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321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届高考新课改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跟踪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造成了尖端以下部位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B.拜尔认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C.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称其为生长素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人们第一次是从胚芽鞘尖端提取出来的2.如图为鲍森詹森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项数是( )实验结果证明,苗尖有某种化学物质能促进幼苗弯曲实验结果证明,明胶和云母对生长素的透过性不同出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现象需要在左侧给予单侧光照射本实验若无单侧光照

2、射,不能验证某种“影响”的存在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增设对照实验用明胶块隔离开的幼苗发生向光弯曲生长,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测,弯曲程度大的一面的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A.7B.6C.5D.43.将同种且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体横置,植物体在失重和有重力的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并不相同。在失重的环境中,植物体横向生长,在有重力的环境中植物体的根和茎分别朝向重力方向和背向重力方向生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失重环境中,植物体的a侧与b侧、c侧与d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B.有重力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情况为a侧b侧、c侧d侧C.有重力环境中,茎的弯曲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

3、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特点D.该事实可以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4.为探究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科研工作者利用玉米胚芽鞘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可反映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B.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向琼脂块的扩散C.单侧光能在有光的一面诱导生长素在光下发生分解D.单侧光可以引起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5.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弯向

4、光源生长B.若图1中茎的背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m,则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0pmC.图2曲线上HC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D.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一段时间后,若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mqc6.向光性是植物对光照变化的一种有效适应.下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侧生长快,是由于IAA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所致B.乙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对照组燕麦胚芽

5、鞘两侧的IAA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7.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8.为探究不同浓度 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 的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4 mg L-1、0.7 mg L-1、1 mgL-1、1.3 mgL

6、-1、1.6 mg L -1 的 2,4-D 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 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浓度为0.4 mg L-1 的2,4-D溶液促进芽的 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2,4 -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2,4-D溶液浓度是1 mg L-1D.2,4-D溶液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芽的生长9.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V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

7、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C.水杨酸对YTA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更敏感10.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11.研究人员以某植物的野生型幼苗(能正常产生脱落酸)和突变型幼苗(不能合成脱落酸)为材料进行实验,测

8、量植物茎和根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对该植物根和茎的生长都起抑制作用B.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脱落酸对该植物根和茎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C.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脱落酸对该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在缺水条件下D.在缺水条件下,该植物野生型幼苗移植4050h后的茎长度维持在10mm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B.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C.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对植物

9、激素的合成和分解具有调节作用13.目前,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尚无定论。最能被接受的是Khan和Waters提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A.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B.第3和6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K和ABA都是无关变量C.据第5、6、7、8组可知,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若GA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D.综合8组实验结果,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

10、用,CK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14.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植株;图四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 生长,原因是 (填字母)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根 生长,原因是 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 。玉米幼苗的茎 生长,原因是 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 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 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往 处运输,由此可以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

11、输方式为 。(4)图四中BC段的含义是 。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向 移动。(5)图一至图四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15.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 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_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_(需要/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

12、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_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A/B/C),运输的方向是_。(3)嫁接株中_(含有/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_的协助。(4)研究者将 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_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 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传递到尖端以下的伸长区,造成了尖端以下部位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正确。拜尔认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引

13、起的,B正确。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种化学物质,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C正确。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D错误。2.答案:C解析: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苗尖有某种化学物质能促进幼苗弯曲,错误;实验结果证明,明胶和云母对苗尖产生的刺激透过性不同,错误;出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现象需要在左侧给予单侧光照射,正确;本实验若无单侧光照射,可以通过幼苗是否生长验证某种“影响”的存在,错误;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增设对照实验,正确;本实验无感光部

14、位的变量,不能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错误;根据实验现象,无法推测两侧弯曲程度不同的原因,错误。3.答案:C解析:失重环境中,植物体内的生长素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a侧与b侧、c侧与d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A正确;有重力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向重力方向横向运输,导致a侧b侧、c侧d侧,B正确;有重力环境中,根的弯曲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特点,C错误;有重力和失重条件下的对照实验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D正确。4.答案:C解析: A.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可反映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弯曲角度越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越多,故A正确;B.通过左上、右上两幅图比较可知,单侧

15、光不影响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向琼脂块的扩散,故B正确;C.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向背光的一面横向运输,不能在有光的一面诱导生长素在光下发生分解,故C错误;D.通过左下、右下两图比较可知,单侧光可以引起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故D正确。5.答案:D解析:A. 图1所示植物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对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而单侧光仍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引起茎向着光源方向生长,A正确;B. 若此时茎的背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为m,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少,其浓度范围应该大于0小于m,即0pm,B正确;C. 曲线上HC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

16、渐减弱,C正确;D. 若把图1的装置放回地球上,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果大于远地侧,故若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2m,D错误。故选:D。6.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向光性相关的知识。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稍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勒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稍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问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

17、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A项,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甲侧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促进生长的速度快,故A项正确;B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侧表示向光侧,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因此乙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故B项正确;C项,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基本上都不生长,故C项正确;D项,对照组的燕麦胚芽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时,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7.答案:C解析:A、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浓

18、度高促进作用增强,因此如果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被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是大于f且小于2f,A正确;B、除草剂的原理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杂草生长,应该是大于h,B正确;C、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大于近地侧所致,因此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g,C错误;D、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因此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D正确故选:C8.答案:B解析: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可知,与0浓度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

19、的芽均比对照组的长,说明其他各组的2,4-D 溶液均能促进芽的生长,且1 mg L-1的2,4-D溶液促进芽生 长的作用最显著;与0浓度处理的对照组相比,0.4 mg L-1的2.4-D溶液处理长出的根较长,说明0.4 mg L -1的2,4-D溶液能促进根的生长,其他各组的2,4-D溶液处理长出的根的长度均比对照组短,说明其他各组的2,4-D溶液均能抑制根的生长,A错误,B正确;1 mg L-1的2,4-D溶液能抑制根的生长, 促进芽的生长,但由于分组较少,不能确定该浓度是否为培养无 根豆芽的最适浓度,C错误;实验中没有体现2,4-D溶液促进芽生长的机理,D错误。9.答案:D解析: 10.答

20、案:D解析:A、据图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A正确;B、甲是脱落酸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是赤霉素促进果实生长,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正确;C、乙是赤霉素促进果实生长,丙是生长素,故乙丙之间可以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D、甲是脱落酸不能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故选:D11.答案:B解析:在缺水条件下,该植物野生型幼苗比突变型幼苗的茎长度增加量小,而根长度增加量大,因此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该植物茎的生长,促进该植物根的生长,A错误;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该植物野生型幼苗比突变型幼苗的茎长度增加量和根长度增加量都大,因此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脱落酸对该植物根和茎

21、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B正确;在水分适宜条件下,野生型幼苗和突变型幼苗之间的根长度增加量差别不大,而在缺水条件下,野生型幼苗和突变型幼苗之间的根长度增加量差别较大,说明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对该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在水分适宜条件下,C错误;据题图分析可知,在缺水条件下,该植物野生型幼苗移植4050h后的茎长度增加量维持在约10mm,D错误。12.答案:C解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属于植物生长抑制剂,A正确;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如生长素与脱落酸都可以作用于植物的叶片与果实,

22、但生长素可促进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脱落酸则促进叶片与果实的脱落,B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不同,C错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分解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D正确。13.答案:D解析:A、据图示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 B、据图示实验结果可知,第3和6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K和ABA都是本组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 C、据第5、6、7、8组可知,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若GA不存

23、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C正确; D、根据3、4组对比来看,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由1、2、4组与5、6、7、8组对比来看,GA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D错误。 故选:D。14.答案:(1)弯向光源;N(2)向地;根2;慢;背地;茎2;快(3)顶芽1;顶芽1;侧芽1、2;主动运输(4)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左(5)图二、三、四解析:(1)燕麦胚芽鞘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2)玉米幼苗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原因是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地一侧浓度较低,同时根对生长素的浓度很敏感,表现出生长素

24、作用的两重性;玉米幼苗的茎背地生长,原因是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地一侧浓度较低,同时茎对生长素的浓度不敏感,都表现为促进作用,所以背地生长。(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顶芽1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顶芽1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往侧芽1、侧芽2处运输,由此可以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4)图四中BC段的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由于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的关系时,B点应向左移动。(5)图一至图四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图是图二、三、四。15.答案:(1)(A、B枝条的)顶芽; 需要; (2)抑制;

25、C; 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3)含有; SL; (4)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解析:(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A、B枝条的)顶芽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细胞提供能量。(2)据乙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3)嫁接株是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组合体,含有IAA,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生长素会使植物体出现顶端优势,但是该植物体不能合成SL,可能这说明生长索必需通过SL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4)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由于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因此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