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结合资料分析,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及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内容。(综合思维)2分析相关资料,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人地协调观)1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有何特点?2为什么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3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观对国家安全有何影响?4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是什么?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采集渔猎时代(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与
2、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2)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3)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大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物排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4)现代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3、。2生态文明的含义: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我国的做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拓展延伸人地关系是人文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动态关系的简称。人类和自然环境在人文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大要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人类活动反过来影响自然,甚至局部改造自然。微思考洞庭湖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何种变化?提示:围湖造田反映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而退田还湖是人地伙伴论思想的具体体现。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反映
4、了人类不能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了能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生态文明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2资源与环境安全观(1)强调: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2)两大要求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3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1)根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2)主要途径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5、,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特别提醒人类只要科学审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谨慎而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从而保障资源安全与环境安全。视野拓展 绿色GDP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推行绿色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总值中扣除。其目的是弥补传统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
6、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都不尽相同。()(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3)选择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生活方式。()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约为3.6米、重约25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记载了阿兹特克人的历法。石头被雕刻成一轮发光的太阳,太阳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问题1(综合思维)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
7、拜太阳神?提示:古印加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问题2(综合思维)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提示:人地关系基本协调。问题3(地理实践力)现代文明发展中,人类又把开发利用的目光聚焦到太阳上,主要是指什么?提示:主要是指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历史时期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现代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不断发展,有了很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开始迅速增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迅猛增长后速度下降人地关系思想崇拜、依赖
8、环境(依附自然)改造自然(半依附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人地关系特征群体采集、狩猎;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在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环境问题对自然的破坏较
9、小且发生在局地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使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全球范围内如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一定治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示意图法理解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12题。阶段阶段1阶段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雾霾频发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森林被破坏ABCD2阶段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A崇拜自然B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D人地和谐1D2B第1题,阶段是农业社会,人类经济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森林被破坏和水
10、土流失等是该阶段主要的环境问题;雾霾频发、全球变暖主要是阶段工业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第2题,阶段是工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2020年9月9日,在无锡举办的涉渔工程生态影响评价报告会发布消息, 禁捕一年后,长江刀鱼密度增加 1 倍。为保护长江生态,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称,从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即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这意味着长江刀鱼进入全面生产性禁捕时代。下面是漫画“小鱼的哀求”。问题1(人地协调观)判断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禁止捕捞长江刀鱼?提示:长江刀鱼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问题2(综合思维)如果不禁捕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
11、原则?提示:持续性原则。问题3(地理实践力)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出现小鱼的哀求这种局面?提示:保护环境,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2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的措施 3绿色生产方式 方式 内容 绿色农业 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绿色工业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置 绿色服务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服务过程清洁化流通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运输结构 4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要从内容、基本思路、基本原则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解,具体表解如下:项目
12、内容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容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可持续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基本思路鼓励经济增长(经济持续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持续发展)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5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项目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
13、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要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下图为以沼气为纽带的西藏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3西藏发展此种清洁生产模式的有利条件是()农牧区沼气原料充足地形复杂多样年平均气温较低太阳能、地热能丰富ABCD4此模式有利于()延长沼气产业链,促进当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逐步实现能源替代,促进高原植被的恢复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推进绿洲农业进一步发展生产绿色食品ABCD3D4D第3题,青藏高原的显著特点是高寒,年平均气温较低,不利于沼气的生成,但太
14、阳能和地热能丰富,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为沼气池保温;西藏农牧区沼气原料充足,也为该地区发展此种清洁生产模式创造了条件。第4题,发展沼气主要是为了保障农牧民生活能源供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利用沼肥可减少化肥的使用,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1人地关系思想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演变,从盲目崇拜自然到利用、改造自然,发展到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我们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2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3保障资源
15、、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的主要途径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题组1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 300米以下地带B1 3001 9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米地带220002008
16、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1A2B第1题,从题干分析,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土地面积百分比/人口百分比,观察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发现,在海拔1 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人口百分比上升或土地面积百分比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1 3001 900米之间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故A项正确。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
17、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排除C、D项;根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土地面积百分比/人口百分比可知,受该地地形影响,不适合大量开垦耕地,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以B项正确。题组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完成34题。3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公平性B持续性C共同性D效益最大化4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
18、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3B4D第3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减轻了社会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属于持续性原则,B正确;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A、C项错误;效益最大化原则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D项错误。故选B。第4题,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A、B、C正确。该产业链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无法实现污染零排放,此说法太绝对,D不正确。故选D。教材P96活动提示:1与主动屋相比,被动屋有用于热量存储的石板地板与墙面;在房屋结构的连接点上减少热能损失,增加大面积高性能玻璃获取太阳能;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设计降低能耗等。2略(举例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