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桂林市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公元前631年,雅典贵族、古代奥运会冠军基伦试图利用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称王雅典。可是从乡村赶来的雅典平民反而帮助贵族把他们围困。雅典平民与贵族联合反对基伦暴动说明A. 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 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C. 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体制 D. 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
2、利及怠而贫者,举认为收孥(官奴婢)”。材料反映的变法措施是A. 连坐法统治人民 B. 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C. 建立县制 D. “废井田,开阡陌”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 土地国有现象普遍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4.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A. 均田制 B. 实行科举制 C. 整顿吏治 D.
3、汉化政策5. 某同学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 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增长的趋势 B.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C. 政府财政收入完全倚赖于非农业税 D.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6. 司马光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他的说法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
4、实问题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7. 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这主要体现了加尔文A. “先定论”思想 B. 对许多国家产生的影响C. 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8.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可以来管他”。它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基督教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教皇地位9.
5、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 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10.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 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 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11. 1876年一位
6、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A. 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 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 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 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12. 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 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 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 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 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7、13. 1897年,在时任广西按察使蔡希邠的大力支持下,康有为在桂林成立了圣学会,创办了广仁学堂和广仁报,桂林随之成为维新运动的活跃地区之一。这一事例说明了A. 维新派在桂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B. 桂林的维新运动影响到了全国C. 维新派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维新变法思想D. 康有为从桂林开始宣传维新变法14.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这一论断的典型战例是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15. 有一种
8、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他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凡尔赛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 国联由英法控制C. 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 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16. 下图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 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B. 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C. 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D. 一战对英国打击很小17. 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最原因是:A.
9、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C. 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 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18.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A. 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 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C. 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 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19.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
10、等于另一次慕尼黑”,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 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 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 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 同意苏联提出的加对日作战的条件20.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 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 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 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 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21.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
11、以战争目的”。该材料应该出自A. 国际和平年宣言 B.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C. 人类的危机 D. “斯德哥尔摩宣言”22. 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A. 30年代后期 B. 40年代中期C. 60年代中期 D. 70年代初期23. 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死亡约2万人478人受伤约8万人3754人A. 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 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C. 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
12、. 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24.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A.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B.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 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 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25. 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正确的是A. 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B. 两次工业革命都不是在和平的时期完成的C. 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
13、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 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与美国的竞争二、非选择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5分,第28题20分,共50分)26.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梭伦诗作里有这样的篇章: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为此,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 雅典政制(亚里士多德著)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斗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
14、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 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327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在改革中对雅典的贵族政治的态度。分析他在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的意义。(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
1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王安石变法对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采取的措施。(4分)(4)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2分)27.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人云:混战之局,纵横捭闺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睢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远交近攻”的典范莫过于秦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后泰国日渐强盛,它的战略目标是吞并六国、统一华夏。在力量对比上,秦强于六国中的每一个国家,而弱于六国的联合。“远交近攻”助秦国成功统一六国。日本也曾以“远交近攻”为国策:二战中,日本欲扩张领土,与远在欧洲的德意结盟,近攻中、朝、越、缅和南太平
16、洋国家甚至美国夏威夷。材料二 二战时,希特勒企图吞并欧洲、称霸世界,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但又担心欧洲诸国联合起来群起而攻之,于是,在他的一系列政治外交伪装中,巧妙运用了“远交近攻”战略。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交近攻”战略的内涵。分析日本的“远交近攻”失败的原因。(9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德国在欧洲运用“远交近攻”的具体做法。(6分)28.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知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日新月异,成就惊人
17、。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1941年夏,252名美国志愿航空队员由陈纳德率领来到中国,支援我国的抗日战争,因该队以飞虎为队徽,故称为“飞虎队”。1942年7月4日,美国志愿航空队改编为中国航空特遣队,1943年3月10日,该队正式扩编为第14航空队仍由陈纳德任司令。同年9月该航空队经过整编,将所属部队编为两个混合联队,其中第63混合联队辖第28歼击机大队和第308重型轰炸机人队,于1943年12月23日从昆明转至桂林机场驻防,担负防空和歼击日本海上运输船只的任务。指挥部设在飞虎队旧址对
18、面山洞,指挥所就设在这里(桂林临桂秧塘机场)。第14航空队在桂林驻防期间,英勇战斗,取得了惊人的战果,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华网广西频道2005年8月23日电材料三 在通盘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和盟军面临的形势后,麦克阿瑟在向总统杜鲁门的汇报中声称,“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为战犯逮捕”。因为基于长久以来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保留天皇有利于帮助盟国占领控制日本。根据麦克阿瑟的建议,并考虑到政治上的需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员以表决的形式作出了裁决: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类起诉,均不予受理。历史就这样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当东条英机等7
19、名日本甲级战犯接受绞刑之时,战争中日本的最高领袖裕仁天皇却安然无恙,这是历史的错误还是天意? 白虹二战全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改革后“体制”及“精神”方面的局限性。(6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飞虎队”来华的历史背景。分析对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要保留日本的天皇制的原因。并分析这对日本的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6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1)态度:限制(抑制)贵族的政治特权。意义: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5分)(2)措施:
20、商鞅变法废除(剥夺)贵族特权。积极影响:打破贵族对国家的世袭特权,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提升了新型地主(军功地主)的政治地位,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 (4分)(3)措施:实行免役法: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推行方田均税法:按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4分)(4)启示:改革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要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2分)27. (1)内涵: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是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3分)原因:中国作为抗日的主战场,进行了积极的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法西斯战争不得人心,遭到世界反
21、法西斯国家一致反对;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6分)(2)说明:德国利用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时机,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远交近攻政策的庇护下,占领或吞并欧洲小国后,进攻法国、英国,最后突袭苏联。(6分)28. (1)局限性:灌输忠君思想(或“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军国主义精神(或武与道精神)(6分)(2)背景:日本在亚洲的扩张加剧了其与美、英之间的矛盾;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4分)影响: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打击了日本法西斯势力;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4分)(3)原因: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也为方便盟军占领、控制日本。2分影响:日本天皇制的保留纵容了侵略者的战争罪行,伤害了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感情:对日本人民正确认识二战历史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提供了复活的土壤;(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