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575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后课时作业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Word文稿一、练基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每一个生命,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细胞中,都包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庄子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亚原子世界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学暗自相合,不得不令人 。探索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和研究精巧的细胞内原子运行规律是人类扩展认知的两个基本方向。人们一方面用空间天文卫星来观测大尺度时空维度中的奇观,另一方面也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来探索细胞内部微观世界各式各样复杂而又精巧的结构。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令人 。据

2、估计,一个普通的动物细胞内,各类蛋白质分子机器的总数超过十的十二到十三次方数量级,其他各类功能性的小分子更是 。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即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从物质代谢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无不是 ,其中的奥妙令人神往。(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啧喷称奇 叹为观止 不计其数 井井有条B交口称誉 叹为观止 不胜枚举 顺理成章C啧啧称奇 望洋兴叹 不胜枚举 井井有条D交口称誉 望洋兴叹 不计其数 顺

3、理成章答案 A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啧啧称奇”,表示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交口称誉”,异口同声地称赞。第一处,前面说“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学暗自相合”,一个“竟”字表示出乎意料,可见此处应是说前面的情形让人感觉奇妙,故应使用“啧啧称奇”。“叹为观止”意为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望洋兴叹”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第二处,文中说“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令人”,此处应是赞叹“细胞内部物质结构的丰富和协调机制的有序”,应使用“叹为观止”。“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

4、来,解析 形容为数极多。第三处是说“其他各类功能性的小分子”之多,没有办法计算,应使用“不计其数”。“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说话办事有条有理。“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第四处是说“从物质代谢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条理分明,应使用“井井有条”。故选 A 项。解析(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奇景瀚如星海,会令你慨叹它的壮阔B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一定会令你慨叹C你一定会慨叹这奇景如此壮阔,瀚如星海D你一定会慨叹如此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答案 C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语

5、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题中,前面说“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此处应是假设人化身其间,故排除 A、B 两项;C 项,句中用“这”指代上文的内容,使上下文紧密关联,而 D 项说“如此壮阔的奇景”,上下文联系不紧密,排除。故选 C 项。解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结构尽管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B虽然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C物质结构虽然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D尽管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答案 D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中,

6、“即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即便但”搭配不当,“即便”意思是“即使”,表假设关系,而“但”表转折关系;“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不合语境,且“精细的限制”也搭配不当,从文中来看,应是说受到“精细的调控”。A、C 两项,前半部分的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故第一个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A、B 两项,结尾的词语“控制”不如“调控”恰当;B 项,“虽然”不如“尽管”恰当。故选 D 项。解析 2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字。答:答案 高三语文

7、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答案 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等到行船后,作者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大不一样。B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作者认为,从峭拔秀丽上看,小孤山不能和它们相比。C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有几片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广阔无边的江水,望上去它好像浮在水面上,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奇景。D长江的西路水

8、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但长江从湖口分出的一支称为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水的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解析 B 项,应该是“从峭拔秀丽上看,它们不能和小孤山相比”。解析 答案 B答案 4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译文:(2)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译文:答案(1)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水位下降,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2)(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

9、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答案 解析 关键词:(1)迟,慢;潦缩,水位下降;得,能。“故得尽见”,省略句,“见”后省略“之”,代指“这里的一切美景”。(2)以,乘;南望,向南远望;空濛,迷茫;灭没,时隐时现。解析 二、练模拟5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节选自世说新语)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

10、/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答案 C答案 解析“与共在桓宣武府”表达完整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两项。“见使才皆尽”是“见(其)使才皆尽”之意,意思为“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排除 B 项,选 C 项。解析 参考译文郗超与谢玄不和睦。当时苻坚正想夺取晋王朝政权,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

11、淮河以南广大领土。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细的小事,也能处理得恰如其分,从这些事推断,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谢玄大功告成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同时又推崇他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埋没别人的才能。6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

12、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选自清代名人轶事高先生轶事,有删节)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

13、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答案 D答案 解析 解答本题运用排除法。由“以故”是固定句式,不能断开,可排除 A、B 两项;由最后一句“吾意决矣”推知第二句也应为“吾意决矣”,排除 C 项。故选 D 项。解析 参考译文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叹息着说:“你们可以给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祷告,把不得不这样(做)的意思告诉他。”众人把灵柩抬上船头,替高先生陈设祭品。高先生穿衣戴帽走出来,登上灵柩,坐在上

14、面,对众人说:“快把灵柩丢到海里。”众人都很吃惊,请高先生下来,高先生说:“我不下去了,将我跟灵柩一起投进海里吧。”众人大惊,争着上前拉高先生下来,高先生大声呵斥:“你们怎么敢这样!我打定主意了。我因为一副灵柩的缘故,连累你们众人,不把灵柩投进海里,对不起活着的人,不过我不与灵柩一起被投入海里,又用什么去面对死者?我打定主意了。”正在相持不下的时候,海上的风浪也平息了,高先生笑着说:“船航行平稳如常,你们为什么竟然这样啰嗦?”于是依然把灵柩抬下船舱。而大海从此风平浪静,众人安全抵达粤东。7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

15、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节选自明文海)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答案 B答案 解析 做此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语气词“也”排除 A 项与 D 项。句中有“偿”字,有“债”字,显然两者是动宾关

16、系,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C 项。故选 B 项。解析 参考译文我听说这些,开玩笑说:“你真是个乡村中的人啊,对乡村了解得这样真切。我也不用尽心尽力地另行构思文章了,就用你的话给这幅图画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行吗?”华生笑着说:“这就是所说的一根草茎(经您一写成文章)就变成了一丈六尺高的金塑之身了,有什么不可以呢?”当时天很冷,(我)就叫随从的人用嘴呵气融解冻了的毛笔,写下了这些话。8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张咏)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17、(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答案 A答案 解析 对照四个选项,关键是“时”和“咏”,“时”和前面连接,就解释为“的时候”,与后面相连,就理解为“当时”或“这时”,根据上下文,显然应该与后者相连,这样意思才顺畅,排除 B、C 两项;“咏”应指张咏

18、,根据上下文,百姓并不是被张咏胁迫,所以“咏”应该属于后一句的主语,故排除 D 项,选 A 项。解析 参考译文(张咏)出任益州知州,当时李顺作乱,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却停留不前进。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勉励他亲自出击,并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上官正因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大获全胜。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人被胁迫跟随叛军的,张咏下达公文向他们晓喻朝廷的恩德和信义,使他们各自回到乡里。9阅读下面文言文,为画线部分断句。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_国_将

19、_有_诸_侯_之_事_子_产_乃_问_四_国_之_为_于_子_羽_且_使_多_为_辞_令_与_裨_谌_乘_以_适_野_使_谋_可_否_而_告_冯_简_子_使_断_之_事_成_乃_授_子_太_叔_使_行_之_以_应_对_宾_客。是以鲜有败事。(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解析 这个断句,首先看动词“有”的宾语是“事”在此断开;然后抓住“问”的对象是“子羽”;然后联系上文知道,根据这些人的特点,就很容易断开了。解析 答案 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答案 参考译文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太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宗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能与否,并且还善长使用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计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每当郑国要有诸侯之间的外交事宜的时候,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并且让他多撰写一些外交辞令。之后便与裨谌驾车来到野外,让他看谋划计略是否可行。等到回去再告诉冯简子,让他来作出决断。如果觉得这件事可行,子产就会把任务分配给子太叔让他去施行计划,来应酬接待各诸侯派来的贵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