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规范“和而不同”秩序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
2、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D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2.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
3、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
4、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3.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 汉刺史制B. 宋参知政事C. 明内阁制D. 清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
5、学可知,在宋朝时期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答案为B项。A项,汉刺史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分宰相之权”无关,排除;C项,明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D项,清军机处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且此时宰相已被废除,排除。4.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
6、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答案】D【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错在“世界各国”。5.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答案】D【解析】十二铜表法
7、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贵族不再拥有随意的法律解释权),AC两项排除;它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排除B项;D项符合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考点定位】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6. “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A. 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B. 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C. 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D. 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承担国家公务有利于
8、提高公民的素质,B选项符合题意。国家官员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梭伦改革时期通过财产等级制度就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国家事务最终由公民大会决定,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公民教育与处理公务之间的关系,D选项排除。7.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
9、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8. 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A.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B.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 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答案
10、】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用“批准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本国的宪法进行修改或补充,甚至是对原有条款的否定。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并不完善,存在缺陷,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些修正案并未取消各州的立法权;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美国2/3以上的州可以联合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这些修正案并未赋予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选项错误,这些修正案是对各州的限制,与联邦政府实行的三权分立原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
11、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 主权在民原则B. 天赋人权原则C. 各州自治原则D. 各州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天赋人权指的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的。但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其中的“自由人总数”实际上对人的权力划了等级,有了歧视,如此规定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符合题意,排除掉A。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应该怎么做,强调的是中央集权,C选项排除掉。各州平等原则没有在独立宣言中说明和提倡,排除掉D
12、。10.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要求选择1895年德国政体的评述,结合所学应该知道这时德国已经发布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故“上议院主用世爵”中上议院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君权仍重”更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故选D。C应该指的是美国政体(三权分立),“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更具有英国政体的特点,故排
13、除CA。根据“君主”“不能独断”可以排除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反映出
14、的思想是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反映的是人民主权,所以体现出的是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故D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首先应排除。虽然B,C的表述与材料的意思基本相近,但在材料中没有直接反映出议会与法律至上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12. 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
15、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D. 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935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有所谓自治运动”“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华北事变,背景是日本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分裂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故C正确;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A错误;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
16、桥事变,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工、农、兵、学、商各界”,排除D。13.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 领事裁判权B. 开放通商口岸C. 片面最惠国待遇D. 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解析】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4.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太后紧急召开御前会议研讨对策。载漪
17、等人认为人心不可失,应该利用义和团的热情与列强决一雌雄。光绪皇帝强调“战非不可言,顾中国积衰,兵又不足特,用乱民以求一,宁有幸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危机面前清廷分歧严重B. 开明官员认为民气可用C. 光绪软弱求和错判形势D. 民众反帝热情扭转时局【答案】A【解析】【详解】面对八国联军侵华,载漪等人主张抵抗,光绪皇帝不主张抵抗,说明在危机面前,清廷内部分歧严重,故选A;载漪等人主张利用义和团的热情与列强决一雌雄,并非真正反抗外来侵略,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积衰,兵又不足特”,并且清政府的反动统治逐渐失去民心,光绪皇帝的软弱求和是符合当时的形势,排除C;
18、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扭转时局”不符合史实,排除D。15. 1853年,英使文翰率领第一个官方代表团访问天京时,杨秀清照会说:“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凡欲来天国通商者,准到镇江焦山下,听守镇江大员办理”,同时在通商中“害人之物禁”。照会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A. 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 联合英国共同反清C. 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D. 主张国家平等交往【答案】D【解析】【详解】1853年太平天国领导人照会英国大使,准许英国人在华经商贸易,指定守镇江大员办理中外通商,禁止鸦片贸易等,反映出太平天国主张国
19、家平等交往,D项正确;“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太平天国没有“联合英国共同反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太平天国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C项错误。16.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
20、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针对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所规划的政体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议会的地位,故B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有效防范”。点睛:对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分析;从中可以分析出答案。17.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 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B. 共产党的努力工作C.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1、。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矛盾不断但始终坚持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故选D。而A、B、C都是具体原因。【考点定位】必修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8.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 戊戌维新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D. 国民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因此本题答案C。19.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
22、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故D项正确;“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23、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20.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 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
24、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使广大贫农分到了土地,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A、C、D项是这样做的目的和结果。所以本题选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21.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 科学社会主义者B. 空想社会主义者C. 巴黎公社领导人D. 第一国际领导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及材料中提及的“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 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
25、这些“发明家”应为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批判并对未来社会进行过设想的空想社会主义。故答案为B项。22.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 17世纪初期B. 18世纪中期C. 19世纪中期D. 20世纪初期【答案】C【解析】【详解】生存斗争是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阶级斗争是马克思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故19世纪中期正确,故选C。ABD排除。23.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
26、令A.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0年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以学习西方发展自身为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宣传忠孝精神”可以排除B项;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废除了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宣传忠孝精神”“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考点:历代改革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24.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27、( )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收庸法方田均税法A. B. C. D. 【答案】D【解析】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25.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北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一度纵横北方,曾参与了“五胡乱华”。北齐统治者出于鲜卑族,在北齐的“胡人”社会中,自然多使用鲜卑语等“胡语”,答案选D;其他均为汉族政权故排除ABC。考点: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26.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
28、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 抵制土地兼并B. 促进人口增长C. 增加财税收入D. 稳定个体小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均田制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材料所述税收为按户缴纳,并且规定子女达到一定年龄就必须分家,可见分封制的目的在于配置个体小农户,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均田制不能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与人口增长无关,应为培植个体小农,而不是稳定个体小农,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27. “依附于土地的农民
29、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A. 林肯B. 明治天皇C. 威廉一世D. 亚历山大二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自由耕种者”,是一种身份转化的过程,从农奴到农民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要缴纳一定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反应的是亚历山大二世主导的俄国农奴制改革,D正确,其他各项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废除农奴制。28.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D. 推崇君主权威【答案】D【解析】本题围绕同
30、一历史时期东西方两位思想巨人思想的对比,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联系、比较和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此题应首先需要全面、准确的再现两位思想巨人的思想主张,进而归纳其共同点。孔子主张维护周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追求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他们都重视道德的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由此判断A、B、C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与题意不符。29.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 分散宰相权力B. 加强皇权C. 加强军事实力D. 增
31、加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重点内容【名师点睛】王安石变法的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政策、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32、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取士之法: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本题是从王安石变法中增加财政收入角度考查的,通过材料的解读选出正确答案不难。30.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 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 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 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 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
33、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定国是诏【名师点睛】本题以明定国是诏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说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圣贤义理之学”是根本,“博采西学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实质上说明维新派为了推行变法采用了妥协的手段。“说明”
34、类的选择题在新课标高考中比例比较高,老师一定指导学生多做训练。31.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 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C.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列宁的意思是一战使俄国的革命加快了进程,即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故选C;ABD项说法都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32. 宇文泰问苏绰日“国何以立?”日:“具官。”间:“何以具
35、?”曰:“用贪官,弃贪官。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上(字文泰)称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掌控贪官利于巩固天下大治B. 贪官比清官对皇帝更为忠心C. 专制统治是贪腐产生的根源D. 封建盛世下对官员非常血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苏绰认为掌控贪官有利于巩固统治,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如果贪官忠心就不追究贪腐;如果和皇帝不一心的贪官就杀掉;说明决定权在皇帝,即皇帝的专制统治才是贪腐的本质,故选C。排除A;贪官不见得对皇帝更忠心,B错误;盛世、乱世与皇帝对官员血腥没有本质区别,D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3
36、3.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
37、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
38、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
39、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解析】(1)特点:由材料一中“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等信息可知其特点是参考西方法典编纂。背景:首先需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国内背景”,根据材料一所提到的时间“1908年开始编纂民法典”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可,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40、。原因:首先要注意题干限制性条件“直接原因”,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没有实施是由于很快辛亥革命就发生了,它推翻了清朝统治。(2)原因: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由“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得出是因为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根据所学1962-1964年的相关史实可知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历程:由材料三中的“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归纳我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
41、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由“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归纳为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由“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归纳为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特点:根据上述过程的归纳可以概括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有利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其有利因素,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
42、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白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阐述:古代中国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后来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东汉建立后基本保持了西汉定制,但州由
43、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级政区,这样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制。这种制度直延续到隋.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综上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解析】【详解】示例:论题:据表格“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特点是继承与发展,故可归纳论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阐述: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上郡县制的出现与发展,可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
44、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下设路、府、州、县。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方面论述。三、选做题 35. (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
45、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
46、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
47、现实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要求、科举制的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和材料二信息“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积极方面可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式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消极方面可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等方面分析。【点睛】本题以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改革为
48、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本题契合的热点是高考改革,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家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举措,体现了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特点。本题考查的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景祐五年(1038)十月,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大夏国。此后,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康定元年(1040)五月,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八月,延州(今陕西延安)北面全被西夏荡平。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他淘汰老弱,分部训练士兵;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募商贾贸易。同时上书朝廷,主张坚壁清野,进行持久防御战。但未被朝廷采纳。康定二年、三年,好水川(今宁夏隆
49、德东)之战、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之战,宋军皆败,折兵万余。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复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范仲淹等人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于骑射的当地百姓以补充军队,又招还流民兴垦营田。范仲淹还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蕃部纷纷归附宋朝。庆历四年(1044)五月,庆历和议成,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戍边西北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范仲淹的戍边策略。【答案】(1)宋重文轻武,军备废弛;周边少数民族强势;宋夏矛盾尖锐;宋战略失误,屡战屡败。
50、(2)策略:坚持持久防御战,营田固城、选将练兵;怀柔周边少数民族,对夏和议。评:加强了宋朝的防御力量,减少战争伤亡和物资消耗;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宋朝的统治。【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军备废弛,宋夏血战数年,宋夏矛盾尖锐,并且宋朝屡战屡败;根据材料“北面全被西夏荡平”可得出这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强势。 (2)策略,根据材料“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进行持久防御战”“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另一方面选将练兵”等信息可知,范仲淹坚持持久防御战,营田固城、选将练兵;根据材料“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蕃部纷纷归附宋朝”可得出怀柔周边少数民族,对夏和议。评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仲淹复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后坚持持久防御战,同时采取怀柔周边少数民族政策,这有利于加强宋朝防御力量,减少战争伤亡,同时怀柔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利于维护宋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