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392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多层次诵读欣赏本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新诗的特色;了解海子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及新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掌握新诗欣赏的主要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其两难的精神处境;帮助学生建立合乎主流价值观的幸福观。【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两难的精神困境。【使用教育】ppt、录音、照片、导学案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网易公开课中,哈佛大学有一门课幸福课。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的塔尔博士告诉我们: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有人认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

2、,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喜”。提问:你所理解的幸福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说说作者传达了怎样的情绪(“幸福”是什么)。目的:从学生的错误理解中找到正确解读的切入点。三、再读课文。理解诗人的“幸福”。如何理解题目? 明确:表达一种精神的向往大 海崇高伟大春暖花开内心愉悦四、三读课文。研读解析。(学生逐段读,师生问答)1、第一节提示: 第1句:(1)今天不幸福 (2)表达对幸福的渴望。第2、3句:心中想要的幸福( 并非实指,而是用意象反映出尘世的幸福)。第4句:“房子”精神家园。小结:既渴望尘世、世俗的幸福,又渴望精神幸福。2、第二节提示: 闪电一闪即逝,幸福只是瞬间的感觉,幸福的

3、内涵不清晰,幸福处于彷徨和迷茫之中。小结:作者渴望幸福,又不能确定真正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3、第三节提示:1.如果一二节写自己对幸福的内在描绘和内心体验,本节重点是行动:给山河取名, 为陌生人祝福(物) (陌生人)博爱2.末句“只”的理解:(1)表转折。(2)有两种可能:一否定前者,二是肯定前者基础上再递进。(3)作者作出最后的选择,尘世幸福不能获得,只能选择精神的幸福。(不能把现实和精神的幸福统一起来是他走上绝路的根本原因。)(4)作者用生命缔造了诗歌之美(凄美,绝唱),完成了和这个世俗世界的和解坚守伟大的诗歌理想。(这里可举一些艺人的例子,如张国荣等。)五、知人论世。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4、1、1964年出生,15岁考入北大,83年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89年卧轨自杀。2、某个初春的傍晚,天空飘着细雨,一个年轻人走进一间饭店对老板说:我给你朗诵自己的诗歌,你给我酒喝。老板看着这个身材不高,头发又长又乱,衣冠不整的瘦削而落魄的小伙子,冷冷地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不能在这里朗诵你的诗。这个落魄的年轻人,这个不被理解的诗人就是海子。3、成就:一生大约创造了200多首抒情短诗,“人民文学诗歌奖”空缺两年后授予海子。4、与顾城、贾岛、舒婷等均为朦胧诗代表。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抒情诗中的名篇。这首诗写于海子自杀前两个月。6.、谢冕对海子的评价:他的一生似乎只能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

5、浓缩,让他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出生命的全部辉煌。六、作业:背诵指导: 从心路历程(明线)从时间角度(暗线)第二课时七、检查背诵情况。分析背诵不当的原因(智力因素)。八、四读此诗,深度解读。体悟作者博大的爱心和内心的迷茫与挣扎:1.世俗的幸福:物质的丰富与奢华,感官享受的满足,权利,业绩,利益等不属于生命本真的东西。海子的幸福:生命得以呈现和自我满足。虽生活粗朴,但生命尽享自由和快乐。载体是诗歌。2.主旨:表达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对生命的世俗或崇高的激动和关怀,对精神家园的执著追求。全诗笼罩着浪漫梦幻的色彩。九、拓展延伸。归纳新诗(“朦胧诗”)解读的主要方法。顾城远和近(着重对意象的理解)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十、总结1.新诗的阅读理解方法:知人论世、解析意象。2.面对生活的两难选择,要有理性。【板书设计】尘世的幸福(喂马劈柴) 对物(山水)(今天)明天(痛苦) (幸福) 追求 博爱(行动)精神幸福 对陌生人(房子)(将来)(死亡)【作业】1.课后练习一、二、三;2.背诵全文;3.导学案。【 预后计】本诗内涵丰富,不仅文本解读要引导,从人生的生存意义上也要相机积极引导,否则易使学生误入歧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