卡拉(下图),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脉和鱼尾峰下,傍着迷人的佩瓦湖,苍翠繁茂的植被和壮丽的雪山风光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尼泊尔最受欢迎的高山徒步旅游地点之一。每年l0月到次年4月,是高山徒步旅行的旺季,59月游客量大减,为淡季。分析博卡拉59月徒步旅游游客量大减的原因。【答案】雨季来临前的5月,气温较高,易遭遇雪崩;雨季来临,降水较多,道路泥泞,能见度低;易遭遇洪水;多山地,易遭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本题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博卡拉地区为背景,考查影响旅游活动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6. 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1、。材料 根据国土资源部在2008年4月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的结果显示:截止2007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 26亿,人均耕地仅仅为1.38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全国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全国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约为7:3。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约为2亿亩,但水、土、光、热条件比较好的只占40%,能开垦成耕地的只有约8000万亩。近年来,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有9000万亩,建设用地还占用了一部分优质耕地,还有不少耕地受到盐碱化、沙化和荒漠化的损毁。因此,耕地保护形势格外严峻。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结合材料分析
22、,我国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案】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总面积减少;中低产田比重大,高产田比重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遭受污染;建设占地;土地退化,土地质量下降。【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表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在减少;全国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比例约为73,表明中低产田比重大,高产田比重少;全国耕地后备资源中能开垦成耕地少,表明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多,表明土地遭受污染;建设用地还占用了一部分优质耕地,表明建设占地多;不少耕地受到盐碱化、沙化和荒漠化的损毁,表明土地退化,土地质量下降。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