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 课标版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类型主要环节特点海上内循环A蒸发B 降水循环水量 最大,对全球 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使 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 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 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联系 海陆间的主要纽带。(4)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
2、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拓展运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1)沼泽地的形成(2)干旱地区内流河断流成因命题视角一 水循环的环节及地理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
3、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5海南单科,8,3分)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答案D 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2.(2015海南单科,9,3分)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答案B 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命题视角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4、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2016课标,7,4分)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答案B 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4.(2016课标,8,4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
5、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B.C.D.答案C 本题考查水循环。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正确。选择C项。5.(2016课标,9,4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D 本题考查水循环。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6、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考点二 河流水的补给 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 相互补给的关系。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雨水补给受气候影响,多以夏秋季节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水量变
7、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是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时间性连续性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和积雪、冰川储量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时间性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 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补给量较小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相互补给的示意图(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8、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方法技巧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 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
9、,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命题视角一 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 B.34月C.67月 D.1112月答案C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长江处于丰水期。夏季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丰水期。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答案B 甲水体和
10、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洞庭湖水。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答案D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
11、也增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命题视角二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6江苏单科,7,2分)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5.(2016江苏单科,8,2分)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答案 DB 本题组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难度较小。第4题,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下渗减少,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峰值大、径流量大;
12、第5题,第6年植被较第1年有所恢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下渗增多,水土流失减弱,河流含沙量小、流量峰值较小。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面两题。6.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地 B.地 C.地 D.地答案D 由图b知,甲水文站和乙水文站都受到洪水影响,说明此次局地暴雨应出现在两水文站上游河段。7.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C 乙水文站上游的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1)目前
13、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分布特点与表现考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特点具有明显的 地区不平衡性表现大洲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是 南美洲,大洋洲最少国家 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中国居世界第 六位(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不均衡。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 规模的大小。(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 效益。(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主要利用 河湖水。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大量开
14、发利用 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 海水淡化技术。3.合理利用水资源(1)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2)应对措施开源 节流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2)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大,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
15、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温馨提示 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命题视角一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5课标,7,4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
16、,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2.(2015课标,8,4分)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3.(2015课标,9,4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
17、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4.2014山东文综,36(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命题视角二 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2分)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
18、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解析 可从全流域统筹、水利设施、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结构以及立法等角度去分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易导致涝灾发生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封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影响城市、交通、工业等风暴潮灾害台风风暴潮710月(8月、9月最为集中);东南沿海台风(热带气旋)引起影响东部沿海地带的城市、工业、交通、海洋渔业等温带风暴潮春季和秋季;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温带气旋和冬季风引起考点四(拓展考点)我国主要的水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