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长江正源1各拉丹冬简介3长江正源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的10个省、自治区、直
2、辖市,全程6300公里,落差5400米,流域面积1803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巨川。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 长江古称“江”,汉魏,六朝后史称大江或长江,关于长江的源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古书尚书-禹贡中有“岷山导江”,“江源于岷”的记载,把嘉陵江、岷江当作长江源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公元641年溯金沙江而上,考察了川、滇等地,认为金沙江是长江正源;清代,康熙在编辑皇舆全览图过程中,派专人对长江上游山系实地勘查,地图中绘出了通天河等河流,但长江正源是哪条河流,仍无法探明,只得用“江源如帚,分布甚阔”描述。一些外国探险家曾探查长江源头,但一无所获。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江
3、源头实地考察,发现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北麓各拉丹冬冰峰下,正源沱沱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源头。 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1米。在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20公里的区域内,有3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峰,冰雪覆盖面积达790平方公里,发育有130多条现代冰川。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这里是万里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沱沱河源头叫纳钦曲,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一股溪流,水面宽3米,深0.2米左右,由南向北在谷地中流淌,经30多公里后与切苏美曲汇合,始称沱沱河。北流切穿祖尔肯乌拉山,形成长数公里的峡谷,河岸陡峭如壁,高出数十米。至葫芦湖东南,
4、接纳江塔曲后折向东流。沱沱河流经沱沱河沿时,河床宽阔,流速平缓,多散流、漫流、叉流,河心滩面积广,属宽谷游荡型河流,最大水深约3米,宽2060米,向东流至囊极巴陇与长江南源当曲汇合,始称通天河,汇口处海拔4470米。至此,沱沱河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各拉丹冬简介地理各拉丹东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千米,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千米,宽1.6千米,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在第三世纪时期,这里是古地中海的边缘,后来地面开始强烈上升,到第四纪晚期(约1.5万年前)终于形成了如今的格局。气候各拉丹冬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仅200毫米,但在5000米以上高处存在着强大的局部环流,使降水量高出山下几百毫米,常常雪、雹、霰铺天覆地,极利于冰川发育。 这里年平均气候为-5,其中6-8月最高,达20,最低在一月,气温-18,海拔 5000米以上常年低温,最冷时低达-3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