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96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单元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

2、,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

3、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试题解读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句,抓住每句话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一是关键的实词、虚词,一是特殊句式。第(1)句中的关键词是“淫”“勒”。“淫”是“过分、过度”的意思;“淫祠”即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毁淫祠数百区”是定语后置句,在翻译时应将定语“数百区”提

4、到“淫祠”之前。“勒”为动词,“强制、勒令”的意思。第(2)句中的关键词是“前行”“持满”“发”。“前行”是“队伍的前列”的意思,“持满”是“将弓箭拉满”的意思,“发”即“拉弓射箭”;同时注意补充省略的主语。第(3)句中的关键是“贷”“流”“以”。“贷”是“宽恕、从轻处罚”的意思,如“严惩不贷”的“贷”即此义;“流”是“流放”的意思;两个“以”均是介词,第一个可译为“把”,第二个可译为“用”;“且以守仓库”中“以”后省略宾语“之”,翻译时要补足。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陈公名为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中进士。起初担任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僧人,结交了几个掌权的显贵的人,(倚仗

5、着他们的势力)肆意做坏事从中获利,人们没有谁敢用正眼看他。陈希亮收捕了他并依照法律治他的罪,全县的人都感到震惊。后来陈公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律,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处他的重大罪责,曾腆叩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训诫后宽免了他。当地的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把这叫作“春斋”,他们说,不这样做就会发生火灾。陈希亮禁止了这项活动,百姓不敢犯禁,火灾也没有发生。(陈公弼)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改行务农的有70多家。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今湖北房县一带)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离这里。陈公组织起牢城的士卒和剽

6、悍的山民共计好几百人,昼夜训练检阅,名声响震武当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管制好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报告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帅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弼)身处最前列,号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士兵都如同木头人一样笔挺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您是政府的军队啊。”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残暴之事的十几个人,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能胜任自己的官职

7、,正民因此被免职。朝廷下诏让陈公乘传车前往取代王正民。转运使征调乡里的大米并且免除乡民的劳役,得到大米一共13万石,称之为“折役米”。米价因此飞涨,百姓更加饥饿。陈公到了以后就废除征米,并且将此事上奏朝廷,又上奏说正民没有罪,在任职内治政有方。朝廷下诏又任命王正民为鄂州太守。调任陈公为庐州知州。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士兵们正惶恐不安。一天,有个士兵暗中进入公府房中将要做不利之事,陈公笑着说:“这个人必定是喝醉了酒。”(陈公弼)宽恕了他,将他流放,并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下边的人使用,并且让他们看守仓库。陈公担任京西转运使。石塘河的役兵反叛,他

8、们的首领周元,在汝州、洛州之间引起震动。陈公听说了这件事,当天率领轻骑出去巡视。杀死了周元来示众,其余人都像当初一样派遣他们去做劳役。陈公退休后逝世,享年64岁。他为人仁慈,所以治事严厉但不残暴。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四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两个: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不同的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有区别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格式。“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活用形式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

9、将文言文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句子,同时又能保持原文在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理解”是指对句子在文中意义的了解、领会和把握,“翻译”是指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表达出来,“文中的句子”是指依托原文语言环境又有相对独立性的语句。正确理解句子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懂句子的字面意思,概括其主要内容;二是能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语句的深层含意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句子,往往涉及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有时须着眼全篇加以综合考察。就考试而言,理解是基础,翻译是重点。翻译是对理解正确与否的检测,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点透视命题范围

10、: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须要注意的是,考试说明未列的其他特殊句式和用法,在翻译题中常有涉及,这提醒考生无论考试说明是否列出,复习该考点时都不可偏废。命题方式:高考江苏卷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除了2005年第10题虚词判断题涉及介词宾语省略和被动句,2006年第10题内容分析和概括题涉及使动用法之外,其他全部体现在翻译题上。近几年的江苏卷都将句式列为翻译的采分点之一。典题例析例:(2010江苏卷第8题,文本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见第61页)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

11、也。(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思维导引此翻译题句式体现得较为集中。句(1)要注意“殓以嫁时之衣”是状语后置,“以嫁时之衣”在句中充当动词“殓”的状语,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应提前,同时要注意此句省略了“殓”的宾语,在翻译时应调整为“以嫁时之衣殓(之)”;“甚矣吾贫”是主谓倒装句式,应该还原为“吾贫甚矣”后再翻译。句(2)中的“累”为使动用法,还含有被动的意味,意思是“使受牵累、使有负担”,可以对等替换成“焦虑”;“抑吾妻之助也”是判断句,翻译时要补上判断词“是”。句(3)注意“君所交皆一时贤隽”属判断句,“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反问句,要译出反问语气。参考答案:见第61页“参考译文

12、”画线处。解题指津要想落实好特殊句式的翻译,须注意三点:分类熟记典型例句,化繁为简,做到对特殊句式的构成规律和表现形式有理性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能敏感地识别这些特殊句式;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一、常见文言句式简介1判断句式。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是什么”进行判断。在文言文中,判断句常有如下几种形式:(1)“者,也。”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也。”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者,。”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也”或“者也。”如“是

13、社稷之臣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5)主谓排列直接表判断。如“今臣亡国贱俘”。(6)用副词“乃、亦、即、诚、皆、悉、则、必、素、固、本”等表示肯定判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2被动句式。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2)用“见”“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吾属今为之虏矣”,“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4)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14、在丙寅三月之望”。(5)无标志被动句。如“洎牧以谗诛”,这里的“诛”是“被杀”的意思。3倒装句式。所谓倒装,是相对现代汉语习惯来说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谓倒装。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把谓语提到主语前。如“渺渺兮予怀”,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予怀兮渺渺”。(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如“大王来何操”,现代汉语的语序是“大王来操何”,“何”作“操”的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己”前置;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以为莫若己者

15、”。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或“是”只在结构上起前置宾语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而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常见形式有:“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马之千里者”,现代汉语的语序是“求可使报秦人”“千里马”。“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现代汉语

16、的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中心词数量词”。如“骑数千过其门”,现代汉语的语序是“数千骑过其门”。(4)状语后置(也称介词结构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在古汉语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动词前作状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也因此把这种情况叫“状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再如“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是“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4省略句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短语的介词等。(1)省略主语。承前省略,如“

17、吾令人望其气,(云气)皆为龙虎”;蒙后省略,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自述省略,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对话省略,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2)省略谓语。承前省略,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蒙后省略,如“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省略宾语。宾语省略主要是承前省略。省略动词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又如“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介词宾语,“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处在补语的位置时,动词的代词宾语常省略,如“屠惧,投(之)以骨”。(4)省略兼语。“使”“令”“让”“拜”等使令性或

18、促成性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面主谓短语的主语,语法中将这个词称作兼语。现代汉语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但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而且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5)省略介词短语中的介词。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又如“今闻购将军首(以)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5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常见的固定结构有:“是以”“是故”“所以”“何如”“奈何”“然则”“无以”“孰与”“与孰”“直耳”“无乃乎”等等。它们的搭配形式固定,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古文时,不能分开来理解。二、文言句式识别方法1寻找标志法。文言句式多数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规律

19、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格式上或用词上有一些鲜明的标志,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都有其鲜明的结构和词语标志,要理解其构成规律,熟悉其标志形式,从而培养对其识别的敏感性,为准确识别文言句式打好基础。2语境推断法。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大多可以通过句式所在句及其前后句的大意推测出来。3语法分析法。寻找句子的动词结构,进而推究陈述对象和承受对象,就可以基本明确全句的框架结构,从而明确其大意,这是识别的基础。推究句子陈述对象是谓语动词的实施者还是承受者,可以判断句子是否是被动句(尤其适用于无标志的被动句);检查句子的成分是否齐全,可以判断句子是否是省略句;检查句子的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

20、是否一致,可以判断句子是否是倒装句。4语感判断法。在明确大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直接按照其固有顺序进行口译,进而判断哪些地方不够顺畅,甚至别扭拗口,这些地方往往包含文言特殊句式。三、文言句式翻译方法1判断句。(1)对于前述种判断形式,翻译时应补上判断词“是”,但当主语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关键词语,主谓关系不一致时,要补充必要成分。(2)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3)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可以翻译成“是像一样”。2被动句。(1)翻译时一般改为“被”字句,或使用表被动的

21、词语表达,如“受、受到、遭到”等。(2)表被动的介词“于”有时省略,翻译时要注意识别并翻译出被动的含义。(3)“被”能译成“受、遭受”,尽可能按动词意义翻译,非常明确作介词用的,才译成“被”。3倒装句。(1)主谓倒装。翻译时按照“主谓”顺序调整。(2)宾语前置。翻译时按照“动(介)宾”顺序调整,翻译第种情况时,把“是、之”去掉,宾语移后即可。(3)定语后置。把后置的定语调到中心语前面。遵循原顺序,先把中心语置于一个范围中,再在定语后加“的”或“的名词”,即“中心语中(里)定语的(名词)”格式。(4)状语后置。翻译时,多数都把介宾短语移到谓语前作状语,少数符合现代汉语的特点,翻译时无须调整。如果

22、省略介词宾语,调整后补上宾语,再翻译。4省略句。(1)成分省略。翻译前要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省略的内容,译时一般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后再翻译,如果不补出也不影响意思的清晰、明确,可以不补。(2)介词省略。介词省略句同时也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介词,并将其及宾语提到谓语前面。5固定格式。从其整体意义上理解并翻译,不可拆开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考点透视命题范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命题方式: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主要考查实词释义正误判断)和翻译题上。典题例

23、析例:(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24、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

25、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思维导引第(1)句中“购”是“悬赏捉拿”的意思;“妻子”为古今异义词,应译为“妻子儿女”;“踪迹”原为名词,此处单独处于谓语位置,与“至”构成连动,活用为动词,可译为“追踪觅迹”。第(2)句中“家”原为名词,放在动词“居”之前活用为状语;“异”原为形容词,意为“与众不同”,此处带宾

26、语,为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第(3)句中“卒”是“最终,终于”的意思;“无补于明之亡”是由介词“于”引导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调整为“于明之亡无补”;“何与”表疑问语气,应译为“为什么呢?”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淮安的沈通明,曾经担任前明朝的总兵官。他行侠仗义,重义轻财,士大夫都称道他。顺治二年,先前有个巡抚叫田仰的人,一向知道沈通明的为人,很是礼待他;等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即将灭亡,于是就把家人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乘船出海远去。沈通明把田仰的妻子和孩子藏匿到其他地方。恰逢清军渡淮河,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当时沈通明已经不出门很长时间了。围捕的人包

27、围了沈通明的住所,沈通明来到卧室,喝了几斗酒,撕裂束帛缚上他的爱妾,背在背上,牵着马拿着弓箭出门,大叫道:“你们也知道沈将军吗!”于是拉开弓箭对准围捕的人,围捕的人都左右躲闪后退。沈通明(骑上马)迅速地跑开,和他的爱妾都得以脱险。租赁房屋定居到苏州,改变姓名,以算命占卜糊口。不久(他的)爱妾死了,感情没有了依靠,削发为和尚。不久,又还俗,去北方邓州拜访老朋友。沈通明,是个身材伟岸的大丈夫,有漂亮的胡须,把饮酒作为豪爽的事情。每次喝醉之后就在邓州的街市上大呼小叫,全街上的人都认为他是个狂人。彭子篯是邓州人,向来在江淮间有声望,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认为他与众不同。打听

28、到沈通明的住址,徒步前往和他交谈,沈通明默不作声。等知道是彭巡抚,才非常高兴地如实相告。彭公抓住他的手说:“先生的相貌不凡,一定会有人注意你的,除了我谁来做鲁国的朱家(汉初鲁国的朱家保护了项羽的旧部将季布,这里指彭子篯想保护沈通明)呢?”带着沈通明一起回家,日夜与沈通明纵情饮酒,非常高兴。住了很长时间,遇大赦(沈通明)才得以公开露面。沈通明年轻时以勇力著名,曾经和贼寇作战,贼人用箭射穿他的胸部,沈通明当即拔箭撕开衣裳裹好他的伤口,去追逐射箭的贼人,最后杀了那人才回来,全军将士都认为他很豪壮。如今(他)年已八十多岁,臂力稍稍衰减了,饮酒还不减年轻时,行侠仗义自得其乐,还像过去一样。明朝末年正当战

29、争的时候,四方奇才辈出,像沈通明这样的人,全都是倜傥不寻常的人,这都是我向来所听到的。其他流落埋没、不被我听到而不能够以笔记载下来的人,又不知有多少人。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当这个时候,或有这样的人而不被重用,或任用他们而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至于朝廷掌权的大臣,不是淫邪勾结就是就是一心图财讨好上司之流。当天下一旦有事,这些奸臣不仅牵制那些贤德之人,还一定要罗织罪名加害贤才。等到一旦大势已去,束手无策,就又一律诬称天下没有贤能的人才。唉!难道真的是天下没有贤才吗?解题指津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识别、翻译方法。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用作一

30、般动词。例如:臣少多疾病。(疾病:生病。)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用木匣装。)秦地可尽王也。(王:占有、统治。)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打鱼。樵:砍柴。)识别方法:名词若处在谓语的位置,而且句中又没有其他动词或形容词,即活用为动词了。翻译方法:将活用的名词扩展成动宾短语,“动”即和该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宾”即该名词,如中的“王”可译成“称王”;将活用的名词扩展成“用名词关联动作”格式,如中的“函”译成“用木匣装着”;将活用的名词替换成等义的其他词语或短语,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扎”;方位名词作动词,按方向性介词“从

31、、向、往该名词合适动词”形式翻译,如“顺流而东也”,“东”译成“向东进军”。(2)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即主语使宾语成为该名词。如“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使作边境。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该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吾从而师之”,“师”,译成“以为师(把当作老师)”。识别方法:首先判定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然后根据该活用的名词与主语和宾语的关系判断。符合主语客观上使宾语成为该名词的,就是使动;符合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是该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物的,就是意动。翻译方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按“主语使、让宾语作、成为名词义”翻译;名词用作意动词按“主语认为宾语是该名词”或

32、“主语把宾语当作该名词”翻译。2名词用作状语。例如:攀援而登,箕踞而遨。(箕:像簸箕一样,表比喻。)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里,表处所。)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向东,表方向。)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态度。)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乘辇车,表工具。)予分当引决。(分:按职分,表道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表频率。)识别方法:如果名词直接出现在动词前来修饰、限制动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翻译方法:表比喻的按“像名词义一样”翻译;表处所的按“在、从、到名词义上、中、里”翻译;表方向的按“向、在、从、往方位

33、名词”翻译;表工具的按“用(乘)名词义”翻译;表道理的按“依、按名词义”翻译;表频率的可按“每名词义”(例见)或“(一)名词名词(地)”(如“日削月割”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翻译。这些翻译格式仅就多数而言,少数情况可灵活翻译,只要译出该名词的意义和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可。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即该动词不表示动作行为,而表示与该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就是动词活用作名词,译成“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识别方法:动词不在谓语的位置上,而在主语、宾语或定语的位置上,该动词活用作名词。翻译方法:动词作定语,补

34、出中心词(名词)。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用作使动词,即主语使宾语发出该动作。如“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作“使退却”讲。识别方法:分析该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还是宾语发出的,如果是宾语发出的,就可作出判断。另外注意使动词后的宾语有时会省略。翻译方法:一般按“使宾语动词义”翻译,少数可翻译成动补式词语或与使动义对等的一般动词,前者如前例“却”可译成“击退”“打退”,后者如“沛公从百余骑”中的“从”可译成“带领”。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即形容词不表示性状,而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人或事物。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一个“圣”和“愚”,译为“圣人”和“

35、愚人”。识别方法:如果形容词作了主语或宾语,即活用为名词。翻译方法:形容词作定语,补出中心词(名词)。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即形容词不表示性状,而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动作行为。如“素善留侯张良”,“善”,译成“交好、交情好”。识别方法:如形容词作谓语且跟宾语,即可判定。翻译方法:扩词法,即该形容词前或后加一个动词语素,如“官盛则近谀”,“近”,译成“接近”;替换法,即换成一个意义对等的其他动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译成“偏爱”。3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即主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状,如“既来之,则安之”,“安”,译成“使安定”。形容词活用作意

36、动词,即主语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状。如“望西山,始指异之”,“异”,译成“以为奇异”“认为奇异”。识别方法:形容词跟了宾语,初步判定其活用作动词。符合“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性状”的,即为使动;符合“主语思想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性状”的,即为意动。翻译方法: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按“主语使、让宾语形容词义”的形式翻译,或采用对等扩词、替换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可译为“使活下来”,也可扩词成“救活”或替换成“救”。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一般按“主语认为、觉得、感到宾语形容词义”形式翻译,或“以宾语为”形式翻译,少数可以采用对等扩词、替换法,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7、,“少”可替换成“小看”,“轻”可扩词成“轻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透视本考点涉及“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个考点,可认作是在“理解”层级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一般来说,一道翻译题3分左右,译出句子大意得1分,每译出一个关键点得1分(这里所说的关键点,往往涉及重要实词、虚词,特别是活用词语、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保留节目”。从2009年起,江苏卷翻译题分值增至10分,考查重点由原来的侧重直译到近几年兼顾句意通畅、语气恰当。典题例析例:(2013江苏卷第8题

38、,文本“李丰,字安国”见第59页)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思维导引第(1)句中的“左右”指身边伺候的人,近臣;“所”放在动词“在”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应译为“在哪里”;“以”是介词,可译为“用”。第(2)句中“尚”的翻译是个难点。“尚”,匹配之意,多指高攀婚姻,“尚公主”即娶公主为妻;“选”即“被选中”,注意把被动句式翻译出来;“内”“外”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第(3)句中“缺”指“空缺”;“谘”同“咨”,意为“征询”;“谁可补者”是个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

39、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可补者谁”。参考答案:见第59页“参考译文”画线处。解题指津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1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的对象:在句中有特殊意义的词语,现代汉语中找不到与其直接对应的词语,含有特殊修辞和固定格式的句子。方法点拨:留、替、删、补、调。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官职、地名、书名、度

40、量衡单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替: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包括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换成现代汉语中与之对应的结构。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一些虚词。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词,句中表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词,句末调节音节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4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词省略等。5调:对文言文中不合现代语言习惯的句子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句子带有很强的综合性,翻译前首先要通过语感、语法(圈画主框架)、语境把

41、握句意的大方向,这本身也在赋分的范畴中。其次,要落实好每一个细节,不轻易丢掉一个词。在语感和积累不充分的情况下,学会合理推断。还要注意利用注释及选择题中选项的信息,做到文句理解和各题关联参证。最后,用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范的书面语写译文,力争顺畅表达。1.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亚父者,范增也B是社稷之臣也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D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答案D(为一般的陈述句。A.“者,也”表判断。B.“也”表判断。本句中“是”为代词,不是判断词。C.主谓排列直接表判断。)2从句式的角度看,同类的一组是()A.B.C.D.答案A(均为被动句。“不拘于时”的“于”表被动;“为所”表被动

42、。B.判断句,标志词是“是”;被动句,“诛”理解为“被诛杀”。C.“有益于君”是状语后置;被动句,“为”表被动。D.判断句,“者,也”表肯定判断,“非”表否定判断。被动句,用“见”和“被”表被动。)3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例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A大王来何操B夫晋,何厌之有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C(“以桑”为状语后置,例句和A、B、D均为宾语前置。)4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例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A求人可使报秦者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骑数千过其门D渺渺兮予怀答案D(为主谓倒装。例句和A、B、C均为定语后置。)5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例

43、句:肇锡余以嘉名A其制稍异于前B不赂者以赂者丧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B(为陈述句,“以赂者”语序和现代汉语相同。例句和A、C、D均为状语后置。)6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不如因而厚遇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申之以孝悌之义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将以有为也恐年岁之不吾与A/B/C/D/答案A(分别是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7句子成分的省略形式大致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介词,省略宾语。下列句子按上述省略形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括号内的文字不作为省略形式考虑)()秦

44、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A/B/C/D/答案C(分别是省略主语,省略介词,省略谓语,省略宾语。)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固定结构。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无乃尔是过与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参考答案难道吗。与相比,哪一个。恐怕吧,只怕吧。没有什么用来,无法,不能。为什么,哪用。为什么,怎么。因此。差不多,大概。9下列句子全都属于宾语前置的一组是()缙绅

45、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而彼且奚适也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无乃尔是过与不拘于时,学于余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BCD答案C(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皆得以隶使之B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答案C(为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其他都是名词作状语。)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答案C(“东”为名词作状语,在

46、东边。A.名词作动词,砍柴。B.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D.名词作动词,造册登记。)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A请略陈固陋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素善留侯张良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答案A(A和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圣”,圣明的人;“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B.动词作名词,收藏的珍宝。C.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D.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安宁。)13从实词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动词用作使动词,使退却、击退。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担负。A.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作边界。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伴侣。B.形

47、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发扬光大。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认为奇异。C.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寒冷。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羞、感到羞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5题。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

48、“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明史宋濂传)14下列两组句子都有省略,从省略的形式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不同,不同答案B(官内庭久,“官”后面省略介词“于”。“间召”前省略主语“帝”,后省略宾语“濂”。“即指示之”前省略主语“濂”。“有足采者”前省略主语“其书”。)15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诚然,卿不朕欺A之二虫又何知B士大夫造门乞文者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D(D和例句均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C.用结构助词“之”帮助提前宾语。)参考译文宋濂性情诚恳谨慎,在宫中为官很久,未

49、曾攻击过他人过失。他的住室,题名为“温树”,如果有客人问起宫中情况,宋濂便将“温树”两字指给他看。有一次宋濂在家中与宾客一起饮酒,皇上派人暗中观察。第二天,皇上便问宋濂昨天喝酒没有,座中客人是谁,下酒菜是什么。宋濂都据实回答。皇上笑道:“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皇上闲时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宋濂只是列举表现好的大臣,说:“善良的人与我交朋友,我了解他们;而对那些不善之人,我不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书一万多字。皇上大怒,以此询问朝中大臣的看法。有的指着茹太素的奏书说:“这里不恭敬,这里的批评不合乎制度。”皇上问宋濂,宋濂回答:“他是在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以大

50、罪呢?”过后,皇上翻阅茹太素的奏书,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于是便将朝臣全部召来责问,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若不是景濂,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上书言事的人了。”1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改按江西、浙江。捕巨盗不获,坐免。盗就执,乃复官。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

51、有删节)捕巨盗不获,坐免。盗就执,乃复官。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任广东巡按,(官员考核时)他的廉洁和才能最突出。后来改任江西、浙江巡按。逮捕大盗没有抓获,因此获罪被免职。盗贼被擒获后,他才得以官复原职。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派使者去慰劳赏赐,这样清官和贪官就会被区分开来,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能受到勉励。皇上嘉奖了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金濂)因此被推荐升任陕西副使。正统八年秋,他

52、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任讲经筵讲官。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升为太子太保。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认真严厉著称,但对待属下多脾气暴躁。在刑部时,他执法稍微苛刻。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物短缺,他加重收取税赋来保证物资充足。1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元褒,字孝整,河南洛阳人也。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性友悌,善事诸兄。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岁余,徙原州总管。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商人诣阙讼褒受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其

53、盗寻发于他所。(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五元褒传)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元褒,字孝整,是河南洛阳人。十岁时丧父,被兄长们抚养。生性敬爱兄长友爱兄弟,侍奉众位兄长很恭谨。长大后,宽仁大度,涉猎书籍史册。开皇二年,授任安州总管。一年多后,调任原州总管。有个商人被盗贼洗劫,那人怀疑是同住的人作案便抓住他送到官府,元褒观察此人面露冤情而且言语端正,于是放了他。商人到京城告元褒受贿放走了盗贼,皇上派使者彻底查究这件事。使者依据条例责问元褒说:“为什么贪图财利而放走盗贼呢

54、?”元褒随即引咎自责,全无分辩的话。使者与元褒一起到了京师,元褒因此获罪被免官。那个盗贼不久在他处犯案被抓。1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选自晏子春秋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

55、景公信任重用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无罪的人。晏子进谏说:“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仰慕圣人并且信服他们的教诲,没有听说过听信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来实行赏罚。现在您与身边的人相互取悦称颂,说:“将要死的人尚且竭力作乐!我怎么能实行仁政而让自己的日子过得仅仅胜过囚犯呢?所以宫内受宠爱的侍妾,在都城硬逼抢夺;宫外受宠爱的臣子,在边远之地假托君命巧取豪夺;执掌法令的官吏,一起苛酷地对待百姓。我请您允许我逃走吧!”说完就用鞭子赶着马出走了。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

56、”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选自说苑卷八尊贤)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管地位高的人。”桓公就任命管仲作上卿,但齐国还是没有治理好。桓公说:“这是什么缘故呢?”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驱使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齐国一年

57、的市场税收,但齐国还是没有治理好。桓公说:“这是什么缘故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立即尊称他为仲父,于是齐国治理得很好,终于称霸天下。孔子说:“管仲这样的贤才,如果他不能得到这三种权力,那么也不能使他的君主面对南方成为诸侯的霸主了。”2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君臣之义,得不尽忠匡救乎?朕尝读书,见桀杀关龙逄,汉诛晁错,未尝不废书叹息。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朕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公等以为小事,遂不执言。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

58、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率土苍生,罕闻嗟痛。公等为朕思隋氏灭亡之事,朕为公等思龙逄、晁错之诛,君臣保全,岂不美哉!”(选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注】相扶助盲人的人。关龙逄夏代末年大臣。夏桀暴虐荒淫,他多次直谏,被夏桀囚禁杀死。晁错汉文帝时,晁错任太常掌故,汉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深得景帝倚重,后因七国之乱被景帝错斩于长安东市。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朕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公等以为小事,遂不执言。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人讲过:(主人)危险颠簸时不去扶持,为什么要用那个相呢

59、?从君臣大义来讲,臣下能不竭尽忠心匡正补救吗?我以前读书,每当看到夏桀杀死关龙逄、汉景帝诛杀晁错时,从来没有不放下书卷叹息的。你们只要能义正词严地直言劝谏,对国家的政治教化有好处(有帮助),我决不会因为冒犯我的尊严违背我的旨意而随意责罚你们。我近来临朝处理政事,也有违背国家法令的地方,而你们却认为这是小事,就不去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看法)了。凡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小事不追究,大事就会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国家危亡,都是由此造成的。隋炀帝残暴,死在普通人手上,天下百姓,很少听到有人为他痛惜的。你们替我想想隋朝灭亡的事情,我为你们想想关龙逄、晁错被杀的教训,君臣之间相互保全,难道不是很好的事吗!”21

60、把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选自荀子修身篇)参考答案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天子、诸侯;从内心反省了(注重了自身修养),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可以支配外物,小人被身外之物所支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官运亨通),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遵循道义。所以好的农夫

61、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放弃经商,士人和君子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2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昔者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今者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武侯曰:“未也。庄王之语奈何?”吴起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退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朝退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榖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庄王之所以忧而君独有喜色,何也?”武侯逡巡而谢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注】朝朝堂,名词用作状

62、语,表处所,在朝堂上。不榖诸侯自称。昔者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今者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吾闻之,诸候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从前,魏武侯和群臣一起讨论国事,他的主意最恰当,大臣们没有谁能赶得上他的,他在朝堂上流露出沾沾自喜的神色。吴起走上前说:“最近有人把楚庄王的话说给您听吗?”武侯说:“没有。楚庄王的话是怎样说的呢?”吴起说:“楚庄王商议国事时,他的主意很恰当,大臣们没有谁能赶得上他的,退朝后他却流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走上前说:您退朝后流露

63、出忧愁的神色,为什么呢?庄王说:我听人说过,能自己找到老师的诸侯可以称王,能自己找到朋友切磋的诸侯可以称霸,自我满足而群臣没有赶得上的就会亡国。现在像我这样没有才能的人,在朝堂上商议国事,群臣没有赶得上我的,我的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面带忧色。庄王因此忧愁,而您却偏偏面带喜色,为什么呢?”武侯退后几步向吴起道歉说:“这是上天让您来挽救我的过错啊。”2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

64、。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讨伐西戎,缴获了一匹好马,(芮伯)打算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说:“不如把这匹马放掉。大王的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班师回朝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缴获到一匹好马,就都来向你索求。你没有那么多好马应付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嚷叫,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

65、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索要良马,没有得到,就在周厉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隐瞒了缴获的东西。”周厉王听了大怒,将芮伯赶走了。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是有过错的:你知道大王对财货贪得无厌,却又去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绮乌地名。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如子

66、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管仲被捆绑(在囚车上),从鲁国押往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齐境边疆绮乌城,向守疆的官吏乞求饮食。绮乌的守疆官吏跪着递给他食物,很恭敬。(随后)守疆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仲说:“假如你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那时)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我将会重用贤人,任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除此以外)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守疆的官吏听了,对他很不满意。2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

67、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选自后汉书冯异传)冯异为人谦退不伐。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调转车头让路。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的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将领们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将轮番来服役的士兵分配给各位将领,各有配属,军中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称赞他。2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靖

68、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注曰:“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失齐,虽隆薛之城于天,犹之无益也。”曰:“善!”辍城薛。(选自战国策齐策)【注】谒者为来客通报的小官。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夫失齐,虽隆薛之城于天,犹之无益也。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靖郭君(齐威王少子

69、田婴的封号)准备在(自己的封地)薛地筑城墙,很多门客劝阻他。靖郭君对通报的人说:“不要为说客通报。”齐国有个请求拜见的人说:“我请求说三个字罢了。超过一个字,我甘愿受烹煮之刑。”靖郭君于是同意见他。那人快步进来说:“海大鱼!”于是回头就走。靖郭君说:“客人且留下来!”客人说:“鄙人不敢把死当儿戏!”靖郭君说:“没有那事了,接着说。”客人回答说:“您没听说海里的大鱼吗?渔网不能捕获它,鱼钩不能钓住它,可是一旦它摇动身体离开了水,那么连蝼蚁都能随意吃它的肉了。现在的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如果您能长期受到齐国的庇荫,还要在薛地筑城墙干什么呢?如果失去齐国,即使把薛地的城墙建得高耸云天,还是没有什么用

70、处。”靖郭君说:“好!”便停止在薛地筑城墙(的计划)。2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注,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注】结言口头订约。“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巨卿信士,必不乖违。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范

71、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人,别名汜。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的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请她准备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口头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2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

72、精力于职,休沐注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选自汉书张安世传)【注】休沐休息沐浴,汉代官吏例假,五天一次。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张安世,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的关系被任命为郎官。因为擅长书法而在尚书府供职,尽心尽力忠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到河东巡视,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书的内容,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细地写出来

73、。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把那些书和张世安默写的内容互相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2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河北既定,(曹仁)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选自三国志魏书曹仁传)“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

74、译文河北平定之后,曹仁跟着曹操去围攻壶关。曹操命令说:“攻下城后,把城中的人全部活埋!”可是两个月也没能攻下来。曹仁对曹操说:“围城必须告诉城中人逃生的路,以及通往这条生路的办法。现在您告诉他们只有一条死路,势必会使人人死守。况且壶关城坚固,粮草充足,强攻就会损伤我们的士兵,相持就会拖延许多日子。如今我们在坚固的城下驻扎军队,去攻打决心拼死作战的敌人,这不是好的计策。”曹操采纳了曹仁的意见,果然全城投降。于是曹操记下曹仁的前后功绩,封他为都亭侯。30把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

75、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参考答案有个鲁国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纺织白绢,(他)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一定会穷困的。”鲁国人问:“为什么?”(回答)说:“麻鞋是用来穿在脚上的,但是越人喜欢赤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头散发。拿您擅长的,跑到用不着您长处的国家去,想让自己不穷困,怎么能办得到呢?”3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

76、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不赞同他的看法。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好,认为确实如此。当时先主刘备在新野驻军。徐庶去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将军您可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您

77、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应前去拜见,不能让他感到委屈地把他召来。将军应该屈尊去拜访他。”因此刘备就前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趟,才见到诸葛亮。3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轻财,赏赐无所吝。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选自邵长蘅阎典史传

78、,有删改)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上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钱将来由我来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挂上帆逃走了。阎应元性格严厉刚毅,号令严明整

79、肃。他轻财重赏,毫不吝惜。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哭祭。和壮士说话,一定称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3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参考答案见“

80、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朱博,字子元,杜陵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任功曹,刚直仗义,喜欢结交朋友。当时,前将军肖望之的儿子萧育、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凭着公卿子弟的身份和显著的才能而为人所知,朱博与他们都结交为友。陈咸担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被关押治罪。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打听陈咸的案件。陈咸被拷打审问,伤势很重,朱博谎称是医生进入监狱,才得以见到陈咸,知道了他获罪的详细情况。朱博从监狱出来后,又改变姓名,替陈咸查证访问了几百人次,终于免去了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也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3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李疑以

81、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如侍亲戚。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书召其二子至,还之。(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

82、文李疑因为崇尚道义在当时闻名,特别喜欢在人危难时救济别人。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没有别的亲友(或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淡,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前,对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吗?”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迅速收拾出明亮舒适的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如同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您了。我恐怕不能再活下去了,没有什么办法来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您自己把它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

83、还要什么报答呢?”范景淳说:“您如果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别人得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钱)回来了。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把财物还给了他们。3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出。今厚送子,子丑故耳。”其友后见之,果丑。(选自韩诗外传卷九)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出

84、。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齐王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来陪送女儿,想把女儿嫁给卖牛肉的屠牛吐(人名),屠牛吐借口自己有病推辞了这门亲事。他的朋友说:“难道您(愿意)老死在这又腥又臭的屠行里吗,为什么要推辞呢?”屠牛吐回答他说:“他的女儿一定很丑。”他的朋友说:“您怎么知道呢?”屠牛吐说:“根据我杀牛卖肉的经验知道的。”他的朋友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屠牛吐说:“我卖的肉好,按分量称给顾客,顾客(拿着肉)便离开了,我只怕肉少(不够卖);我卖的肉不好,即使我用别的东西附带赠送增加它的价值,还是卖不出去。如今齐王用丰厚的嫁妆嫁女儿,是因为他女儿丑的缘故啊。”屠牛吐的朋友后来看到了齐王的女儿,果然长得很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