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77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3讲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讲 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与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3)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4)新起点: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2.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

2、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四种经济政策(1)重商

3、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实行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调整了

4、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4.苏俄(联)对经济体制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此政策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3)斯大林体制 其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富农”,

5、而且消灭了全体小生产者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5.三大经济运行模式比较 模式内容 西方模式(英国)斯大林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

6、、重按比例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根源在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经济。但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相对落后的国家,这种做法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根源所在。(2)新经济政策意

7、味着苏俄(联)背弃了社会主义的目标。()提示: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新经济政策并没有背弃社会主义的目标。(3)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初曾发挥过进步作用。()提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实行初期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到了后期,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调整生产关系,斯大林模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主张遏制经济危机。()提示:“自由放任”政策并非不主张遏制经济危机,它力图利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能调整社会经济活

8、动,国家不干预经济。(2)自由放任政策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提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该理论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打破了亚当斯密设计的经济模式。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由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天然趋利性和盲目性,因而也产生了单纯市场主体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3)罗斯福新政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示: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

9、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不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4)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新”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含义一致。()提示:前者旨在利用市场和商品经济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挽救和发展资本主义。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经济计划”不同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提示: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是指导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带有指令性的特点。(2)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利无害,越多越好。()提示:福利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保障人民的生活要求,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但过多的社会福利会造成政府财政支出较大,容易使人丧失进取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不能说社会福利有利无害,越多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