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909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8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9课 说“木叶”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页第9课 说“木叶”林 庚 第2页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第3页早读自主预习 第4页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浩瀚大海中,珍藏着无数动人心魄的珍宝,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句,则正是那一粒粒灿烂夺目的珍珠。而名句之所以得人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意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第5页一、字音辨识(一)单音字寒砧()柳恽()言筌()桅杆()招徕()袅娜()灼灼()征戍()迢远()第6页(二)多音字1干干涉()树干()2.泊漂泊

2、()梁山泊()3抡抡拳()抡材()4.宁宁静()宁缺毋滥()第7页二、写准字形1.nio()娜f()趋雀跃xio()雄2.zhu()热sho()药媒shu()之言3.wi()杆u()计u()垣4.zhn()板zhn()贴nin()轻怕重din()量5.万应dn()白洋din()破zhn()6.gi()念慷ki()灌gi()第8页三、词语释义1袅袅:_2皎皎:_3灼灼:_4冉冉:_5迢远:_6疏朗:_第9页四、选词填空1传诵 传颂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辗转传布称道。传颂:辗转传布颂扬。具有褒扬、称赞的意味。(1)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在品尝淮安的美味佳肴后,无不留下_千古的名篇佳句

3、。(2)英雄周波走了,为了将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如今,在神州大地上,人们怀念着英雄,_着英雄的事迹,也学习着英雄的精神。第10页2流传 留传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对象多是故事、消息等,“流传”的途径是口头的语言、书面的文字等。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对象多是具体的物品。(1)对于日本东京汇市中_的有关中国短期内将加息的传闻,中国央行一位新闻官员表示不予置评,并称中国依然坚持目前的货币政策。(2)鹭、鹳等习惯白天活动的猛禽用小木棒、枯枝搭建的巢异常坚固,能经受住上百年的风吹雨打,甚至可以_给“后人”。第11页3饱含 包含饱含:充满。包含:里边含有。(1)烈士公园纪念长亭前,盲人志愿者种下一棵雪松

4、,并嵌上了两只“眼睛”。这“眼”里_着对绿的深情。(2)历时一个半小时的“交响开放日”_彩排、解说和演出三大板块内容,有主持人在现场宣传古典音乐知识,这次活动将免费向公众开放。第12页4漂泊 飘零 飘摇漂泊:a.随波浮动。b.比喻职业、生活不安定,四处奔走,居无定所。飘零:a.飘落,凋零。b.漂泊,流落。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飘摇:a.随风飘动摇摆。b.比喻动荡不安。第13页(1)渔民长期生活在渔船上,四季在长江_,居无定所。(2)看着叔叔、阿姨们关切的目光,几度_无助的她禁不住热泪盈眶。(3)沐浴在和煦的海风中,我仿佛化作一叶扁舟,_在细浪之上,悠然忘我,不知今夕是何年。第14页5形象

5、意象 意境形象:a.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b.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意象: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知言外之意的语言形象,叫作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第15页(1)他不仅长于作诗,而且工于绘画,擅长音乐,融绘画、音乐于诗中来描绘自然景物,往往塑造出完美鲜明的_。(2)江南,就这样通过一首首韵律优美、_空灵的诗词,在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美不可言的水墨山水画。(3)这首无伴奏合唱营造了一种十分美妙的_:在月华初上时分,一位英俊青年与银装

6、素裹的树精灵们倾心交流,共同演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第16页五、熟语积累1熟能生巧:_2一言难尽:_3相去无几:_4不落于言筌:_第17页你做对了吗?一、(一)zhn yn qun wi li nio zhu sh tio(二)n n b p ln ln nn nn二、1.袅 凫 枭 2.灼 芍 妁 3.桅 诡 垝 4.砧 粘 拈 掂 5.锭 淀 绽 6.概 慨 溉三、1.(1)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炊烟袅袅;(2)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袅袅;(3)形容声音延长不绝,余音袅袅。第18页2形容很白很亮。3形容明亮。4(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5形容路途遥远。6稀疏而清晰;开朗。四、1.

7、传诵 传颂 2.流传 留传 3.饱含 包含 4.漂泊 飘零 飘摇 5.形象 意象 意境第19页五、1.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2一句话难以说明白。3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之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4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第20页一、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我国现当代著名_、_、_。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_。1933年清华大学毕第21页业,留校任_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86年退休,仍任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北

8、大诗歌中心主任。第22页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_,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_。此后陆续出版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_及诗性哲理随笔_。林庚在_、_、_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较高造诣,先后出版_等著作。第23页二、背景寻踪在唐诗研究方面,林庚教授提出著名的论点“_”。与“盛唐气象”紧相连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_”。其研究成果汇集在_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故而作第24页

9、者对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屈原的诗句是随手拈来。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第25页你记住了吗?一、学者 诗人 文学史家 文学月刊 朱自清 诗人 夜 问路集 空间的驰想 楚辞 唐诗 明清小说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诗人李白 中国文学简史 中国历代诗歌选二、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 唐诗综论第26页书 声 朗 朗 第27页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江西一考生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

10、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第28页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第29页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

11、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第30页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第31页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

12、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第32页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第33页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所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

13、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第34页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 凌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第35页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第36页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

14、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第37页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第38页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

15、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第39页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

16、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第40页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第41页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

17、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第42页内容1 阅读卡片关于秋叶的名句精选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4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第43页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6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8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

18、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10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祯江上)第44页关于“叶”的诗歌集锦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2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陶渊明拟古之七)3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柳恽捣衣诗之二)第45页4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

19、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吴均答柳恽)5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第46页内容2 资料选读林庚的最后一课史飞翔1986年,77岁的林庚先生决意退出他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学讲坛。在林庚先生退休之前,北大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第47页当时,系里正筹划着请一些老教授为学生们讲课。于是钱理群出面将吴组缃、王瑶、季镇淮、游国恩等名家请出,其中自然也包括林庚。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先生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了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最

20、终定下,讲课内容也是斟酌再三,仅教案就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第48页林庚的最后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消息一传出,整个燕园为之一振,前来聆听者络绎不绝,名流如云,极一时之盛。讲课那天,身高一米八的林庚先生穿着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一双崭新的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地出现在讲台上。按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整整一节课,林庚先生只讲了一首诗。然而,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讲的是激情飞扬、左右逢源,贯通古今、纵横捭阖。这堂课下来,人们惊呆了: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课后,钱理群送林庚回家,刚一进门林庚便倒下,大病一场。第49页在林庚先生95岁生日之时,北大中文系为他举行庆祝会。吴小

21、如、袁行霈、谢冕、钱理群、陈平原等五代弟子,济济一堂,为先生祝寿。会上,林庚先生吐露心曲:“过去一直说我写诗脱离政治。我是不关心政治,因为我不了解政治是怎么一回事,政治很复杂。但是我从来没有脱离社会生活。我生存在社会中,我了解社会生活,我也热爱社会生活。我的诗,涉及边第50页城,涉及当时的国家命运,写的是我的经验,我所理解的社会生活。人们都说,文学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也是一种政治,一种最大的艺术来源。关心和了解社会,我才能写出诗来。”会上,弟子们送给林庚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第51页林庚先生一生布衣蔬食,淡泊无争。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亦以此要求门人弟子。

22、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林庚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92岁那年,林庚出版了新著空间的想象。然而,随着年岁日增,写了七十多年诗歌的老诗人,已渐渐走出诗歌的畛域了。“我到这年纪了,什么都看透了。看透了,说透了,还怎么能写诗呢?”第52页林庚晚年常坐在藤椅上,少问世事,也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他的心里消失了。2004年,北大成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当时各方都力请林庚先生出任中心主

23、任。但林先生一口拒绝了。没有办法,有关方面只好派人到林庚府上进行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人说:“在中国诗歌界,二三十年代出道的所有名家,从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汪静之、冯至、钟敬文、臧克家,到艾青、陈梦家、何其芳、卞之琳,再到王辛笛、穆旦等第53页都已作古,目前硕果仅存的,唯有您了。论创作,论研究,如果您不出来,就再没有别的人可以胜任了。我们需要您,诗歌需要您。”如此一番下来,林庚先生终于被说服了,他答应出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主任。除此之外,林庚先生再没有担任任何社团的职务。毕其一生,林庚先生最高的官衔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正科级。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像往常一样

24、,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上7时左右,家人发现,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享年97岁。第54页课堂互动探究 第55页一、文题阐释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咬文嚼字”的范例。“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第56页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

25、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章。二、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三大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问题。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57页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

26、,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第58页第二部分(第46段):分析问题。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一层(第4、5段),分析“木”字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第59页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

27、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第60页第二层(第6段),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28、,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第61页第三部分(第7段):点明观点。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有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全文精细地分析了“木叶”与“树叶”之差别,“木”与“树”相去甚远的具体内容,启发读者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时要细致思考每个概念在诗中确切的艺术含义。第62页三、主旨归纳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第63页四、艺术特色1深厚的文化底蕴林庚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

29、学者,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庚先生并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第64页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在文中,作者按需要自由地选择和引用了许多诗赋名篇名句,文化底蕴极深,文章的文化层次颇高,引人深思。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2对比论证的方法全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木”与“树”从不同方面进行特点对照,将其不同之处论述得形象鲜明,特点突出,颇富诗意。虽是学术论文,却可以当作诗来读。第65页3逐层剥

30、笋探究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寻的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发现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逐层深入,探幽析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第66页五、结构图示第67页一、重点探究1说一说“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的区别。第68页【思路点拨】抓住课文关键语句,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探究参考】词语区别“木”与“树”“木”就是“树”,它们在概念上一致。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落叶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

31、”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第69页“树叶”与“木叶”“树”与“叶”都有繁密、湿润的意味,合起来并不比单用意蕴丰富。“木”则不同,“木”有疏朗、干燥的意味,“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出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落叶”与“落木”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显得空阔,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第70页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四无邻,荒居旧

32、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木叶”有什么特征呢?第71页【思路点拨】从几个意象的特点出发,仔细品味分析。【探究参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分又繁密,而“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第72页“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

33、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第73页3怎样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对你读诗有什么启发?【思路点拨】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探究参考】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敏感细心而又多情的诗人们,他们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从语言形象中,认识到一些潜在的东西。这些东西与所谓的概念交织结合,就成为诗。因而诗的语言就有很强的暗示性,

34、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功能。我们在欣赏诗歌时,不知不觉地就会受到它的感染和启发。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就要注意去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体会诗歌中潜在的形象。第74页启发读者读诗要把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读出来,只有从概念推进到艺术形象的领域,物象才具有了意味,从而成为意象。其实,作者花了文章十分之九的笔墨不厌其烦地谈“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目的在哪里?正在于通过对“木叶”的品读玩味来探幽析微,揭示一个鉴赏诗歌的普遍途径品出概念后的意味。第75页二、细节揣摩1我国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答案】我国古代诗歌中多用“木叶”而少

35、用“树叶”,是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木叶”比“树叶”显得“单纯”,它能准确地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而“树叶”就缺少艺术的暗示性。第76页2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但实际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如果换成“谈诗歌语言暗示性”这样的题目是否可以?第77页【答案】当然可以,但效果不好。因为作者要关注阅读的群体,如果是一般的读者阅读,看到这么

36、深的话题可能就会放弃阅读,作者巧妙拟题以吸引读者,让读者带着兴趣阅读。在整体行文中,作者巧设悬疑,一问一答逐一解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把深奥的道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清楚,普及了文学知识和鉴赏技法,贴近了大众的阅读心理和需求,所以林庚先生是一位非常高明的作家。由此给我们启示:在写作中应该讲求“微创”,以小见大,化抽象为具体,这样的文章才会显得新颖深刻。第78页三、各抒己见话题:课文中有一个句子:“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甲:“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

37、型的深秋景象。我们知道,一到秋天,一年就快过去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结束了。第79页乙: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暮年)时,当他们面对萧索、冷落的秋景,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宦游在外,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即触秋景生悲情)。丙: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我的观点:_第80页读懂“言外之意”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

38、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进行了精细的美学辨析,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第81页懂得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才能体会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昭君的怨恨,才能感受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诗人的怅惘,才能理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诗人的情操,才能品味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杜甫的欢欣。第82页在招聘会上,某公司的招聘人员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了下面的一句话。请写出招聘人员的言外之意,并为大学生设计一段简明、得体的应对的话。你成绩优秀,性格直率单纯,前途一定很光明。可从事我们的工作的人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言外之意:_应对:_第83页【答案】(1)你不适合本公司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2)直率单纯也是一种美德,我如果有幸加入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一个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的前途和公司的前途一起光明。请做:课时作业(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