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319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教学案:自然灾害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地理总复习教学案自然灾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主要类型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2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二、主要自然灾害复习方法1、天文灾害: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面通讯和磁场产生影响。2、气象气候灾害:考查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需要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要结合大

2、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3、地质地貌灾害:地质地貌灾害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三、各种自然灾害(一)、气象气候灾害1、洪涝灾害(1)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2)河流洪涝灾

3、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包括:(1)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人为原因包括:(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

4、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例如: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

5、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3、台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北半球以夏秋季节最为集中,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灾害,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生的区域台风是太平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4、寒潮: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

6、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过程。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寒潮影响较小。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5、沙尘暴: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中最强的一种。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最容易发生,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防治沙尘暴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7、,如建设防护林,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二)、地质灾害1、地震:常见的是构造地震,尤其是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加强社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和教育工作等。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

8、倍。烈度是表示地面和建筑物等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烈度。一般而言,烈度与震级成正比;同一次地震,由于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地震的烈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地震波渐渐减弱,烈度也越小。此外震源深浅、该地区地质构造等对烈度大小都有影响。2、火山: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我国活火山很少,主要在台湾、新疆及云南等地,著名的休眠火山有五大连池、白头山天池等。3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整体下滑,造成农田、建筑物、道路破坏及人员伤亡。地壳运动

9、活跃以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区,滑坡较易发生。防御措施:及早发现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4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物覆盖较差,多暴雨的山区,泥石流多发。我国地势阶梯过渡处,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形成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较大。防御措施:做好预报,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例如: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多地质灾害的原因: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

10、层发育。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工程采矿。例题1: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答案:B点拨:图中的火山灰厚度线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凸出,说明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的火山灰较与该方向垂直的附近地方厚,由此可推断出这次火山爆发时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答案:C点拨: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人

11、大气中,大量增加了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了全球气温的明显下降。(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D点拨:火山爆发给人类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火山灰堆积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该地的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例题2:下表是1971年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遭灾人数(单位:万人)。读表完成(1)(3)题。损失状况地震洪水干旱火山死亡1.911.277.36

12、0.10受伤2.632.0700.03受影响168.836004.132.279.43无家可归23.76324.142.271.51合计197.136331.616078.8911.07(1)上表所列的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A干旱、地震 B洪水、火山 C干旱、洪水 D地震、火山答案:A点拨:从图表可以很明显看出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地震的突发性最强,不易监测。(2)火山对人类威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影响范围较小 能及时预报 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 持续时间短A B C D答案:D点拨:火山影响的范围小,且山区人口密度小。(3)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

13、的是( )A土耳其 B墨西哥 C巴西 D意大利答案:C点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区。例题3:“卡特里娜”飓风于2005年8月25日袭击了佛罗里达州,后来又于29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登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这次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新奥尔良市在这次飓风袭击中受灾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1)(2)题。(1)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整个新奥尔良市陷入一片汪洋,新奥尔良受灾如此惨重的自然原因有( )A新奥尔良市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B新奥尔良市穷人众多,缺乏交通工具C美国在应急体系及对灾难准备上的不足D新奥尔良海岸

14、沼泽广布,植被稀少答案:A点拨: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与水灾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地形和降水量、降水时间长短等,新奥尔良市处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洪水不容易外泻。(2) “卡特里那”飓风在形成的过程中和掠过佛罗里达州上空时还只是个热带风景,后来在墨西哥湾才变为飓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墨西哥湾水温较高C遭遇低温天气 D特殊的海底地形答案:B点拨:台风(飓风)主要成因是海面和温度。例题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_。(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_、_、_。(3)干旱灾害在我国影响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

15、生的时间是_,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其有益的方面有 。答案:(1)暴雨 (2)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3)春季 夏季(7、8月)(4)台风雨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带来大量水资源,同时降低气温,缓解酷暑。练习题1:读下面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判断(1)(3)题。(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答案:A点拨:P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Q位于华北地区,由于夏季风季节性进退,导致雨带南北移动,若雨带长时间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华北地区干旱,若雨

16、带迅速北跳到华北地区,则华北地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答案:C点拨:结合两个图,干旱和洪涝都集中在东部季风区,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这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3)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B改变水循环模式 C疏散重灾区人口D进行水利建设答案:D点拨:水利建设能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和时间分布不均匀状态。练习题2: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分析形成该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2)阐释图b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答:(1

17、)洪涝 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 (2)小流量、高水位 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练习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_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_等。答案:(1)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

18、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练习4: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1951-1991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 , , 。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并分析其成因。答案:华北平原、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冬夏季风的推移速度和强弱影响A地春旱最严重,春季时随着气温回升,蒸发加强,而A地仍受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旱情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B地干旱主要发生在夏季,夏季时B地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19、C地干旱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时C地降水少,而C地纬度较低,气温偏高,蒸发较强,易发生干旱。练习5: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为我国 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 ,发生在 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请简述该气象灾

20、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答案:(1)太阳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2)AB(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4)寒潮 春、秋 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练习6:读“中国地震局发布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完成(1)(3)题。(1)此次地

21、震的烈度大致 A以汶川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递减 B从汶川一北川一线向两侧递减C由汶川向西南的衰减缓于向东北 D重庆、西安两地未受地震的破坏答案:B点拨:以汶川为中心存在东北-西南方向的大断层,诱发了地震,该线烈度大于两侧。由汶川向西南方向,等震线密度大,变化大。(2)汶川地震发生后,出现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A.突发性 B周期性 C群发性 D多因性答案:C点拨:自然灾害往往由一种主要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即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特点。(3)汶川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利用遥感技术A.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C.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 D确定人口伤亡数量答案:B点拨:遥

22、感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原理,拍摄地面影象图片。练习7: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回答(1)(2)题。(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答案:D点拨:图中主要灾害区都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区,而平原和大型盆地中少,所以为滑坡。(2)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C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D植被破坏对造成该灾害没有影响答案:C点拨:滑坡必须发生在山区地形。练习8:读“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长江水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请对比简要分析成因。答案:(1)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士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2)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 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