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97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核按钮》2016届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专题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特指词类活用的现象。文言文中,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具备了甲类词本不具备的语法特征(如动词的使动用法),或者是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如名词用为动词),并进而产生出适合于特定语境的意义,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作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对于词类活用,高考可能用解释加点词语的方式设题考查,也可能在翻译题中考查

2、。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文言文中名词若处在谓语的位置,而且句中又没有其他动词或形容词,即是被活用为动词了。例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目”用作动词,是“用眼睛示意”的意思。(2014湖南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落成,而天适雨雪典题解析“雨雪”,意为“下雪”,名词“雨”活用为一般动词。参考译文:(房屋)竣工之后,正好下起了雪(2012江苏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典题解析“礼”本为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是“以礼相待”的意思。参考译文:(王蒙正)了解苏公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2)名词的

3、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不仅活用为动词,而且表示该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使宾语产生的。例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肉骨”,意思是“使白骨长出肉来”。但“肉”的“长出”,不是“骨”的主动行为,而是在外力(即主语)的作用下产生的。(译文:我去见了申叔,这个人真是那种所谓能让死者复生能使白骨长肉的人啊。)(2012天津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寿:使长寿典题解析D“可以寿世者”中的“寿”为名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长寿”正确。参考译文:可以救人并且使世人长寿的(高明医方)。(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

4、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为”的意思,就是“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认为怎样”“当作什么”,是“主语”主观上的想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客观上仲永的父亲不是宾客,是“邑人”把他当作宾客对待。又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友”都是意动用法,全句可译为:把鱼虾当作(我的)伴侣,把麋鹿当作(我的)朋友。(4)名词用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指的是名词直接出现在动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的一种用法。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中的“犬”,描写另一只

5、狼坐的姿态,作“坐”的状语。全句可译为: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则像狗一样坐在(他)前面。2动词的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用动词代表与某一行为动作有关的人或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用法。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中的“出”“入”,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作“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讲。(2012湖南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典题解析“动”本为动词,这里用作名词,“举动”的意思。参考译文: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与名词的使动用法相似。动词和它的宾语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与

6、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后面若带有宾语,就是使动用法了,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句式。(2014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可以活其命矣。典题解析此句中的“活”意为“使活”,使动用法。参考译文:,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本是用来描写人和事物(包括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而在古汉语中,有时被描写的对象没有出现,或者是被省略了,描写的对象被特定的形容词所取代,那么,形容词就活用为名词了。如“尊贤而重士”(过秦论)中的

7、“贤”,本身是形容词,是“贤能”“优秀”的意思,这里指“贤能的人”“优秀的人”,活用为名词,充当宾语。(2013湖南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备与亮非旧。典题解析“旧”,形容词,这里作名词,指“旧交(老朋友)”。参考译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古汉语中,有些形容词在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如“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中的“明”,本是形容词,句中用作动词,意为“照明”。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句中加点的形容词“老”“幼”,活用为一般动词,可翻译为“尊敬”“爱抚”。全句可译为:尊敬自己的长辈,(把这种孝心)推广开去也尊

8、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把这种爱心)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女。(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当一个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时,这个活用了的形容词表示的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呈现的性质或状态,这个性质或状态是在“主语”作用下产生的。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凄”“寒”,表现的就是宾语“神”“骨”在小石潭清冷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也可以说是作者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直译为“使人的心灵感到凄凉,使人的身体感到寒冷”。(2014天津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科兄弟 科:分摊B全活甚众 全:全部C以其女字君从子 字:许嫁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纠:聚集典题解析B项中的“全”

9、是使动用法,意为“使保全”。答案:B。(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作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意为“认为美”,邹忌的外貌在他妻子的心目中呈现的状态是“美”,全句的意思是“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的原因,是偏爱我”。(2009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B凶其身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典题解析A、B、D三项中加点的词都是使动用法,C项的“薄”与“厚”意思相对,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薄”的意思。答案:C。要判

10、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辨清它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我们知道,名词多作主语、宾语,形容词多作状语、定语,动词多作谓语。如果一个词语出现在与它的“身份”不相对应的位置上,就要考虑到它是否被活用了。1主语和宾语位置。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了。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至”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了,就活用作名词“到的人”了。又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中,“幼”本为形容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了,就活用作名词“小孩子”。2谓语位置。谓语,后面若带宾语,通常情况下由动词来充当;当名词、形

11、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肯定是活用为动词了。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刃”为名词,出现在谓语位置上,肯定是活用为动词,是“杀”的意思。在“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留侯张良”,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是“善待”的意思。3状语位置。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语(状语);名词处在动词前又不是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事”的修饰语,即用作状语,意为“像对待兄长一样”。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欲刃相如 刃:砍杀B沛公

12、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军:驻军C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D空以身膏草野 膏:肥沃D(膏:肥,肥沃,句子中用作动词,且是使动用法,使肥沃。“刃”“军”“善”活用为一般动词。)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B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C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D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行走D步:在句中,“步”不是主语(“余”)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马”发出的,所以“步”用作使动,“使行走”的意思。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B(归:使动,使回去。A.负:使动,使承担/动词,承担。C.却:使动,使退却/动词,后退。

13、D.亡:动词,灭亡/使动,使灭亡。)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挑拨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率领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D臣具以表闻 闻:使知道C(王:使称王。句中加点词后面的宾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该动词是使动用法。A.斗:使争斗,可意译为“挑拨”。B.从:使跟随,可意译为“率领”。D.闻:使知道。“闻”后省略了“之”。)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 羞:轻视B单于壮其节 壮:钦佩C至殿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责怪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耻辱B(本题重点辨析意动用法。壮:以为壮,意译为

14、“钦佩”正确。A.羞:以为羞。C.怪:以为怪,认为奇怪。“秦武阳色变振恐”,失去了一个使者应有的礼仪与风度,群臣的反应应当是“诧异”“觉得奇怪”,而不是“责怪”。D.耻:以为耻。)6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B侣鱼虾而友麋鹿C艰难苦恨繁霜鬓D襟三江而带五湖C(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A.一:把看作一样。B.友:以为友。D.带:以为带。A、B、D三项中加点的词语均为意动用法。)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酒:摆酒设席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目:看见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15、之也 名:命名C(目:仍用作名词,眼睛。A、B、D三项加点的词语都属于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秦兵旦暮渡易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夜缒而出,见秦伯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旦暮:早晚,修饰“渡”,可译为“马上”,极言时间短暂,形势危急。兄:像对待兄长一样,用作动词“事”的状语。星:像星星一样。用作“驰”的状语,表示动作特征、状态。星驰,即像星星一样运行。南:向南,表示“飞”的趋向。夜:在夜里,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函:用木匣子,表示“封”的方式。廷:本来的意思是“朝廷”,是古代君王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指“在朝堂上

16、”,表示“见”(接见)的处所。(本题考查名词作状语的用法。)9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席卷天下,包举宇内B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C赢粮而景从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B(日:太阳。在“日薄西山”中,“日”作主语,没有活用。A.席:用作状语,像席子一样。C.景:用作状语,像影子那样。D.函:作状语,用匣子。)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B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俊杰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急:危急D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B(A.圣:圣人。C.急:危急的情况。D.至:到达的人。A、B、C三项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是动词用

17、作名词。)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将军身披坚执锐此亡秦之续耳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审容膝之易安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欢:形容词用作名词,欢乐的心情。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艰险遥远的地方。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锋利的武器。续:动词用作名词,后继者。流:动词用作名词,流动的水。容膝:容纳双膝,句中用作名词,指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B渺沧海之一粟 渺:渺小C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高大D亲贤臣,远小人 远:远离D(A.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18、。B.渺: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得像。C.高: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远离B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C固前圣之所厚 厚:老实、厚道D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C(厚:推重。)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慢B便言多令才 令:美好C倚南窗以寄傲 傲:傲岸D时矫首而遐观 遐:远C傲:傲然自得的情怀,在句中充当“寄”(寄托)的宾语,用作名词。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泣孤舟之嫠妇则其至又加少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是使民养

19、生丧死无憾也以故其后名之曰樯橹灰飞烟灭悦亲戚之情话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生、死: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灰:名词用作状语,像灰一样。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悦。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

20、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候袁公 候:拜访B孤往者尝为邺令 尝:曾经C孤法卿父 法:法令D周公不师孔子 师:学习C(法:用作动词,效仿。)(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见“参考译文”画线处。(远近:形容词用作名词,远近的人。履行:实施,实行。绥:安抚。以:介词,用。“绥之以德”,即“以德绥之”。“抚之以仁”,即“以仁抚之”。恣:任随,不加拘束。益:更加。)参考译文陈元方11岁时,去拜访袁公。袁公问他:“你父亲在太丘时,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他做了些什么事啊?”元方回答说:“老父在太丘时,性格刚强的人用德行去安抚他们,性格软弱的人用仁慈去爱抚他们,任随他们过自己安乐的生活,时间越长,大家越是尊敬他。”袁公说:“我过去做邺县县令时,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和孔子,是不同时代的人,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他们为官处世的做法却是一致的。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