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2课时导学稿__学生用.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7779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2课时导学稿__学生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第2课时导学稿__学生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2)授 课 时 间2019-9-28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 级八( )姓 名学 习目 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掌握古汉语当中的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3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寄语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资料链接】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

2、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一、自主先学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提示: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用原文回答)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用原文回答)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用原文回答)5、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用原文回答) 二、课堂探究1、桃园人见了渔人为什么“乃大惊”?2、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3、? 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有哪些疑问?四、检测巩固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 加点的“间”读作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是个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 _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_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_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