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 城市 抓主干 研考点 链时事 提能力 专题四 人口与城市 考什么高频考点 考情扫描 考向前瞻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2011广东文综T32011江苏地理T16 1.以区域城市规划图、城市发展模式图、城市各功能区空间分布示意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及其影响因素、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一考点出现的频率将会加大。2.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原理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规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关注城市房价变化与居住区的布局、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及缓解措施。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011山东文综T782011福建文综T56 城镇形成发展条
2、件及城镇体系 2011北京文综T36(5)学什么怎么学1区别城市的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 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2区别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应特别注意人口的迁移状况。3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数 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引起城市居住地环境的变化。4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需把握以下几点:(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2)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区分化 的主要原因。(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4)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这些政府行 为上。5分析、评价城市
3、的发展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 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方面进行考虑。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分析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持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如粮食、副食品)、劳动力条件、城市用地等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位于人口
4、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比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例1 (2011北京高考节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名师精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是结合图例明确相关城镇在图中的分布位置。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影响干旱地区城镇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大;等级低,服务范围小。答案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易错提醒 本题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四种:(1)问题指向不清。把“原因”答成“
5、分布”,未能答出“水源”条件,而是答成沿河流、绿洲分布。(2)信息获取能力差。未能排除“油田”干扰信息,而误答“石油开发”条件。(3)受思维定势影响,应变能力差。考生多习惯用城镇图例大小判断城镇等级,未能根据图中“绿洲”大小推测城镇等级,导致无从下手。(4)表述混乱。把三个城镇等级依次大小比较答成“喀什”服务范围大于和田和民丰服务范围。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具体如下 所示: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2)交通通
6、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 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 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例2(2011福建高考)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
7、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2)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布局。名师精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图例在图中的分布位置并准确判断这种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第(1)题,由图可知,该国的公共住房主要沿快速交通线分布,而不是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国的公共住房主要沿快速交通线分布,说明布局时考虑了基础设施;此外,该国的公共住房避开了地价较高的中心城区,位于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说明布局时也考虑了城市的功能分区。答案
8、 (1)D(2)A 易错提醒 本题主要因为不能准确判断公共住房在图中的分布位置,及与周边事物的相互关系而出错。特别是第(1)题,从图中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上,很多同学误选C项。1.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发展阶段 特点 问题 发展新趋势 国家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发展阶段 特点 问题 发展新趋势 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
9、区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3(2011浙江高考)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90 83 66 32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名师精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英国城市化起步早,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泰
10、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水平最低;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农业比重小,城市化水平较日本高。答案 C 易错提醒 本题主要因为没掌握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误认为日本城市化水平高于沙特阿拉伯而出错。材料1: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 575 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 137 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 237 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材料2: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
11、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材料3:下图为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统计图。材料4: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时间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差()5.2 6.0 5.4 6.0 5.5 命题视角 2011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城市环境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以上述材料为背景,可以考查如下内容:1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3城市化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1、2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
12、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2)据材料3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3)据材料4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49.68%上升至2030年的65%,据此判断应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特点,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3)题,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因热力环流受到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拓展,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影响: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3)原因与方向: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点击下图 进入 提 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