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人口的迁移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了解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资料说明某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会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如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而外出打工属于人口流动。2国际人口迁移(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类的迁移活动
2、主要集中在旧大陆。(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其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3国内人口迁移(1)不同时期的表现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
3、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2)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并且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成为人口迁入区。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战争和移民戍边等。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外出求学等。4生态环境因素: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主。5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等。一、判断题1人口迁移就是人口流动。()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均为人口迁入区。()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方向均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
4、达地区迁移。()4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也是所有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是有利的,但对迁出地是不利的。()答案:1.2.3.4.5.二、选择题6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 km 以上答案:C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的是()A非洲B大洋洲C北美 D拉丁美洲答案:D8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答案:C9
5、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 B资源C政策 D战争答案:D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合作探究】读当今世界主要移民路线图(见教材P11图121)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向欧洲的移民路线图(见教材P12图122),探究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区有哪些?主要迁入地区有哪些?(2)图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提示:(1)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主要迁入地: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2)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经济欠发达国家流向经济发达国家。【核心归纳】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
6、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其主要有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概念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区别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政策、政治迫害、经济差别等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举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闯关东”“下南洋”,定居海外获取“绿卡”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潮”2.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1)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迁入地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新大
7、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2)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具体分析如下: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迁移人口类型高素质人才外国廉价劳动力战争难民、政治难民迁移的原因寻求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
8、害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贫穷)国家流向发达(富裕)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3.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可能导致社会治安问题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在
9、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迁出地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着人口迁移,就业机会会不断增加。如学龄儿童迁移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中小学师资力量。【跟踪训练】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除亚洲外)人口迁移模式图(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读图
10、,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北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或地区的名称。(3)简述D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解析:(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口主要从欧洲移向美洲及大洋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所以,北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区。(2)A: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人口迁入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人口迁出区,符合的是拉丁美洲;B: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人口迁入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是人口迁入区,符合的是大洋洲;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人口迁出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是人口迁出区,符合的是非洲;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人口迁出区,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人口迁入区,符合的是欧洲。(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和劳动力不足。答案:(1)(2)A拉丁美洲,B大洋洲,C非洲,D欧洲。(3)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合作探究】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见教材P13图125),探究下列问题。(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我国大量人口从内陆迁往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什么?提示:(1)该图形象地反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箭头方向指人口的迁入地(或称移民的新定居地),箭尾方向为迁出地(或称移民的原居住地)。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导致人口迁出的因素(
12、称为推力因素)在于原居住地的不良条件,如自然灾害、低工资、失业等,而吸引人口迁入新定居地的因素(称为拉力因素),包括高工资、好学校、好的医疗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此外,影响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因素还有费用、亲友、距离、性别、年龄、种族、语言、教育、技能等。(2)东南沿海地区工资高,就业机会多;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收入低。【核心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因素影响举例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差异主要因素,人们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而迁移普遍社会经济发展普遍 城市化推进
13、普遍大型建设项目三峡移民区域规模开发我国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重要因素乌干达亚洲裔居民迁往英国战争巴勒斯坦战争难民国家组织移民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因素宗教迫害重要因素,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迁移的主要因素印巴分治,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民族、种族歧视美国黑人贫民区求学、家庭、婚姻男婚女嫁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历史上曾经是主要因素美国老年人迁往南部“阳光地带”环境资源差异逐水草、淡水、土地而居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引起迁移自然灾害灾害引起的异地求生其他因素投靠亲友重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少小离家,叶落归根性别、年龄迁
14、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普遍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较多
15、(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跟踪训练】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过度迁移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
16、(1)(3)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BC D(2)2015年,巴勒斯坦地区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 BC D(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BC D解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民工,而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使大量的科技人员到西部创业;2015年,巴勒斯坦地区的战乱导致该地区居民大量外迁;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环境质量较差,老年人为追求优美的环境而多迁往光照充足、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的西部和南部地带。答案:(1)C(2)D(3)A材料一下表示意联合国人
17、口类型划分标准。人口类型少儿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年轻型40%及以上4%及以下成年型30%40%4%7%老年型30%及以下7%及以上材料二下图示意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含预测)。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中除去中国。材料三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3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表。排名国家移民人口数(百万人)移民人口占世界总移民人口比重(%)移民人口占本国总人口比重(%)1美国45.7919.814.32俄罗斯11.054.87.75阿联酋7.833.483.76英国7.823.412.4(1)人口增长和人口增
18、长模式。(2)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3)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1)说明中国老龄化的特点。(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3)说出阿联酋国际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不断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爱老,家庭养老。(3)主要特点:国际移民总量不大;移民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比重大。原因:石油开采、金融业、旅游业和会展业等的发展,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外来务工者;本国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宽松的移民政策。 对点练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20
19、17年春运从1月24日开始至3月3日结束,共计40天,全国旅客发送量达到29.1亿人次。据此回答13题。12017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2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3我国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客流量过大 出行时间分散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 出行时间集中A B C D解析:第1题,春运期间旅客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且不变更户籍,故属于人口流动。第2题,春节前旅客主要由城市流向农村,回家过年;春节后由农村流向城市,外出务工。第3题,春节前后,
20、客流量过大且集中,是我国春运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答案:1.D2.A3.C 对点练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读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完成45题。4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中心城区迁出人口 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来京务工人员 外国留学生ABC D5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解析:第4题,从题干可知,该地并非高校集中的区域,因而外国留学生较少。第5题,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迁入。
21、答案:4.C5.A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工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为迁出国,发达国家为迁入国。故A
22、正确。第2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人均收入低,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就业率高。移民外迁主要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故C正确。答案:1.A2.C读重庆市人口迁入情况统计图,完成34题。3关于重庆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以市内迁入人口为主外省迁入人口中以周边省份居多迁入人口量最多的是湖南省从沿海省份迁入的人口多为务工人员A BC D4人口迁入对重庆市的影响有()促进第一、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当地居民就业压力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社会保障压力A BC D解析:第3题,重庆市市内迁入人口占了迁入总人口的74%,同时从外省迁入人口中,邻近的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份迁入较多。第4题,迁入重庆市的人口中
23、,主要以青壮年为主,进城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社会保障压力,比如住房、交通、医疗卫生,占用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就业压力。答案:3.A4.C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读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回答57题。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第一位人口流出地第二位人口流出地第三位人口流出地第四位人口流出地第五位人口流出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的流
24、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6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 B海南C山东 D广西7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 B经济因素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解析:第5题,四川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不相邻;四川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另外,广东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第6题,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
25、安徽、江苏等省区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第7题,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答案:5.B6.C7.B8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人口比重都在下降。材料三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三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解析:(1)“孩子上学”属文化背景因素,“我们村挺富的,我想转回去当农民”属经济因素
26、。(2)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人口的流动方向,结合材料三可判断出人口流动的特点。(3)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答案:(1)文化背景、经济因素。(2)人口流动特点: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人口流动方向:由中、西、东北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3)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
27、2题。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解析:第1题,从图中读不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中T2时期人口迁入率增加,因迁入的以青年人为主,因此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正确;T1时期人口迁出率大于迁入率,人口总量不断减少;T2时期人口迁入
28、率与迁出率差值加大,人口机械增长加快。第2题,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就业压力不断减小;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受人口迁移率影响;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数量减少,制约经济的发展,C正确;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促进经济发展。答案:1.B2.C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34题。319902010年,下列地区中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A BC D4人口数量变化给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交通压力增大 B就业压力增大C促进资源开发 D劳动力数量减少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为正数,大约为14万人,而总增长
29、人数为负数,大约为负19万人。由此可推算地迁出人数大约为33万人,同理可估算地迁出人数,对比分析,地区净迁出人数最多。第4题,四个地区都是人口净迁出区,劳动力数量减少。答案:3.A4.D图1和图2分别为某年因务工经商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迁移率统计图和该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图。读图,完成57 题。5图1反映出()A男性迁移率一直高于女性迁移率B不同年龄段女性迁移率变化幅度大于男性迁移率C男女性迁移率在2530岁均处于上升时期D女性迁移率较男性迁移率提前达到峰值6图2反映出()A跨省男性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B跨省女性较省内流动女性的商业服务业就业比率高C省内流动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就业比率较高D农林牧渔水
30、利业的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就业率7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和就业特征揭示()A男性迁移率变化受婚育、家庭等文化因素影响B女性迁移率变化中就业、收入是决定性因素C城乡就业岗位的不同,影响男性、女性迁移类型和数量的变化D绝大多数行业女性省内就业率低于省外就业率解析:第5题,从图1中发现,20岁以下,男女性迁移率相同;女性迁移率的变化幅度约为15个百分点,男性迁移率的变化幅度约为20个百分点,女性小于男性;2530岁,女性迁移率在下降;女性迁移率在24岁左右达到峰值,而男性在26岁左右达到峰值,女性早于男性。第6题,从图2中发现,跨省男性主要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省内流动女性在商业服务业就业率高于跨省女性
31、;省内流动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就业比率较高;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就业率女性高于男性。第7题,从迁移率的峰值及变化趋势看,影响男性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收入及年龄等;而女性迁移率的变化受婚育、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城乡就业岗位的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特点;女性倾向省内就业。答案:5.D6.C7.C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2、?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和云南,两省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解析:(1)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环境、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空间分布特点可从图中获知。(2)新疆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商品棉的采摘,主要集中在810月。(3)影响山西和云南人口流入的因素应分别从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边境贸易等方面进行分析。(4)主要从西藏生态环境和人口数量少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赡养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的种植和边境贸易等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