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新泰一中2011-2012高一下学期自主作业历史试题 2012.5第卷(选择题,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统治阶级的提倡 国家分裂的影响 社会人口的增加 铁器、牛耕的出现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洲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3、清朝前期,
2、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再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以下不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长途贩运贸易活跃B区域分工明确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生产社会化明显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5、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
3、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自然经济迅速崩溃近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发型在当时也被政治化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A.B.C.D.7、右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A棉纺织业B麻纺织业C造纸业D丝织业8“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意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而
4、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意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9、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0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5、11、1851 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 英国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中可能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12、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 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地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13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
6、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9世纪14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15观察右图,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
7、枯绝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16.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17.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该小组正在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1863年的上海洪盛 张謇民国初年 1932年日本炸毁的 1956年上海工商机器碾米厂 著名实业家 商务印书馆 界申请实行全行业 公私合营A民族工业的曲折
8、历程 B近代商业的前世今生 C西方文化的渗透传播 D新兴政权的确立巩固18.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列宁认识到(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动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符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19.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 )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20、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有( )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发展经济 扩
9、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企业经营中推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A. B C D21、“经营者革命”指的是( )A企业经营者改革管理制度 B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经营C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 D企业经营者改造生产技术22、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23、下列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勃列日涅夫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C.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D.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
10、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24、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25、从苏联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 B C D26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
11、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27.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A人民资本主义 B强大的国防体系 C福利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28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29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
12、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30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31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3、。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3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33右图是一幅绘于1958年的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壁画所包含的信息是:A当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B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时期C说明当时“左”倾错误发展
14、严重D说明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34“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2,4,6这是因为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35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
15、所有权36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37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38(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开,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A筹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B. 筹划
16、上海浦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C.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D. 决定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39.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A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B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加快上海浦东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0.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依据,如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
17、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C.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41.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42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决策A B
18、C D43.国家颁发右图凭证的目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44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人民公社好 B敲响大跃进的战鼓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45下面是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这种变化的主要标志性意义是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A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19、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基本确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的确立D改革开放和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6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1.9亿公斤斤粮食。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公斤。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C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47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以下成为“后来者居上” 的直
20、接表现是A社会主义的改造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开展“反右倾”斗争 D在全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48.张明同学参加了中央台的开心辞典活动,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问题(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张明同学做出了正的回答,他选择的答案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B特殊的地理位置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49观察下图,深圳快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 B资源丰富 C科技领先 D政策扶持5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21、放区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第卷(非选择题,共25分)51(8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 据你推测,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6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分)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2) 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3分)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6分)材料三:深圳的变化 (3)分析材料三中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
22、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4分)山东省新泰一中2011级高一下学期自主作业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2012.5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CACADBCDCCC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CCABAADBCCCC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ABDBCBCCDCCCBCA题号4647484950答案ABADC5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分)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2)优先发展重工业。(3分)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分);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3分)(3)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3分)。(4)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也是一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