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九)清兵卫与葫芦(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A葫芦(h)狭小(xi)热衷(zhn) 呵叱(zh)B模样(m) 顽固(wn)摩擦(c) 隐瞒(mn)C纵使(zn) 跃进(yo)吮吸(shn) 塑料(s)D绘画(hu) 檐廊(ln)投掷(zh) 屹立(y)解析:选DA项,“叱”应读作ch;B项,“模”应读作m;C项,“跃”应读作y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乖觉古董薪水珊栏B锤子 嘀咕 接洽 机械C哺育 玷污 恪守 埋怨D包庇 畸形 寄托 喘气解析:选AA项,珊栅。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
2、项是()A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2014年7月24日,在德州市袁桥社区警务室,李克强总理关切询问户籍民警进城农民“户口能否落下”“办手续方不方便”“能否享受和市民同等服务”等问题。C“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我们这一行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痛感有刺痛,也有隐痛,我可能就属于那种隐痛。”敬一丹说。D向前、向前、向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着、推动着我们向前!解析:选BA项,“中国大运河”是项目名称,应加引号。C项,单引号应改为书名号。D项,前两个顿号
3、应改为逗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从政做人的底线。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充分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也再次警示党员干部:党纪国法不容违逆。B据报道,台湾高雄2014年8月1日凌晨的燃气爆炸致25人死亡,321人受伤,据判断,原因可能是由石化液体沿着雨水下水道一路爆开所致。C山东章丘朱家峪景区在推出传统民俗活动的同时,举办了章丘市首届古典音乐会,1000多名市民和游客观看了音乐会。D为贯彻中央要求,切实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费行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提高对银行收费行为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应严格督促各商业银行规范收费行为。解析:选CA项,成分残
4、缺,应在“人人平等”的后面添加“的原则”。B项,句式杂糅,应将“原因”删除。D项,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加大”。二、阅读鉴赏(38分)(一)课内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8题。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磨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这时候,教员挟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
5、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在这儿,清兵卫又被骂了“没出息的孩子!”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5选文写清兵卫上课偷偷地在桌子底下磨擦葫芦有何
6、用意?(4分)答:_答案:浓墨重彩地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兴趣,而“偷偷”说明清兵卫的爱好不被别人理解,只能小心呵护着,也表现出一种无奈。6“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这句话写出了清兵卫的什么心态?(4分)答:_答案:表现了清兵卫痛失葫芦后痛苦无奈的心情,也揭示了粗暴和专制的严重后果。7清兵卫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_答案:不尊重孩子的选择与爱好,对孩子痴迷葫芦采取了反对、压制的手段,粗暴地砸碎了清兵卫的宝贝葫芦,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清兵卫的父亲是一贯粗暴的封建家长的代表。8小说最后交代了那只被没收的葫芦的变卖过程,是何用意?(6分)答:_答案:清兵卫的反常表现暗示了葫芦的非
7、同寻常,为下文买卖葫芦的价格悬殊埋下了伏笔,显示了清兵卫的天赋和独到的审美力,反衬出大人们的愚蠢。(二)课外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灰色之月志贺直哉薄霭掩映下的灰蒙蒙的月亮挂在夜空,黯淡而无力地轻笼着日本桥四周的焦土。阴历十日的月亮,低低浅浅,不知何故看起来总是这般近。八点半左右,人影杳杳,宽阔的过道显得格外空荡。才远远看到电车的车灯,却倏尔已经来到了身边。车内并不拥挤,我得以在对面入口旁入座。右侧是穿着棉衣的近五十岁的妇人。左侧是少年工人模样的十七八岁的孩子,由于座席端边没有挡板,他背对着我,平行于车门而坐。进来之时,我稍稍打量了一下孩子的脸,只见他闭着双目,嘴巴张开,显
8、得有些不雅,而且上半身前后大幅晃动。那不仅仅是晃动,身子一会儿向前倒,一会儿直起来,然后又往前倒,如此反复不止。纵算是打瞌睡,如此的连续反复也叫人感到不悦。我自然而然地挪了挪位,与他保持着一定的间隔。经停有乐町、新桥之后,车厢内拥挤了许多。有几位看似刚买完东西,坐车回家。只见一位年纪二十五六岁、血气方刚的圆脸年轻人,卸下背着的大包裹,放在少年工的旁边,紧挨着座位,而他自己则挎包而立。在他身后,同样是位背着旅行包的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当人潮从后方挤来时,他看看前面的年轻人问道:“我的包可以放在你的上面吗?”不待对方回复,已然卸下了旅行包。“等一下,这可不行。”年轻人保护着自己的行李回头答道。“这样
9、啊!对不起了!”男人抬头看了看行李架,但似乎放不下,因此只好在狭小的空间里扭动着身子,将包重新背上。年轻人觉得他有点可怜,想把行李半靠放在我与少年之间,却只见男人轻轻地低头道:“没事啦!又不重。只是觉得背着会妨碍别人才想放下的,真的没事啦!”我看着这一幕,心情好了许多,人的心情,真是瞬息万变啊!过了滨松町,到了品川。虽然有人下车,不过上车的人更多。少年工依然在人群间大幅摇晃着。“你瞧他那张脸,真是的!”说话的仿佛是四五位上班族中的一人,同伙都笑了。从我的角度无法看到少年工的脸,不过上班族的说法实在可笑,或许少年工的脸真的是那么好笑呢!车厢内的气氛活泛了许多。此时,圆脸青年回头看了看后面的男人,
10、又用手戳了戳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道:“我估计他快吐了。”男人听罢吃了一惊,默默地看了看少年工。“是吗?”而刚才笑话的那一伙人也觉得有些诧异,“怕是病了吧!”“我看是喝醉了吧?”大家就这么猜着。有人说:“好像不是吧!”大家似乎都赞同此话,顿时四周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材质粗劣的工作服,肩头已是破烂,内里用毛巾布打着补丁。军帽帽檐下脏兮兮的细小脖颈显得有些落寞。少年工的身子不再晃动,只是脸颊不断地蹭磨着车窗和入口之间约莫一尺来宽的隔板。样子显得如此的幼稚,睡意蒙眬的脑海里,许是把隔板想象成了某位可以撒娇的人物了吧!“喂!”站在前面的大个子男人把手搭在了少年工的肩上,问道,“你这是去哪儿啊?”少年工没
11、有立刻回答,当被再次问及时,才戚戚然答道:“去上野。”“这可不对啊!坐反了。这车可是开往涉谷的呀!”当少年工欲起身看窗外时,突然失去了重心,并朝我倚靠了过来。由于事出突然,尽管事后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记得当时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用肩膀将靠过来的他顶了回去。其实这行为完全违背了我的初衷,就连自己都感到非常诧异。反顶回去的少年工的身子轻飘得很,这更令人感到可怜。现今我的体重已经轻减到了约十三贯(1贯3.75公斤,笔者注),而相比之下,少年工的身子更是轻了不少。“我看到你东京站就在车上了,一定是坐过头了吧!你在哪里上的车呀?”我从后面问道。少年工看着对面道:“涉谷上的车。”有人说:“从涉谷上的车,
12、那是绕圈啊!”少年工把额头抵在车窗玻璃上,本想看看窗外,却又作罢了,以刚够听清的低低的声音说:“怎么都无所谓啦!”少年工的这句自言自语自那以后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近旁的乘客们不再理会他了。想必是帮不了他什么忙的缘故吧!我也是其中一人。什么也帮不了他。如果当时带着便当,作为自己的一番心意,倒是可以让与他的。而那时即便给了他钱,也是于事无补的,在大白天都难以买到食物,更何况是在晚上九点呢!我以黯淡的心情在涉谷站下了车。这是昭和二十年十月十六日的事。注昭和二十年:1945年。9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直接看出来?(4分)答:_答案:写作背景是二战结束后不久。参考点:日本桥四周的焦土,
13、在大白天都难以买到食物,这是昭和二十年十月十六日的事。10小说开篇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它有什么作用?(6分)答:_答案:特征:黯淡、朦胧、空荡荡。作用:渲染小说落寞灰暗的氛围;照应了小说标题;为下文对人物的刻画奠定情感基调。1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灰色之月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答:_答案:形象: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从情感变化来分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并有无助感。作用: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12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对“少年工的这句自言自语自
14、那以后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_答案:少年工的那句话反映了日本人在战后的迷茫,找不到前进方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带来的伤害,让“我”难以释怀。三、语言表达(10分)13根据内容需要,在空缺处仿写两个句子,使它们在句式上与画线的句子保持大体一致,意思与整段内容保持连贯。(5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我们问一个正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食物”。_,_。_,_。然而,当这些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后,是否还有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呢?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要注意两点:内容上要与原句保持一致,仿写
15、的两个句子必须讲的是“基本需求”;句式上要与画线的句子保持大体一致,主要是采用假设句。此题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所写的句子应与原句内容保持统一,共同阐述一个话题。答案:如果我们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温暖”。如果我们问一个寂寞孤独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他人的陪伴”。14将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成一组语意连贯的短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可以变动语序和增删个别词语)(5分)你们在祝贺之后将做出与之相应的为寻求一个解决多年来困扰着联合国的问题的公正而实际的办法而进行的共同努力。答: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解答此题只要将长定语“为寻求一个解决多年来困扰着联合国的问题的公正而实际的办法而进行的”抽出来,变换为两个分句,然后添加一定的词语加以连接,使短句间连接顺畅。答案:你们在祝贺之后将做出与之相应的共同努力,以便寻求一个公正而实际的办法,来解决多年来困扰着联合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