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专题二十一种群和群落高考帮备考方向导航考点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2020山东,11,2分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2.2019江苏,14,2分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
2、批次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3.2018海南,29节选,7分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hm-2%密度/株hm-2%密度/株hm-2%A1 267100.000000B5031.065534.165634.78C504.95807.9288087.13(1)据表可知: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法,
3、理由是。考点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4.2020全国卷,6,6分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5.2020全国卷,6,6分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
4、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B.C.D.6.2020北京,10,2分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B.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D.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7.2020江苏,15,2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
5、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8.2018江苏,13,2分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9.2017海南,18,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
6、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拓展变式1.2021湖北十堰期中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底部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样方内与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2
7、.2021山西大学附中期中下表为某研究团队对某一海拔区域内鸟类分层情况的研究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植物群落分层情况鸟种食物或栖息地上层一种雀鸟以高大乔木的种子为食中层煤山雀、黄腰柳莺、橙红鹤营巢下层血雉、白尾梢虹雉以种子、幼嫩植物体、苔藓或昆虫为食A.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存在差异B.该海拔区域内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C.该海拔区域内,鸟的全部个体形成群落D.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具有竞争关系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
8、所示C.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关系D.图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4.2021江西名校联考在高中阶段,可以将生态位理解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个物种在生活空间、营养关系以及活动时间多个维度上的地位。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都属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B.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就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灭绝C.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答案专题二十一种群和群落1.B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2.01
9、06个,在K/2(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A正确;混合培养时,在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接近K值,而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此时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是种内竞争,B错误;由图中曲线可知,乙藻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图中混合培养时,甲、乙两种藻起始数量相同,到1012天时甲藻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而乙藻接近灭绝,可知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D正确。2.B由于是通气培养,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数量增长较快;如果大量细菌污染a批次,由于细菌是原核生物,繁殖速率较快,检测结果中的细胞密度应该包含酵母菌和细菌的密度,密度应该增加更快,与a批次细胞密度在t1时增加速率
10、较慢不符,A错误。由于培养条件相同,而b批次在t1时增长速率较快,可能是接种量较高,酵母菌更快达到K值,B正确。由于题目已经明确是通气培养,而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故该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多的乙醇,C错误。t2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先达到K值,故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D错误。3.(除标明外,每空1分)(1)CAB(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标志重捕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2分)【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A乔木树种只存在老年树,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和幼年树的数量基本相同,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C乔木树种幼年树多,老年
11、树少,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2)为了减少人为或机器造成的误差,保证调查结论可靠,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4.A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数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项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越高,物种数目越多,B项正确;题述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2等,无机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C项正确;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被绿色植物等利用从而进入生物群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项正确。5.A河水携带泥沙进入大海时,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的过程中,海
12、水逐渐淡化,因此,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生长环境的变化为:生长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在淡水环境中生长在陆地环境中,对应的植物群落演替顺序是,A选项正确。6.C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进行研究,A正确;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据此可推出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错误;根据题中结果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7.C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不能采用五点取样法,原因是大多蜻蜓目昆虫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B错
13、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况,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错误。8.D从形成沙丘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中也存在垂直结构,B项错误;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完全的取而代之,所以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有相同的,C项错误;与阶段、相比,阶段沙丘上的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故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项正确。9.D间作农作物乙后,害虫A的爆发受到抑
14、制,说明新的种间关系、新的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不利,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项解释合理;乙是农作物,与害虫A之间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D项解释不合理。1.C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N2)/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N0),若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A不符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未振荡试管,使酵母菌沉淀在试管底,则计数的酵母菌数量较实际值大,B不符合;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如果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使统计的数值
15、比实际值偏小,C符合;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若样方内与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会导致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不符合。2.C在水平方向上,受温度、地形等影响,生物种群的分布也存在差异,A正确;该海拔的区域内的植物有垂直结构,B正确;群落包括一个区域内的全部种群,C错误;煤山雀、黄腰柳莺、橙红鹤都分布在中层,因栖息空间、食物等形成竞争关系,D正确。3.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A正确;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由图可知,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关系,C正确;图乙中实验初期,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较少,故种内互助和竞争并存,随着种群X个体数量的增加,其种内斗争加剧,D正确。4.B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包括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A正确;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可能伴随着竞争,但通常不会导致一个物种灭绝,它们可能“和平共处”,B错误;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C正确;同一物种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处于动态变化中,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