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574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对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学钢琴、解奥数?还是鼓励孩子参加选秀博一夜成名?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看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教育的本质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获得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成功”。 家庭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记者:什么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孙云晓:在我看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公共教育,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学校教育由国家培养的教师执行,有统一的教材,体现国家的意志与方针;而家庭教育是由父母主导的个性化教育,是千差万别的。虽然国家对家庭教育也有指导,但都是比较宏观

2、的、软性的倡导。 记者:家庭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孙云晓:学校教育侧重知识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爱”。 记者:家庭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孙云晓:对,就是那么简单。一个家庭本就由爱而生,孩子本来就是父母爱的结晶。人类社会要生存下去,就需要爱的传承。爱是教育的最大秘密。 记者:如何理解这个“爱”? 孙云晓:有两个层次: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爱,由爱自己、爱他人,推及到爱社会,不能把自爱变成自私。 爱的最大误区,就在于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 记者: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爱。 孙

3、云晓:爱的最大误区,就在于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 卢梭有一个观点,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我赞同这个观点。假如你让孩子过得像个君王,那就不正常了。人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常常会说“这个我来”,这就说明他(她)有独立的需要。如果你不能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还是一味地溺爱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权利。 记者:对孩子的爱要有节制。 孙云晓:对。我一直认为,一个家庭不论多么富有,都不该对孩子过度满足。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节制能力,要敢于向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 这一点在儿童24岁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她)开始在头脑中建立规

4、则意识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举动,任凭孩子怎么哭闹,做父母的都要果断拒绝。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原来这么做是不可以的。 记者:很多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要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孙云晓:他们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是幸福的。其实不然。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不一定是快乐的孩子,因为快乐来得太容易了,他(她)觉得理所应当。 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那些能够经得起诱惑的孩子,往往比无法自制的孩子更有忍耐力、更加独立、更有作为。一个被溺爱的孩子,是难以抵御诱惑、克制欲望的,而现实生活是充满诱惑与欲望的。 知识教育的提前介入,可能造成智力的偏瘫 记者:但是,现在的父母似乎更关心对孩子应试能力

5、、才艺技能的训练。 孙云晓:我们的研究发现,80%以上的中小学生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把道德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只会变成没有情感的分数机器。 记者:作为父母,总希望孩子多学一点,多会一点,比别人强一点。 孙云晓:在如今这样的激烈竞争下,我也很能理解父母的期望和无奈。但是,提升竞争力不能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 现在,小学教育中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我碰到过很多父母跟我说,自己家的孩子智力超常,是“神童”。即使孩子智力并不超常,他们也按照超常的方式送孩子去训练,深信“神童是可以培养的

6、”。 有研究表明,天才儿童的比例一般是1%3%,这就是说,神童是后天无法培训出来的。孩子在学前阶段,其认知水平决定了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游戏和运动。过早让孩子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全没有必要。一方面孩子学得特别吃力;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其实等到一定的年龄,这些东西孩子很容易就能够学会。如果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我们的调查就发现,在厌学的孩子当中,学前儿童占30%以上。所以,知识教育的提前介入,可能造成智力的偏瘫。 记者:急功近利的父母,往往成为童年恐慌的制造者。 孙云晓:这源自一种错误的逻辑。这种逻辑认为,孩子的童年快乐了,成年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因此,为了今后的幸福,只好让小

7、孩子童年受点苦。 记者: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孙云晓:很多父母都认同这样的逻辑。事实上,这句俗语需要正确解读。人生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一个幸福的人,童年一定是充满爱的。而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那些问题成人大多可以追根溯源,找到童年时受到的身心扭曲。大量事实表明,学业的成功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才是一个人幸福的决定因素。 爱的教育不能简单化、形式化 记者: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一些学校组织孩子们给父母下跪、洗脚,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您对此怎么看? 孙云晓:我能够理解活动组织者的良好愿望,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 孝敬父母是应

8、该的,但“跪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奴性文化,代表一种有伤人格的不平等关系。我曾经呼吁社会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家长”的含义是什么?一家之长,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心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让孩子给父母下跪,意味着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而孩子必须对父母俯首帖耳,这样的导向是有问题的。 记者:正确的导向应该是什么? 孙云晓:我们应当提倡孩子“孝敬”父母,而不是一味地“孝顺”父母。对父母、长辈,孩子理应尊重、敬重,但不该完全顺从。孩子既要尊重父母,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与父母有分歧时可以保留意见,这是现代人的权利。给父母下跪,可能会给孩子

9、造成见到权威就要屈服的错觉,从而扭曲孩子的人格。 记者:组织孩子给母亲洗脚,这种做法又有哪些不妥? 孙云晓:孩子当然可以给父母洗脚,可是洗脚就是孝敬父母吗?什么是“孝”?子夏问孝于孔子,孔子就说了两个字:“色难。”孔子的理解是,对父母保持一种愉悦的脸色和态度是最难的。 想让孩子孝敬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关心父母的需求,观察父母需要什么帮助。父母累了,可以给父母洗脚;碰到别的情况,则要以别的方式让父母感到愉快。 记者:学校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注意什么? 孙云晓:不能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爱”确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不能理解太大太抽象的事情,教孩子学会爱,就让他(她)一切从爱母亲、爱父亲出发,懂得观察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爱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