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下学期6月份月考 语文试题 2017.06注:单选题(1-3、4、7、10-12、17-20,共12道题)涂到答题卡上1-12题的位置。多选题(14题)1个,写到答题卷的指定位置。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
2、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
3、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
4、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
5、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
6、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
7、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
8、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南墙根儿北墙根儿袁省梅保斤抓着麻绳要闪出门楼时,儿子的话硬邦邦地追撵了过来,嚷嚷,戏园子门口不让你坐啊,哪个欠你拾那点柴?保斤听出儿子的话头话脑里满是埋怨,可他没停下脚,心说,我晓得你不欠,做饭有电磁炉,取暖有小锅炉,可拾拾捡捡个柴,不是能省个电吗?电又不是不要钱。儿子看保斤没停
9、下脚,就追了出去,喊,今个大嘎子对象来哩,你就不能少去一天地里?保斤只好转身回来。儿子又撵着保斤说,戏园子门口堆子爸能坐二孬爸能坐,你就不能坐?就那二亩地能打几颗粮?还老去老去,让村里人都笑话我说我养不起你,孙子都要娶媳妇了,还让你去地里。保斤想说他胳膊腿好好的,坐戏园子门口才是受罪哩。张开嘴时,却只吐出了一团烟雾,灰白白的罩住了他的脸。儿子看保斤不言语,嘴软了些,还是劝他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说,有我和大嘎子挣钱哩,咱这光景也好过了,那二亩地能收多少算多少,我和娃一月工资就买咱一年口粮哩,不值顾在庄稼上费心思。保斤黑着脸,心想挣钱再多,哪能丢了地?南门前下牛坡那两块地,可都是好地,种啥收啥,分
10、地时多少人眼红哩,现在就都让撂荒了?保斤没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斤和儿子在一起,只有儿子一个人说话。儿子催保斤换上干净衣服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儿子说,堆子爸不到六十就啥活儿也不干了,一天坐在戏园子门口。二孬爸不也是?他都坐个啥意思?不就是给羊凹岭人看哩嘛?不就是显摆他娃的光景好过哩嘛?你也去坐嘛,热了坐南墙根儿,冷了咱挪北墙根儿,让人都瞅瞅,咱这光景也好过哩。保斤还是不言语,心说大嘎子对象要来,不能灰头土脑的见人家娃,地是去不成了,那就去戏园子门口踅踅去。戏园子门口坐了好多人,二孬爸堆子爸果然在。每个人的神情都像这深秋的阳光般慵懒,松散,苍老。就是二猪爸也是这种模样。二猪在地里养了几十头猪
11、,整天忙得顾了东顾不了西,却非要叫他爸坐戏园子门口去。有人扔过来一个硬纸板,保斤挤着坐了。他们就说老东西你可舍得闲坐啊?说准备给娃干到死啊你?说你挣多少是个够啊?人家娃光景好过了,咱冷了坐这北墙根儿热了坐那南墙根儿,娃脸上光彩了,咱也享了福了,多好的事。保斤讪讪笑着,可屁股下的硬纸板还没暖热,他就坐不住了。这么好的天,能拾一大捆柴哩。前几天说的浇地,也该看看排上了没?快霜降了,柿子萝卜都该收了。保斤一下子想起来一大堆活儿,屁股下就觉得烤着火般,坐得难受。抬屁股要走时,二孬爸说,猴屁股坐不住金鸾殿,受苦的命!保斤嘎嘎笑笑,一晃一晃地走了保斤背着一捆柴从地里回来时,媒人领着给大嘎子介绍的女孩儿刚好
12、也进了门。儿子把保斤堵在门口,叫他去外面避一避,不耐烦地说,你瞅你你瞅你,叫你去戏园子门口闲坐去,你又去地里了,看你这一身土,人家女娃见了不笑话我?孙子对象没说成,儿子绷起一张黑脸,埋怨保斤,说都是他闹的。说他一天到晚地里跑,影响了一家人的名声。最后恼恼地撂下一句话,说,老人就该有个老人样,热了坐南墙根儿冷了坐北墙根儿,叫人都看着多好,娃娃孙子脸上也都跟着光彩。保斤不明白孙子的对象没说成,咋跟他有关系?他胳膊腿好好的咋就不能去地里了?坐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等死咋就给娃娃孙子脸上添了光彩了?想是这么想的,可保斤没有问儿子。第二天,又是个好天气,羊凹岭的人都看见保斤早早地就坐在戏园子门口的北墙根儿下,
13、袖着手,眯着眼,跟个秃鹫般一动不动。时间久了,保斤身后的墙上竟磨出了一块黑黑的影子。细细看去,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的墙脚处有好多黑影子,一团一团的。(选自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2000-201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语言质朴而传神,如“儿子的话硬邦邦地追撵了过来”用通俗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儿子对保斤的强烈不满和急于劝阻保斤出门的情状。B文中二孬爸嘲笑坐不住墙根儿的保斤是“猴屁股坐不住金鸾殿,受苦的命!”,这说明他很享受这种冷了坐北墙根儿热了坐南墙根儿的闲适生活C保斤原本是不愿意去坐墙根儿的,但孙子没有说成对象一事让他内心深感愧疚,因此他最终顺从儿
14、子的要求,成了戏园子门口南北墙根儿的常客。D保斤是个惯于劳作的老农,虽然家里并不需要他去干活儿挣钱,但他仍然坚持拾柴种地,保持着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和对土地、对劳动的热爱。5小说多次写到儿子的话,也写了其他人的话,唯独让保斤始终“不言语”,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以“南墙根儿北墙根儿”为题目,可谓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水利泰斗”张光斗2002年6月1日,年逾90高龄的张光斗荣膺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与前三届不同的是,成就奖是在原来奖项基础上首次设立的。因此,
15、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工程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奖”、“水利功勋奖”、“哈兹(Haas)国际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的成功下闸蓄水,张光斗功不可没。宋健称赞他为“当代李冰”。对这些荣誉,老人看得很淡。他最关心的是还能为祖国做多少工作。“我感到很惭愧,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点事情,感到受之于人民多,为人民工作得少。”张光斗1912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县鹿苑镇一个贫寒家庭。1924年张光斗小学毕业后,到上海南洋大学附中学习,后经交通大学预科升入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结构工程。1934年秋天张光斗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
16、取了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美公费生。到美国后,他先后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张光斗在留学生中口碑甚好,导师也非常看好这个黄皮肤的勤奋学生,希望他能继续读博士,留在美国。张光斗加倍努力,获得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七七事变”给了张光斗极大的震动。他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国参加抗日,他说:“国将不国,我心何安。”解放前夜,在华工作的美国水电工程师力邀张光斗“逃离沉船”,赴美工作。然而他回答:“我是中国人,是中国人民养育了我,我有责任建设祖国,为人民效力。”解放后,在新中国规模空前的水利水电建设中,张光斗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造诣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在1950年代
17、初,张光斗就意识到国内水利理论教学的贫乏,他钻研、摸索了一套教学大纲,率先在我国开设了水工结构专业课,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水工结构教材,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开创了水工结构模型实验。1960年代,他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国内外资料,结合实践经验,编写了水工建筑物一书,未及出版,“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辛苦写就的几百万字的书稿在混乱中散失。这是多大的打击啊!多年之后,年老的他每日伏案,重著此书,相继于1992、1994、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和专门水工建筑物共三部学术巨著,让人敬佩不已。即使在极端艰难的逆境之中,他仍一如既往地工作。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密云水库
18、告急。为了抢险加固,北京市委急召在外地的张光斗火速回京。张光斗连夜赶到密云水库工地。当时“四人帮”还很猖獗,张光斗处于受审查、受批判的逆境中,他被告知:“这次加固工程的设计你要负责,但不准在图纸上签字。”在蒙受如此不公正待遇和极端扭曲的工作环境中,他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工程的加固工作之中。他每天奔波在大坝工地,爬上爬下检查施工质量,对设计图纸一张一张的仔细审查,提出意见后交给“负责人”签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为人民工作的,不是为哪一个人工作,让我签字也好,不让我签字也好,总之我要对人民负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张光斗对三峡工程情有独钟。1993年5月,张光斗被国务院三峡工
19、程建设委员会聘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核心专家组的组长,主持了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在汇集10个专家组、126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他慎重研究,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地核定最终审查意见,并身体力行,亲自研究和指导审定了一系列重大方案。三峡工程开工时,他已是八十岁高龄,但他每年坚持必来工地,必到施工现场。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大家总是劝他到高处和比较安全的地点给予指导,但这些劝阻总是无效,有时还甚至遭到他的责备。他的座右铭是“工人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张光斗老人毕生为祖国水利事业操劳奋斗,功勋卓著。但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是,2000年清华大学蓝旗营的院士楼建成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他说:“
20、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他是那样的恳切,听后让人感动不已。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张光斗辛苦写就的几百万字的水工建筑物一书,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但是多年之后,年老的他又重著此书,让人对他的记忆力敬佩不已。 B密云水库告急时,虽然张光斗处于受审查、受批判的逆境中,但北京市委仍急召他火速回京,从中可以看出他当时在水利方面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 C三峡工程开工后,大家劝张光斗到高处和比较安全的地点给予指导,但这些劝阻不仅无效而且有时还遭到他的责备,这说明张光斗在做人方面非常有责任心。 D张光斗毕生为祖国水利事业操劳奋斗,按照常理,他
21、完全有资格搬进清华大学蓝旗营的院士楼,但他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这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8材料的首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9张光斗被称为“水利泰斗”,让人敬仰,你认为张光斗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教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
22、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候。匈奴闻秉卒,举国
23、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乏,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注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B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C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
24、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D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于汉,北匈奴从漠北西迁。B食邑是指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卿大夫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C帝王纪年是一种重要的古代纪年法,分为年号纪年和按照帝王即位年次纪年两种,文中“永元二年”就属于后一种。D征辟是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名流,辟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用僚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耿
25、秉屡立战功。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又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B耿秉备受宠信。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C耿秉治军有方。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D耿秉深受爱戴。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
26、便宜方略,遂见亲幸。(5分)(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渔 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C日出之后,“欺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
27、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E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勾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晚景。15.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默写(6分)16.(1)杜甫秋兴中“ , ”一句描写秋色,俯视江中波涛连天,仰观塞上风云接地而来。意境阔大,气势非凡,于萧瑟之中透着劲健。(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表达收复北方失地建功立业的两句是:“ , 。可怜白发生。”(3)曹操短歌行表达诗人渴望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愿望的一句是“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II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
28、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抑本其成败兴坏之迹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木遭之而叶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此其所以为快哉者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王安石便以主考官出的“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相对,他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近年来,腐败、造假已经成为日本舆论和广大民众经常挂在嘴上的事。稍微盘点一下就不难发现,此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博人眼球。于是,在办公楼、公园内,在小区里、报刊亭,这一份带着柠檬香味的报纸,迅速成为市民炙手可热的话题。部队生活是艰苦的,可是每到读报时
29、间,拿起毕节日报,那些高强度训练、执勤带来的苦累立即便会焕然冰释。两个都市女子异地开发荒山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人口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全国不少新闻媒体纷纷登载她们的事迹。笑看今日长乐书画苑,高朋满座,门庭若市,书画艺人及其爱好者趋之若骛,成了鹏城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A B C D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尽管新兴阅读方式层出不穷,“低头族”比比皆是,但对于传统的文化载体纸质书籍和实体书店,我们就真的能否认其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B某些地区农民工住宿条件极其恶劣,几十个人睡在阴湿的地上,盖的除个别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挤在一起和衣而卧。C推进
3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D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 , 。 , 。 。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做好,让自己满意,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感到充实和踏实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掺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
31、喜悦有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当然,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他们喜欢的是名和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会暴露无遗A BC D21.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紧扣宣传目的;运用比喻手法;不超过40字。(4分)22.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4分)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下800字的文章。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facebook
32、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99股份(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发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 你对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有何联想与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二下学期6月份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 2017.06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说法绝对。原文中“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
33、只是推测,因此不能说“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2C(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依据只是“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不包括西王母“后演变为月神嫦娥”。)3B(理解有误。从中秋月其诗及上文语境来看,中秋月是抒发“人生变化无常”的“浩叹”,并无思念友人之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D(3分)(A项“用通俗的比喻”理解错误,该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这说明他很享 受这种冷了坐北墙根儿热了坐南墙根儿的闲适生活”理解错误,从文中看,老人们坐在这里表面是享清福,实则是活受罪;C项“让他内心深感愧疚”理解错误,从文中“保斤不明白孙子的对象没说成,咋跟他有关系?”
34、来看,保斤并没有为此深感愧疚)5(5分)更能体现保斤内心的孤独。保斤始终不言语,并不是他没有话说,而是他没法与儿子以及其他人交流,他们不理解,也没考虑他的想法和感受有助于表现保斤沉默内敛的性格。将外部的语言转化为“心想”“心说”等心理活动,更有助于表现其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也表现了他沉默的性格。有助于突出保斤的无奈和苦闷。让保斤的不言不语与儿子的不断催促、唠叨、埋怨和其他人的善意嘲讽形成鲜明对比,在不说与说的对比之间突显其苦闷。增添了小说的悲凉意味。保斤的不言语是一种无声的坚持和抗议,也是一种无奈的隐忍和妥协,一个只是不想闲坐等死,只是不想荒废土地,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尽一份力的老人,面对
35、儿子的“孝顺”,能说什么呢?【答出一点2分,(其中“意图”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5分】6(6分)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戏园子门口的南墙根儿北墙根儿是羊凹岭的老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墙根儿闲坐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行文的线索。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围绕着去不去戏 园子门口的南墙根儿北墙根儿展开的,儿子的要求和责备、保斤的抵触和最后的妥协,离不开墙根儿。象征着一种孤独落寞、了无生机的老年生活。羊凹岭的老人们为了成全儿子的“孝心”,彰显家庭的富足,年纪并不算老就不得不到南墙根儿北墙根儿去闲坐养老、打发时日,过着慵懒而毫无生气的生活,看似享清福,实则活受罪。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小说的内
36、容和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和谐一致,相得益彰。设置悬念。在南墙根儿北墙根儿究竟发生了什么?吸引人一探究竟。【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妙处”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7.(3分)A【“让人对他的记忆力敬佩不已”不准确,人们敬佩的主要是他对水利事业的责任心。】8.(4分)介绍张光斗的获奖情况和他人评价,突出他在水利界的崇高地位和巨大成就,初步塑造人物形象。照应文章的标题。用张光斗的原话来表现他的谦虚,并引出下文。由他的贡献引起读者的崇敬之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9.(5分)热爱祖国:“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国参加抗日;解
37、放前夜,又拒绝赴美工作的邀请。 学习勤奋,努力上进:虽出生于贫寒家庭,但好学不辍,还考取了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留美公费生,获得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 工作尽责,身体力行:毕生为祖国水利事业操劳奋斗,即便曾经受到不公正待遇,对待水利工作仍旧一丝不苟,无论是密云水库大坝工地,还是三峡工程施工现场,他都亲临一线检查指导。生活淡泊,为人谦逊:拒绝搬进清华大学蓝旗营的院士楼,对荣誉看得很淡。(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三点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3分)(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38、)11C(3分)(“永元二年”属于年号纪年。)12B(3分)(“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理解有误,应该是“显宗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访”,询问。)13(10分)(1)(5分)永平年间,(皇帝)征召耿秉到宫中,询问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谋略,于是耿秉被皇帝亲近宠幸。(2)(5分)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智勇的人大多被他们所溺爱的事物困扰。14.(4分)CE 【C项,“由低沉转入昂扬”错。E项,本诗写的是“由夜而晨”的景象】15.(6分)渔翁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鱼,悠闲淡然。诗
39、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16.(6分)(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7.(3分)D18.(3分)B,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误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用来形容报纸不对。焕然冰释: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该成语不能用于“苦累”,应改为“烟消云散”。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像鸭子一样追赶多指坏的事物,含贬义。这里犯了“贬词褒用
40、”的错误。19.(3分)C 解析:A项否定不当;B项,“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句式杂糅;D项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到“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热头”前。20.(3分)C21.(4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拟写宣传语同时还凸显了语文“生活化、实用化、人文化”的特征。除了必要的比喻修辞和宣传目的要求之外,还要力求简洁生动、讲究押韵、富有诗意、给人联想、使人耳目一新。另外不要忽略字数要求。答案 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用创新放飞人生希望。22.(4分)解析 解答流程图转换文字题,要注
41、重把握流程图的内容。这是高三学习的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要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听课,发现规律,在练习中使用这些规律,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再通过之前的流程巩固对规律的掌握。答案 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四、作文(略)译文:耿秉字伯初,高大雄壮,腰带八围。博通书籍,能够解说司马兵法,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因为父亲的功勋而被任用为郎官,屡次上书谈论军事。他常常认为中原空虚消耗,边疆不安定,问题就出在匈奴。用战争消灭战争,是有盛德的君王的做法。当时显宗已经
42、有心北伐,暗中很赞同他的意见。永平年间,(皇帝)征召耿秉到宫中,询问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谋略,于是耿秉被皇帝亲近宠幸。每次公卿集会议事,皇帝常常带耿秉上殿,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永平十五年,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永平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耿秉的副手,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一起讨伐北匈奴。匈奴都已逃走,于是不战而还。永平十七年夏,显宗派耿秉和窦固集合部队共一万四千骑兵,再次出白山攻打车师国,最终平定车师国而返还。肃宗即位,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派他巡视凉州边境,慰劳赏赐城堡营寨的羌人、胡人,进军屯驻酒泉郡。建初元年,任命耿秉为度辽将军。耿秉在边疆任职七年,匈奴人感激他的恩德信
43、义。后耿秉受召任执金吾,很受皇帝亲近器重。皇帝每次巡视郡国及幸临宫殿台观,耿秉常常率领禁军护卫于左右。皇帝任命耿秉的三个儿子做郎官。章和二年,又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征讨北匈奴,大败他们。皇帝封耿秉为美阳候,食邑三千户。耿秉生性勇敢,而且处事简练,行军时常常自己披着铠甲走在前面,停下来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也把哨兵放得远远的,明确约法律令,有紧急情况,军阵马上列成,士兵都乐意为之效死。永元二年,耿秉代替桓虞担任光禄勋。第二年夏天耿秉去世,时年五十多岁。皇帝赐给朱棺、玉衣,命将作大匠为其挖墓,给予奏军乐的待遇,五营骑兵三百多人送葬。谥号桓侯。匈奴人听说耿秉去世,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耿秉的)长子耿冲继承爵位。等到窦宪事败,因为(或“认为”)耿秉是窦氏的同党,封地被剥夺。耿冲官做到汉阳太守。耿秉的曾孙耿纪,年轻时有美名,被公府征召,曹操很敬重他,认为他与众不同,逐渐升迁为少府。耿纪认为曹操将要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他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密谋起兵诛杀曹操,没有成功,被夷灭三族。当时官宦豪门因耿纪遭遇祸事被灭族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