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260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十二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2013江苏地理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京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

2、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主要体现在_。(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苏中地区_苏北地区_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解析:掌握区域差异和区位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读图可知,江苏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众所周知,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第(2)题,

3、苏南城镇化水平最高,其特点应表现出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特点,从速度快慢、水平高低、起步早晚上分别描述。第(3)题,区位就是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苏锡常都市圈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上海,受到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是其他都市圈所不具备的优势。第(4)题,与“数量”对应的是“质量”,怎样提高质量?材料中隐含着答案,就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第(5)题,根据三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区位特征作出选择,如中部靠近长江三角洲,应提高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

4、动苏北地区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关注地区差异,探究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如下图(2011年江苏地理),新疆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于江苏,而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新疆,说明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另外,在产业结构示意图中,三角坐标图也是一种常用的呈现方式,也是高考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它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条三边的平行线,标明三个坐标代

5、表的变量,要求考生读取一些重要的人文要素(如产业构成、就业构成、人口年龄)数据,根据数据提取信息,分析比较。对于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1)找增大的方向: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中的箭头、。(2)画平行的斜线:过图中标出的点(如上图),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与第二产业平行的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不一致。(3)读坐标的数值: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上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第一产业为28%,第二产业为45%;第三产业27%。产业结构示意图

6、的判读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和饼状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对于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可以概括如下:1结合图例,看产业比重的变化(1)看增加还是减少阅读图例,分清三大产业,读出数据,观察不同年份其比重的变化及变化的数值。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

7、比重更高。(2)看变化的速度结合图示的数据变化,观察其变化的速度大小2抓主导产业,分析其内部的变化根据数值的判断,可以找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即产业比重最大的产业类型。主导产业内部并不是完全不变的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二产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3关注地区差异,探究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如下图:新疆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于江苏,而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新疆,说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读工业化阶段表及2008年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图,回

8、答12题。工业化阶段表工业化阶段人均GDP(美元)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初期20%2 0004 00090%长江流域3 3509.71%90.29%1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A湖南、安徽、重庆B四川、云南、江西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2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上海、浙江、江苏人均GDP已经过8 00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已超过90%,对照表格,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2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区

9、、市)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比重较低,而西部这些省(区、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答案:1.C2.D一、单项选择题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B201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地区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11年2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进城务工人员需求量减少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10、)A城市化发展迅速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D耕地锐减解析:第1题,由图知,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地区。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2004年少,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多于2004年;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小;20012005年东西两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第2题,由图知,2004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使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上升,该地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答案:1.C2.B(2014湖州期末)网络城市

11、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读图,回答34题。3图二中显示的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4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析:第3题,根据图二所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特大

12、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第4题,根据“网络城市”理论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该地区应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答案:3.B4.B(2014重庆高三模拟)成渝经济区的实质是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中心,以重庆城市群、成都都市圈、成内渝经济带、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城市群等多个城市群落为主体的超大城市群。2011年新年伊始,四川、重庆两地政府工作报告都聚焦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2011年将进入实质运作。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重

13、庆制造业基础雄厚该经济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该经济区可建成为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A BC D6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但该经济区的建成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有()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成渝两市之间快速交通通道的建成川南城市群的发育形成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A BC D解析:第5题,成渝经济区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

14、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该经济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灾害多发;根据当地条件对该地区的定位(所述内容)完全正确。第6题,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必然跨越现有的行政区域范围,因此,成渝经济区的构建显然不能离开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成渝两市在经济上的融合、互补程度,直接取决于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以及从而形成的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流速和密集程度;川南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成渝两市的中间地带,川南城市群发育成型后,将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相互作用;成渝经济区可以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但这不是

15、其发育的前提条件。答案:5.D6.C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三大都市圈投资、出口、消费占GDP比重表(单位:%)都市圈19871996年19972006年投资额/GDP出口额/GDP消费额/GDP投资额/GDP出口额/GDP消费额/GDP长三角都市圈33.0032.3335.3736.7041.2432.63珠三角都市圈30.1092.9436.0829.8895.3533.50京津冀都市圈36.7414.1137.7839.9915.9635.00材料二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年来

16、,该地的种植结构发生转变。(见表)1978年、2013年广东顺德基地作物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亩)年份蚕桑甘蔗花卉水果蔬菜象草其他19787.3415.960.690.111.1204.1520131.9516.014.201.501.191.342.15(1)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简述其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3)结合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蚕茧产量减少对广东的生丝和丝织业出口创汇产生的影响及相应对策。解析:第(1)题,三大都市圈都位于沿海,优势明显。第(2)题,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可从交通、劳动力、市场、外资等角度分析。第(3)题,从表中可分析出其蚕桑种植的变化,应对的策略从开拓新的基地着手。答案:(1)濒临海洋,是我国通向世界的门户。(2)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市场经济发达。(3)影响:蚕茧产量减少,导致广东的生丝和丝织业出口创汇减少。对策:一方面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增加本省其他地方生丝产量,开辟新的蚕桑基地,发展成为生丝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