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552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4单元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和教训。1.结合“一五”计划成果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的基本布局;按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时期归纳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时空观念)2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唯物史观)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历史解释)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2)1953年,过

2、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3)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3开始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4成就(1)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概念阐释过渡时期的内涵过渡时期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一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知识点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过程(

3、1)农业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国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2)手工业1953年,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逐步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

4、路。轻巧识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知识点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内容基本形势: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已基本建立。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2“左”倾错误发展(1)表现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2)标志:高指标、瞎指挥

5、、浮夸风和“共产风”。(3)后果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国民经济的调整(1)背景: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2)内容:1960年冬,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作用: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易错易混“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不同(1)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2)“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反映了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高速

6、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三大改造前后的变化史料一解读结合图片中的“农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判断。思考(1)两幅图片各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提示】农业合作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史料二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由于这是一个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因此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六十年国事纪要解读对比分析史料二中处的关键信息。思考(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比在经济领域有哪些改变?【提示】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管

7、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三大改造前后的变化方面改造完成之前改造完成之后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存在大量私有制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人在生产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关系社会各阶层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管理体制市场调节与计划管理相结合国家实行单一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史料一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刘少奇的政

8、治报告,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解读史料一中处信息分别从任务的提出、报告的内容、三大改造的胜利进行了阐述。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认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提示】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方法:发展生产

9、力。史料二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解读根据处信息中“超过英国”“只需两到三年”“主要是钢”进行分析。思考(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事件:开展“大跃进”运动。运动:大炼钢铁运动。影响: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生态环境恶化,且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史料三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工业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1966年2 534亿元17.3%558.7亿元24.4%1967年2 104.5亿元10%419.4亿元25%1968

10、年2 015.3亿元4.2%361.3亿元13.9%解读从史料三中处数据的增减变化分析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思考(3)史料三体现了国民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发展趋势:工农业总产值及国家财政收入都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与失误1成功的探索(1)1956年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论断,是在正确分析国情的情况下的一次正确的成功探索。(2)在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到1962年底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探索中的失误(1

11、)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2)1958年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1957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重大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1原因(1)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2)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和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3)没有正确处理

12、“左”倾、右倾错误的关系。(4)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经验与教训(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课堂小结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一五”计划的

13、实施,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2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也基本建立起来。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A根据题干列举的工业建设成就,可断定为“一五”计划时期,故选A项。21953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改造的主要特征是()A合作化 B人民公社

14、化C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生产责任制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成立合作社,故选A项;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之后实行的政策,故B项错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故D项错误。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提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A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31956年”“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由此判断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故选

15、A项。4下图是1953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导致B点谷值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发展B“文化大革命”的影响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A图片中的B点介于“19581963年”,国内生产总值处于最低谷,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发展,故选A项。5“一五”计划就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而言,实质上属于()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D发展科学教育与独立的统一B“一五”计划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故选B项;“一五”计划没有涉及上层建筑的变革,故A

16、项错误;“一五”计划也未涉及法制建设,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和发展科学教育、取得民族独立无关,故D项错误。6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图中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一五”计划实施 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工业化基本实现A“一五”计划实施于1953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故选A项;“大跃进”运动开展是在1958年,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于1958年“大跃进”运动之后,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只是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故D项错误。7阅读

17、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五”期间,苏联总共援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50项(原计划为156项)建设项目据原苏联资料统计,到1956年底,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人数超过了3 000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一五”计划与苏联的援助材料二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主要贡献。(2)为了“后来者居上”,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一和材料

18、二给我们哪些重要启迪?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逐层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运动”,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论从史出。答案:(1)主要贡献:援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50项工业建设项目;传授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做出了贡献,初步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2)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3)启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取得适当的外援;要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