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1955年中国政府建议美国就双边问题进行大使级谈判,中国释放了数名被押的美国人,并愿意批转15名要求到中国大陆采访的美国记者的签证。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打破了两极对峙的格局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同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2、1953年12月31日, 周恩来在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 “那就是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_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其中横线处应填()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平等互惠A.B.C.D.3、1951年11月,年轻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巫
2、宁坤回国进入在北京的燕京大学担任西方文化教授,在学校尘封的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基本英美文学理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 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B. 新中国政府举办大学的艰难起步C. 西方文化仍是新中国高校主课程D. 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4、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5、19461948年间在中
3、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 )A.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6、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7、1984
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8、“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一边倒”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原则 D .另起炉灶9、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
5、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类型部分代表国家“和平中立”国家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首次步入了世界外交舞台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10、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11、1950年
6、,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D.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主要原因不包括( )A.有相似的政治奋斗目标B.社会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相似 C.面临相同的国际政治境遇D.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的重任13、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用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政策是怎样的破产的?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
7、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
8、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新中国试图改善同美国的外交关系,在坚持“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同时,以国家利益为重,独立自主地制定外交政策,故C正确。当时中国并未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当时世界上处于两极对峙的局面,排除B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发生在1972年,排除D项。故选:C。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
9、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因此,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只提到芝加哥大学博士巫宁坤的个案,不能说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排除A;材料主旨并非举办大学的艰难,排除B;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高校主课程不可能再体现殖民地色彩,排除C;新中国成立,中苏关系良好,由材料“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基本英美文学理
10、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可见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故选D。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国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而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这一时期,中国在毛泽东主席“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形成建国后第二次建交高潮,外交形式的变化也推动了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的变化,故选B。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全方位外交”出现在新时期,排除C;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排除D。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95
11、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注意把握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逐渐中断。因此选择B。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的时间是1955年,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是指中印两国承认意识形态的差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
12、则办事,这会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故B项正确;新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在1950年,两国的社会制度相同,与题干材料“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
13、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B根据材料中“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可知,材料中表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意义。所以答案选B;“一边倒”指的是到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中的“一切国家”不符,排除A;不结盟原则指的是不加入任何一个大国集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另起炉灶指的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
14、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B.1954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排除B项;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根据表格反映的是亚非国家参加的一次会议来看,这次会议应当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答案为C项。D选项是万隆会议没有涉及的内容,排除。故选:C。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
15、,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C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是因为法国属于北约组织,迎合美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需要,D正确;A不符合20世纪60年代事实;B中意识形态分歧不符合事实;C是20世纪70年代。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团结与合作外交政策的原因。第三世界国家中有很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社会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未必相似,答案选B项。 13答案及解析:答案: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正值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
16、策,对新中国顽固地坚持敌对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与亚洲的和平与安全;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过程: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中国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底,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双方在正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新中国还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国际影响进一步
17、扩大;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之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世界格局的掌握,当时正处于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和一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下,我国根据外部环境,制定了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建交,同时还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和平的关系。并且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狂潮。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8、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 3.周恩来于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求同存异”方针4.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方针具体灵活地贯彻了此原则解析:1.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抓住“印度”“和平共处”等关键词,不难发现“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中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可知,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相处问题。3.由材料三中的“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可知这一方针是“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4.本问实际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关系。 -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