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1976、10-2004总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诫设新局面的形成1、文革后为什么会出现徘徊局面?2、分析前进的原因和表现。3、粉碎“四人帮”后,思想届为什么要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历史意义?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大决定?简要评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二、教学目的:了解本节知识要点,掌握初步分析问题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
2、程一、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年10月-1978年12月)1、 徘徊的原因和表现“徘徊”是指这一时期的工作没有重大突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原因和表现:十年动乱积累下很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主要由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继续坚持“左”的错误,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发生改变,特别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2、 前进的原因和表现“前进”是指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仍然有所进步原因: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大力整顿表现: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导练第160页 科教上 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它的实质是坚持“文化大
3、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目的:从根本上纠正极“左”路线,冲破力量禁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性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作用:使人们从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场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黄冈第116页)拓展: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导练第162页)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黄冈第117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
4、础6、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收官僚资本;工矿企业民主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怎样逐步形成的?8、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区别?9、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要求列举要点农业经济全面振兴 工业迅速发展 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内容思想上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组织上全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2、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标志(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两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功绩(工作重心转移,拨乱反正,开始改革开放)拓展:中共四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导练第163页)三、经济体制改革1、 概念经济体制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经济
6、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改革原来的经济体制,才能使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的生产力,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3、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黄冈第117页)(1) 背景(2)方式(3)作用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四、对外开放的含义对外开放是指在
7、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那么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拉开序幕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第二步,开放经济特区1980年正式确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第三步,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开放区
8、。第五步,开放内地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A.背景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 B.基础不同。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C.当今的开放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例题:中国曾经历过两次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请回答:(1) 指出两次“封闭”和两次“开放”发生的时间和原因各是什么?(2) 你认为判断两次“开放”的本质区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