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4 第一单元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唐慧 苍梧县第一高级中学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为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做了以下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 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中众多元素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物,是高中教材中仅有的详细讲述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并且此部分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能培养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本节课介绍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硫酸
2、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为后面的硫酸的制备及性质、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2.学情分析:(1)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3)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而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应该能够胜任本节
3、课教师所引导的实验探究活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如何防止污染。(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的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初步学会从实验推导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 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酸雨的形成过程及SO2的漂白性难点:通过探究实验,SO2的化学性质归纳酸雨的形成过程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以酸雨的形成为主线,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与实验、
4、多媒体有机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环保的受关注度之高足见环境受威胁的严重性,在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一种非常严重污染,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展示酸雨污染图片引导学生得出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的中心是实际生活”,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去选定某些典型真实的事例,设计出能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产生强烈刺激或构成挑战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提问】1、什么叫酸雨?2、酸雨有哪些危害?【学生活动】学生查阅课本回答【追问】1、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学生活动】学生查阅
5、课本回答【对比猜测】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CO2的性质和展示刚制备的SO2气体让他们猜测SO2应该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信息展示】我们来认识二氧化硫【学生活动】1、讲述:SO2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气体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的气味、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认识上的一种“智慧的火花”,猜测不是无根据的臆想,是从以前获得的知识中产生的一种“直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个性的发展。【设疑】SO2溶于水仅仅是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实验探究1】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性。演示:
6、 请一学生协助向一550ml装满SO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注入14ml水,塞上胶塞后震荡。取少量溶液至一小试管中让学生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现象:瓶子变扁了。SO2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弱酸,使石蕊变红。结论:二氧化硫能溶于水,生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补充设疑】刚才在打开瓶盖取出溶液时还闻到SO2的刺激性气味,按照1:40的比例SO2应该全溶在水中了,可为什么还能闻到它的味道呢?结论:SO2与水发生的是可逆反应: SO2+H2OH2SO3【交流讨论】通过对比CO2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学习方法,学生更
7、容易理解SO2最为酸性氧化物的特性。【设置疑问】新制SO2水溶液会有哪些特性呢? 【实验探究2】课本P88实验【分析小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测定SO2水溶液PH值PH为34溶液显酸性SO2水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与碱溶液反应SO2水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设置疑问】环保部门检测收集酸雨时,pH值在一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交流与讨论】【师生共同小结】环保部门检测收集酸雨时,pH值在一段时间会变小,碱性增强。 SO2溶于水后,H2SO3被氧气氧化 H2SO3 + O2 H2SO4催化氧生成三氧化硫表现还原性2SO2 + O2 2SO3SO3 + H2O H2SO4
8、这是工业制备硫酸的方法。【PPT演示及播放视频】酸雨的形成【提问】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学生回答】1.用新型的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2.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3.对释放出SO2废气进行处理回收利用(用碱液或氨水吸收)4.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间合作设计意图:巧妙的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通过实验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交流,观看酸雨形成的视频,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质疑探究】不法分子是如何进行食品“美白的”?【新闻链接】央视生活报道:银耳竟用硫磺熏 致癌物超标百倍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不少人把它看作是营养滋补佳品。然而不法生产者为了把银耳变白,用硫磺加以薰蒸,满足
9、了消费者银耳越白越好的错误心理。据悉,近日有关部门在上海、北京、福建市场几十种银耳商品进行检查,无一合格,残留二氧化硫严重超标。 二氧化硫已成为食品安全的头号元凶它被不法生产者用作腌制蔬菜中的防腐剂、米面食品中的美白剂、脱皮蔬果中的抗氧化剂、香蕉龙眼的催熟剂设计意图:“民以食为天”,而现实中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通过食品安全及加工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帮助学生在未来做一个负有责任心的公民;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损害生命健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逐步树立合理应用化
10、学物质的科学观。【探究试验】向一支盛有SO2溶液的试管滴入1-2滴品红溶液,然后振动试管,再加热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溶液恢复原来的红色【交流讨论】SO2漂白原理、实质、程度、范围【分析】Cl2将有机色素氧化而褪色,一旦氧化很难复原,其氧化性是不可逆的;而SO2是与某些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或久置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SO2的漂白性不稳定。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SO2溶解于水成亚硫酸,亚硫酸跟有色的有机物质直接结合而成无色化合物。品红的结构里有一个发色团,该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改变了发色团的结构。这种无色化合物
11、不稳定,遇热时,又分解为发色团。【资料支持】【小结】除此之外,我们还接触过哪些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其漂白原理相同么?【学生讨论】物理漂白:活性炭;化学漂白:Cl2、O3、Na2O2【拓展应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报纸、草帽、织物等,崭新的时候非常白净,但是过几年就会变黄,你预测可能是用哪种漂白剂?【学生回答】SO2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奇特的现象去激发学生思考SO2漂白与Cl2漂白的不同,发散比较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机理与活性炭、Na2O2等不同,不仅学会分类思考问题,寻求资料获得支持,而且明白分析现象要从其本质、原理去考虑,要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同时通过图片支持介绍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设置疑问】SO2
1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与SO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 【讨论交流】【观看视频】观看SO2通入溴水、KMnO4溶液褪色溶液的实验? 【讲述】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会有哪些用途? 【学生讨论】制造硫酸、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杀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课堂小结】SO2的物理性质;酸雨的形成、漂白性【练习1】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再通过品红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练习2】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将SO2
13、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KMnO4、Br2水中现象: KMnO4、Br2均褪色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性物质反应对应课本练习:P95 第3题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外练习与课本练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六、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实验探究、观察、对比等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同时也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从我们的生活出发向学生介绍了不法分子将SO2的漂白性用在熏蒸食品工艺上从而给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危害的实例,让学生在自发关注民生的同时,自然能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从生活环境中较好地轻松掌握了SO2的相关性质。七、板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及作用一、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的气味、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二、酸雨的形成:1、SO=与H2O的反应:SO2+H2OH2SO3H2SO3被氧化:H2SO3+O2= H2SO42、还原性:2SO2+O22SO3,SO3溶于水SO3 + H2O H2SO43、SO2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恢复原来的颜色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