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21公正司法一、选择题1我国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我国宪法和法律同时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等的干涉。宪法和法律对“一府两院”的关系作出这一规定的意义是(B)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司法的公正有利于摆脱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有利于削弱政府职能,突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有利于实现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A B C D解析:我国宪法和法律同时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等的干涉,该规定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2、保证司法的公正,同时人大对政府具有监督权,有利于实现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正确;不选,因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不能摆脱人大的监督;不选,该规定不是为了削弱政府职能。2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等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共产生入额法官11万名,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推行此项司法责任制改革说明(B)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责任制是重要保障“阳光司法”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力量源泉进一步拓宽司法公开广度和深度,让老百姓感受公平正义责任落实激发改革
3、内生动力,强化法官、检察官的责任感A B C D解析:推行此项司法责任制改革说明责任落实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强化法官、检察官的责任感,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责任制是重要保障,符合题意;强化法律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力量源泉,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3近日,天津东丽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储某某涉嫌妨碍公务一案召开审查逮捕案件公开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等十余人出席听证会,此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点评。针对审查逮捕案件进行捕前公开听证是对原书面审查办案模式的突破,这有利于(C)人大代表通过公开听证参与民主决策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推进司法改革发挥
4、舆论监督的作用,保证决策科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A B C D解析:此次听证会是司法机关接受社会监督的过程,属于民主决策,不符合题意;检察院的做法体现司法机关公正司法,逮捕前公开听证是对原书面审查办案模式突破,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司法改革,故符合题意。故选C。4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司法机关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务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对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司法公开(A)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 有利于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能提高司法质量,杜绝司法腐败A B C D解析:司法公
5、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提高司法公信力,故正确;司法公开体现的是对司法机关的外部监督,而不是内部监督机制,错误;中“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5“司法局喊你来当人民陪审员了!”2019年年底,某地不少市民收到了一条短信,告知已被随机抽选为人民陪审员的候选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实施后,该地第二次从常住人口中随机抽选候选人,以确保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从市民中抽选人民陪审员,满足了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诉求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让普通市民参加审判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公众直接接触、了解法律,推动法治
6、社会建设A B C D解析: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公众不同于人民,“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说法错误,不选;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可以实现对审判过程的有效监督,推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入选;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主要需要优化审判工作程序,跟普通市民参加审判活动无直接关系,不选;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可以促进公众直接接触、了解法律,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法律的普遍信仰,推进宪法和法律得到普遍遵守,从而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入选。故选D。6近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
7、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多次开展专题询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相关人员到会应询作答。人大常委会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是(C)行使最高立法权的积极探索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推进落实司法责任,促进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工作方式创新A B C D解析: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加强对司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有利于推进落实司法主体责任,促进司法公正,故正确;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故错误;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权力机关的常设
8、机关,中“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说法错误。故选C。7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上海市专门设立了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负责管辖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行政和资源诉讼案件。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旨在(C)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A B C D解析: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利于排除地方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公信力,符合题意,入选。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8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
9、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多地制定具体措施,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建立起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和“隔离带”。这样做(D)说明司法机关坚持司法独立原则,不受任何监督有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树立法治思维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有利于彻底根除腐败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A B C D解析:中“任何”一词运用不恰当;中“彻底根除腐败”表达不恰当。材料中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公正的约束有利于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和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正确。故选D。9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事业改革强力推进,走上“
10、快车道”。司法机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A)A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要求公安机关工作更透明,批捕程序更公正,打破以言代法的怪圈C树立了人民法院的权威,增强人民对法律的信仰,推进了依法治国D维护了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权,有利于其法律监督权、审判权的独立行使解析:B错误,公安机关不属于司法机关;C错误,司法机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强法院权威;D错误,人民检察院没有审判权。故选A。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司法改革,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我国的司法机关(D)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
11、检察权办理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为办案准则A B C D解析:错误,公安机关不是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错误,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但是,不以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为办案准则,而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故选D。11某地法院在改革审判组织结构、组建新型审判团队、突出法官办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法官办案的权力和责任,要求法官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健全对审判权力的监督机制等。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B)A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切实维护保障人民合法权益C努力提升司法制度的公信力 D全面
12、推进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解析:A、C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目的;D不合题意,法律体系的完善涉及的是立法问题。故选B。12近年来,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D)A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解析:A错误,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B错误,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人大不能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C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故选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
13、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0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司法区块链2.0版本全国首个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网络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全流程记录,全程透明不可篡改;司法与区块链的结合,使得法院可以通过法律治理机制设计,低成本高效率地处理少数的违约行为;改变了传统合约违法成本低、维权周期长的现状,降低诉讼成本,保障公民诉讼权益。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司法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现实意义。答案: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推动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降低司法审判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诉讼权益,增强公民维权意识,带动全社会
14、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司法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现实意义。回答时可以从公民角度、社会角度以及司法机关角度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顾某某等人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判决撤销原判对顾某某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以及挪用资金罪的量刑部分,对顾某某犯挪用资金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撤销原判对原审被告人张某某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维持原判以挪用资金罪对张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的定罪量刑部
15、分;撤销原判对原审被告人姜某某等六人的定罪量刑,均宣告无罪。该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人为最高人民法院勇于纠错叫好,但也有人认为原审判决和再审判决反差巨大有损司法公信力。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予以评析。答案:该案前后判决结果不同,看似有损司法的权威,但有错必纠、有错必改有助于维护司法公信力。该案改判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有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让人们深刻理解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解析:本题以最高人民法院勇于纠错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