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
2、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易混易错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重点精讲新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变化?(1)第一次(建国初至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3)第三次(中共十四大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深化探究材料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思考(1)为什么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2)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邓小平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答案(1)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中共十四大明确
4、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关系。(3)坚持以改革开放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方针:1993年11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内容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推进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名师指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共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指明了方向。2.完善中共十五大(1)召开:1997年9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3)意义:十五大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归类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
6、划经济的区别(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不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重点精讲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其基本标志。(2)宏观调控: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积极作用。(3)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深化探究材料一第一组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第二组今日商品任意挑选思考(1)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从第一组图片到第二组图片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答案(1)第一组图片反映
7、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以市场配置资源。(2)措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思想。材料二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思考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
8、主经济、平等的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2)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和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官员意志配置资源。(3)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还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1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
9、公司时,风趣地提问:“这台机器姓社还是姓资?”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东西B指出了姓“资”姓“社”的标准是看它为谁服务C使用机器生产就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认为这台机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答案B解析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故姓“资”姓“社”的标准是看它为谁服务。2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答案A解析注意时间“90年代初”,南
10、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都发生在1992年,A项符合题意。B项在21世纪初,D项在2001年,均排除;C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3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4 947家,从业人员4 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 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已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工业企业的整体结构变化,所以排除A、D两项;B项的说法错误,排除。公有制经济、工商业个体经济
11、和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试点企业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4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一粮票图二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答案C解析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股票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吸收资金和缓和矛盾的手段,故选C项。5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12、”。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应排除B项;A项指的是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开始,D项是2001年,排除A项和D项;故选C项。 基础达标1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济危机使
13、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整个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C项也可排除;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目前还未建立,故表述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答案D解析依据时间即可排除A、B、C三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1984年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得到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选D项。3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D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15、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词“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题中材料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A、B、C三项的叙述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期,故D项错误。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中共十五大召开答案B解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B项为正确选项。5由15家媒体征集的“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
16、“白猫黑猫论”“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和“雄起”。第个流行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法宝,它是()A南方谈话 B市场经济C入世 D中国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改革开放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转变就在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实事求是地根据中国国情,并结合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能力提升6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
17、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答案C解析从关键词“1993年”“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等,可判断经济管理上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主导、宏观调控,故选C项。7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92年”,并联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而B、C、D三项在改革开放后就已经出现。8“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药你苦”、“煤超疯
18、”等这些在网络上热议的词汇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困惑,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经济体制中的法制建设坚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产品的市场供给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C D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要加强法制建设,同时以经济手段为主,即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相结合,通过增加供给解决供需矛盾,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都正确。9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图一中共八大会场图二1958年的宣传画图三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图四中共十五大会场根据图片请回答:(1)(图一)
19、中共八大召开于何时?这次大会探讨了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意义?(2)(图二)这是什么运动的写照?这一运动造成了什么影响?(3)(图三)该图说明农村改革后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4)(图四)十五大召开于何时?这次会议探讨了哪些新问题?答案(1)1956年。这次会议探讨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问题。意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2)“大跃进”运动。影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4)1997年。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或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