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页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页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书画、戏曲艺术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明备考方向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
2、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纲要求:(1)科技成就(2)文学成就(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开篇微课堂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3、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从先秦到明清,各朝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戏曲作品,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胜枚举,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考源教学资源网
4、第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夯实基础 理清要点 抓基础主干知识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1四大发明发明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
5、史发明成就影响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数学、天文历法(1)数学10: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11。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和推广。九章算术算盘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天文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12的记录。13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创制浑
6、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哈雷彗星石氏星表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历法夏朝有了历法14,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郭守敬编订15,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夏小正授时历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农书和医学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轻巧识记古代中国的科技可归纳为“一、三、四”一个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
7、境。三个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四大阻碍因素: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教育文化的高度专制;腐朽的封建制度。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透彻理解 论从史出 活思维史论结合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史论要点要点1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政治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2)经济基础:封建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
8、府对科技的支持和重视。(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促进科技进步。(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2 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后给西方文明进程带来什么影响?提示:(1)造纸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火药传播到欧洲,
9、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器的进步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提示:先进性,遥遥领先;广泛性,各个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实用性,生产的需要推动科技发明,反过来又服务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经验性,科技著作大多是记载总结和观察记录;封闭性,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很难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4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及产生原因。提示:(1)
10、不同点基本内容:西方侧重对事物及其规律探索的理论科学,建立了学科体系;中国则侧重于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西方科学家注重观察和实验;中国则采取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明清时期影响中西科技发展的因素因素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失去科技发展的民主氛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工业革命使科技得到迅速发展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
11、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因素中国西方外交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力文化科举制和文化专制的推行,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史料品读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试一试1据史料二回答,儒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答:答案:人本身。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
12、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史料三分别从什么史观的角度评价四大发明的影响?试答:答案: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等。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试答:答案:战国时期。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请做:word部分:查效果高考调研题组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点二 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
13、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夯实基础 理清要点 抓基础主干知识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一、辉煌灿烂的文学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分为25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风、雅、颂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特点:四言为主,多26,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27的基础。重章叠句现实主义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8页必
14、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楚辞(1)特点:采用28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29。楚国离骚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汉赋(1)含义:以30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内容丰富,手法夸张,表现31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楚辞大一统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唐诗(1)繁荣原因32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33为
15、主。(2)主要成就开放与繁荣诗赋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5.宋词(1)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39不断增加。词更适应40。(2)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市民数量市井生活需要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6元曲(1)形成:散曲与41合称为元曲。(2)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3)代表:42、马致远等。元杂剧关汉卿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4页必修三
16、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7明清小说(1)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政治:43进入强化阶段。经济:工商业繁荣,44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思想:传统儒学思想不断遭到质疑和批判。基础:唐朝传奇和宋代话本的发展。专制中央集权资本主义萌芽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45。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3)代表作: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表现手法丰富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二、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汉字(1)
17、起源:六千多年前的“46”。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趋势:47。图画文字由繁到简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书法(1)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48。(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49。自觉阶段实用功能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特点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国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
18、鹤鱼石斧图。(2)成熟:57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58”。战国得意忘形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发展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戏曲(1)演变原始社会:原始歌舞。春秋战国: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朝:68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69流传甚广。元杂剧昆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京剧乾隆末年:70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形成“71”的局面,京剧出现
19、。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72”。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徽剧戏班徽汉合流同光十三绝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轻巧识记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可归纳为“一、二、三、七”一个趋势:逐渐平民化、通俗化。两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三种艺术形式:书法、绘画、京剧。七种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透彻理解 论从史出 活思维史论结合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
20、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史论要点要点1 李白与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有何不同?提示:李白诗歌想象丰富,韵调清新激越,风格雄奇豪迈,语言明快生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白居易诗歌采用现实主义写实手法,讽刺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贪婪。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2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是什么?提示: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到对仗工整,句式由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考
21、源教学资源网 第5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3 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吗?提示:不是。京剧是清乾隆、嘉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后,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新剧种。要点4 简述中国主要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总趋势。提示:(1)特点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稳定。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极高的审美价值。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较强的实用价值。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
22、清晰,又飞洒活泼。(2)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5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5 中国绘画主要类型及特点是什么?提示:类型特点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精粹文人画强调个性,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北宋后中国绘画的主要形式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6 据统计,唐代流传下来的有2 0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推动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国
23、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4)中唐以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提供了另一种社会基础。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7 词曲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的原因。提示:(1)物质基础:城市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社会环境: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3)主观需要:市民阶层扩大,
24、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词的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要点8 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主要形式,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3)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
25、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内在因素: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述及故事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5)客观因素: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6)主观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等。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史料品读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史料三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
26、版历史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史料四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6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试一试1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反映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试答:答案:通俗化、大众化。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呈现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答:答案: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明清时期,小说在农、工、商等各阶层之间广泛传播。
27、其原因是什么?试答:答案:小说的出现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中国画(文人画)追求的意境是什么?试答:答案:写意传神,“得意忘形”。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5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的字体是哪一种?试答:答案:草书。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请做:word部分:查效果高考调研题组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
28、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易错警示与方法点拨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名师警语1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是西欧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错误。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夸大其作用。欧洲社会的进步,其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部因素,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西方近代科技与中国传统科技的主要区别是一个发生在近代,一个发生在古代。错误。两者的主要区别不是时间上的差别。中国古代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
29、学,科学研究主要是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近代科技主要是理论研究,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8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说明其作用不大。错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79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4毕升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错误。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
30、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隋唐时期就开始西传到阿拉伯,而毕升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5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错误。甲骨文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最成熟的汉字。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0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6秦朝的官方文字是隶书。错误。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而不是隶书。7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文学风格相同。错误。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8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错误。宋词并非在宋代才出现。宋词是宋代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逐渐成为文
31、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但词作为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唐代。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1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巧读图表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2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2)图示内容: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为我们提供了北宋都市的商业、手工业、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北宋绘画艺术发展阶段、特点等。考
32、源教学资源网 第83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解题技法由命题意图确定选项讲解:(1)从“命题意图”开始解题应是较高境界,不可能题题如此,一般是难度较大的题,从此角度入手。(2)关于图片题就可以确定图的用途。有些图片在题中起到较大作用,有些图片纯属为了陪衬。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4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例证】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
33、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5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解析】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二是注重写实的宫廷画、民间风俗画等。B项中宋代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答案】B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6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练习】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D轻商思想淡化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87页必修三 第十四单元第26讲名师一号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新课标版历史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文学是社会的镜子,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世俗的现实生活,这种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观念和形式、内容的变化,世俗小说更加繁荣。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