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52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8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地理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12题。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污染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该地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A过度开发沼泽保持水土 B过量引水灌溉保护耕地C过度砍伐森林涵养水源 D城市化过度发展美化环境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甲区域是我国某重要的农作物产区,该区域发展该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日较差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本地消费市场广阔有较丰富的灌溉水源A B C D4图

2、中乙处有大面积荒漠分布,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5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B实施环境移民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读“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图甲)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图乙),回答下列67题。6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7该区域()A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 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C农业生产以畜

3、牧业为主 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图2),完成89题。图1图28图2中的草方格沙障()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9图1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强 B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1011题。10A所在省区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是()耕地面积少,盐碱地面积较大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小A B C D11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

4、较大,主要原因是()A不合理灌溉 B水资源紧缺 C地势低平 D冬季风强劲二、综合题(共46分)12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扩大,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玛纳斯河源于天山,源头海拔5 290 m,河流出山口处形成了较平缓

5、的洪积冲积扇,冲积扇以下是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海拔仅为256 m。人们以这里天然形成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先后修建了12座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这一区域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玛纳斯绿洲已被开垦为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材料二:玛纳斯河冲积扇及湿地水库群分布图(如图)。(1)说明图中冲积扇的形成过程。(2)简述玛纳斯河流域湿地水库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3)说出为防止该地灌溉区荒漠化应采取的措施。 (2014课标)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

6、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面13题。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

7、变A B C D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4(2016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

8、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5(2014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右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2017安徽三模)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

9、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68题。6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7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A B C D(2017山西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下面910题。注:牛

10、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9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D土壤肥力提高10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的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的农业活动(2017河南联考)下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面1112题。11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A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增大 B年径流量增大,年输沙量减小C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减小 D年径流量减小,年输沙量增大12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

11、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 B中上游植树造林C流域降水增多 D中上游修建水库(2017天津一模)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1314题。13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4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 C D课练2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2.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森林的主要功能。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区森林减少,沙漠面积扩

12、大,说明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表示出水污染、土壤盐碱化问题,A、C项错误。河流是季节性河流,流量小,水土流失少,不是主要问题,B项错误。第2题,材料中没有沼泽信息,A项错误。该地沙漠面积广,耕地少,森林主要生态意义不是保护耕地,B项错误。森林减少,沙漠面积增加,说明过度砍伐,导致水源减少,沙漠扩大。森林有涵养水源功能,C项正确。图中城市数目减少,不是城市发展了,D项错误。答案:1.D2.C35.解析:第3题,图中甲区域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山麓地区,气候干旱,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且有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第4题,图中乙处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能源矿产丰富,其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与

13、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有关。第5题,丙处位于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地区,其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与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有关;因而要减少荒漠化就要合理分配内流河的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3.B4.B5.C67.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信息图的判读、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第6题,图乙显示侵蚀强度并未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大,A项错误。图乙给出了侵蚀强度与人口、植被的相关性,并非指侵蚀强度与其他因素无关,比如降水,B项错误。由题目给出的信息无法判断是否出现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通过中国地理的学习也可判断C选项错误。阔叶林带人口密度最大,说明阔叶林带自然条件更优越,比如降水更丰富,土壤更肥沃

14、,环境人口容量更大,D项正确。第7题,图甲中河流流向表明区域内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A项错误;黄河中游河流治理的核心是防治水土流失,D项错误;本区是传统农耕区向畜牧区的过渡地带,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项错误;区域内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由渭河平原的半湿润逐渐过渡到陕北的干旱气候,因此自然带分异的基础为水分。B项正确。答案:6.D7.B89.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生态问题、农业区位因素。第8题,从图2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草方格沙障可以削减风力,阻滞沙丘移动,且能够截留水分。第9题,图1中甲地位于祁连山北麓,冰雪融

15、水量较大,水源充足,是该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答案:8.B9.D1011.解析: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盐碱化的成因,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A为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少;蒸发旺盛,导致地下水盐分聚集在地表,盐碱地面积较大,说法正确。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所以盐分随季节变化小,说法正确。该省区地广人稀,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化肥使用量不大;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与盐碱化无关,所以说法错误。故B项正确。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盐碱化的成因,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B地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降水较少,发展农业时大量引

16、黄河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把盐分带到地表,形成盐碱地,因此A项正确。答案:10.B11.A12解析:第(1)题,由统计图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由于深居内陆,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高山环绕盆地,以风积地貌为主;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由于绿洲地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使新疆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第(3)题,可从保护植被、合理放牧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2)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强;高山环绕盆地,以风蚀地貌为主,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3

17、)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13解析:本题考查地形的形成过程、湿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止区域土地荒漠的具体措施等。第(1)题,主要从该地形所处河流的位置,结合地势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第(2)题,其生态意义主要从对区域气候调节作用、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区域气候灾害的发生等角度说明。第(3)题,主要从该区域形成土地荒漠化的背景入手。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气候干旱、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的利用,因此建立人工防护林、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耕地的规模是治理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答案:(1)在河流上游(或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18、;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多个冲积扇相互叠加和联合,使冲积扇规模不断扩大。(2)防风固沙,抵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胁;保护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抵御洪涝、干旱灾害的威胁;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3)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练高考找规律13.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获取数据信息能力。依据表中植株数量一栏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但草本植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则植株密度改变,依后面两个地上、地下生物量可看出生物量总体提高,故正

19、确,即A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获取数据信息能力。表中地下生物量一栏显示:灌木植物数量逐年减少,而草本植物数量逐年增加,呈现此消彼长态势。故D项正确。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总体上草本植物越来越繁茂;而灌木植物呈现地上增加、地下减少态势,且总量无增加,则未来可能出现萎缩,故D项正确。答案:1.A2.D3.D4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若赞同,其理由可从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开发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若反对,其理由可从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并会导致污染等方面来回答。答案: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

20、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或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5解析:(1)冬春季起沙的原因可从地表裸露及风力强劲角度分析。(2)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分析危害。(3)可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

21、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练模拟明趋向68.解析:第6题,图中甲处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大于丁处,结合丁位于德干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少,以及甲位于山地迎风坡而降水量大等知识,可判断答案。第7题,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与侵蚀强度、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关,图中乙处土壤侵蚀强度小于甲,大于丙、丁;但乙位于恒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是印度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故乙处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第8题,甲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为山地地形,降水量大,故可采取两项措施防治土壤侵蚀。答案:6.C7.B8.B910.解析:第9题,该地出现了

22、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了。第10题,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的是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答案:9.C10.D1112.解析:第11题,花园口站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输沙量为5亿27亿吨,年径流量为200亿860亿立方米;70年代年输沙量为6亿18亿吨,年径流量为260亿570亿立方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输沙量为2亿13亿吨,年径流量为130亿620亿立方

23、米,故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总体变化都呈减小趋势。第12题,全球变暖会导致中纬度变得干旱,致使黄河水量减少,但水量不会减少太多。中上游植树造林能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可以减沙,但不会减少水量。流域降水增多会导致水量增加。中上游修建水库可以大量蓄水,发挥水库的灌溉、供水功用,加上水库水下渗,会导致流量大量减少;水库蓄水会导致泥沙大量淤积,所以修建水库可大量减水减沙。答案:11.C12.D1314.解析:第13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判断答案。第14题,从图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图中显示过度砍伐面积大约为60百万公顷,过度放牧面积大约为240百万公顷。在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面积最大,应该是首要因素。 答案:13.B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