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74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8页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课件(共48张)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商隐的无题诗 学 习 目 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一生

2、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一、走近诗人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在悲愤寂寞中死去。终年四十六岁。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

3、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三、无题诗基调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所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追

4、求是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却总是伤怀,总是无望,总是迷茫。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诗人自己的烙印。诗人深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转奔波、漂泊四方,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上的爱情悲剧互相融合,才形成了无题诗特有的感情基调。名 作 欣 赏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古人有“别易会难”之说,即“别时容易相聚难”。李商隐加以变化运用,重点强调了“别”的不容易,第一个“难”字,是困难。第二个“难”字,是痛苦不堪。正因

5、为相见不容易,所以分别也就更难以割舍,难以承受。3东风无力:指暮春时节,百花凋谢,这是离别的环境。4丝:是“思”的谐音。这两句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写出了无穷无尽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相爱之情。5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脂叫做“蜡泪”,蜡炬烧尽了,蜡泪就不流了。意思是说,相思的眼泪要到死时才能停止。6晓镜:指女主人公晨起照镜梳妆。“云鬓改”,指容颜一天天变得憔悴了。但愁:只是因为愁。愁:指相思。7应觉:对对方的揣想,设想对方也一定会像自己一样夜吟遣怀,也会感到月光的寒冷。8蓬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女子所思念的情人居住的地方。9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信使,专为她传递信息。为(wi)探(t

6、n)看:尝试,试试看。这句是说希望青鸟为自己传情,带来音讯。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后者为“痛苦、难受”,写出离别之苦。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概括颔联的内容:爱情忠贞。2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表情作用。“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

7、比兴的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知识积累 古人写诗往往借同音字来表示另一种意思。南朝民歌里使用的尤其多。例如:拿莲子的“莲”代替怜爱的“怜”,拿莲藕的“藕”代替佳偶的“偶”。南朝民歌七日夜女歌“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便是借蚕儿挂下来的丝比作情人心里的牵挂相思之思。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

8、两句就转到对方女主人公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清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2表意作用。kn 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以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山 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以王母驾下的青鸟使者代为打探她的下落。既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劝慰之情,也倾诉了自

9、己绝对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但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写完了,这场悲剧的结局如何,我们无法知晓,或许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

10、“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

11、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

12、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

13、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

14、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

15、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

16、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

17、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样的新意?例子:重病期间,周

18、总理仍旧坚持工作,在他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思考:有人说此诗为作者的政治寄托,也有人说此诗纯写爱情,你以为呢?由于是个语言的多义性以及我国古代“诗言志”的传统,对诗歌的解读会存在一些分歧。李商隐的这首诗,一般都认为是写爱情的,但也有人认为是写给执政人物,乞求他们援引的。虽有附会之嫌,但也不是没有根据。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的表现手法。例如,中唐后期的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再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有燃烧自己照

19、亮别人的崇高人格魅力。所以说“可以言情”也“可以喻道”。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艺 术 特 色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

20、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首诗是描写爱情相思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来其影响巨大深远。颔联以“春蚕”“蜡烛”一对最有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种忠贞的感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不管是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都需要。全诗构思巧妙,想象细致入微,比喻精确得当,语言生动精辟、意境优美,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小结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这首“爱情的绝唱”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我

21、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你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追忆昨夜相会。写今宵相思之情。描写宴会情景。叙述天亮分别。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主旨:情人离愁赏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千载名句,写情

22、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运用新奇而贴切的比喻。前句暗示爱情受阻隔,是常语翻新。后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相通,则完全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这种联想更带有象征色彩。诗人要表达的不单单是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喜悦,而是间隔中契合、苦闷中欣喜、寂寞中的安慰。无题(其二)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其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诗中主要包含两个大的意象群类。一类是从神仙世界、历史传说中摄取的,如蓬山、瑶台、青鸟、紫鸾、仙郎、玉女、宓妃、莫愁一类;一类是从现实生活(主要又是女子的生活)中提出的,如凤尾罗、碧文帐、金翡翠、绣芙蓉、碧鹦鹉、红蔷薇一类。这里应该指出,无题诗中神仙一类的意象远远多于同时代的其他爱情诗。而这类意象常常可作多种解释(既可视为仙境、亦可喻为道观、又可象征宫廷),这也是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的原因之一。这就是无题诗独特的艺术个性。深沉的社会蕴涵、浓烈而凄清的情感基调、闪烁不定的意象特征,以及精整工巧的语言风姿,共同构成了无题诗沉博绝丽的特质,使它成为唐代诗苑中的一束幽艳别致的“秋花”。补充:无题诗的意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