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5成都模拟)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目前人口数量还没达到环境容纳量;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能完全适合人口的增长的情况,人口的增长情况还受到社会因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固然可以缓解因人口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却不能完全解决,例如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不可
2、能因科技的进步而得到解决的。答案:D2生活污水流入水域生态系统,会造成富营养化现象。所以生活污水在排放之前需要经过处理,下列处理污水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杀菌剂杀死腐生性细菌和腐生性真菌,利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B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需要物理沉降除去个体比较大的污染物C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需要微生物净化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D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可以利用相应的植物来吸收除掉重金属 解析: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外界影响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两个过程完成。物理沉降是利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去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个体比较大的污染物,微生物净化是利用污水中
3、的多种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处理,利用特殊植物来吸收掉重金属,达到净化的目的。答案:A3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D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人口快速增长有关答案:B4(2015河北省唐山一中期末考试)某同学做了如下的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可验证生
4、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ABC D解析:图中甲藻类等生物少,乙的藻类等生物较多,丙的藻类等生物最多。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正确;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正确;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矿质元素增加都可以使水体富营养化,错误;可得到的结论,答案是A。答案:A5(2015山西省康杰中学等四校联考)在水库的上游
5、,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B. 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 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D. 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A正确;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废弃
6、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而种植了大量的芦苇,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能循环,所以能量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的输入,C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正确。答案:C6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
7、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C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解析: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先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在高浓度废水中失水过多死亡,A正确。适当减缓废水的流速,延长废水与微生物、水生植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和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的吸收,降低污染物含量,B正确。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流入的废水中的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有机物含量较高,需氧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故溶解
8、氧含量比后部的低,C错误。挺水植物能适当遮光,不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藻类的数量,D正确。答案:C7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格外引人注目,该设计的目的不包括()A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徙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导致地理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保护藏羚羊等物种的多样性D防止出生率下降,维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解析:从形成地理隔离到新物种的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该设计目的是保持原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设通道有利于种群的基因交流,从而提高其
9、适应性,保持数量的稳定性。答案:C8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解析: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因此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
10、用都能释放CO2。答案:A9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A B C D解析:土地沙漠化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以及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破坏植被等。防治土地沙漠化就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
11、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土地沙漠化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答案:D10(2015江西省师大附中、鹰潭一中联考)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B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C由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D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2、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图中甲乙丙之和小于丁,说明该生态系统的CO2的消耗量大于释放量,该生态系统正处于发展阶段,可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上升,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只能以含碳有机物的形成单向传递,不能双向传递。答案:D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13、可加强对生物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措施,C正确;食品安全不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生态问题,D错误。答案:C12(2015江苏淮安调研)最近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解析:随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减弱,C正确;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
14、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_,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_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_。(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昆虫种类害虫害虫天敌金纹细蛾幼虫体内有姬小蜂卵的百分率(%)蚜虫(头/枝)雌成螨(头/叶)小花蝽(头/枝)瓢虫(头/枝)食蚜盲蝽(头/枝)生态果园39.30.340.470.290.334060对照果园79.12. 580.150.260.0236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果园
15、中的瓢虫和蚜虫、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分别是_和_。(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提高了_的种群密度,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解析:从图示看出,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沼气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生产者。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无机物用于生长发育,这样就使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分级利用。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果园中的瓢虫和蚜虫是捕食关系,金纹细蛾幼虫体内有姬小蜂卵,二者是寄生关系,对比生态果园与对照果园中的害虫天敌的数量和害虫的数量,得出生
16、态果园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害虫数量减少了,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答案:(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 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无机物(无机盐)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样方法捕食寄生(3)害虫天敌14(2015湖南十二校模拟)太湖水体近年富营养化加重,发臭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业和居民用水。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
17、_。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多了_。(3)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浮游植物暴发后大量死亡时,使水体发臭。从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导致水体发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自_。(4)为了加快治理,还可以放养鲢鱼等植食性鱼类构建生物修复系统。该生态系统中蓝藻与芦苇存在_关系。藻类与植食性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5)若经过一段时间,由于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通过_调节形式,使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则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演替。太湖的污染与治理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
18、的生产者有芦苇、绿藻、黑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它们在垂直方向呈现分层现象,这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后三者统称为生物群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外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当氮、磷等无机盐污染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会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当有机污染发生后,分解者分解大量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最终通过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恶臭。(4)蓝藻和芦苇有着共同的生活资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植食性鱼类捕食藻类植物,二者表现为捕食关系。(5)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调节机制称为负
19、反馈调节。该水体中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答案:(1)芦苇、绿藻、黑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垂直(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3)自动净化能力分解者分解有机物(4)竞争捕食(5)负反馈次生方向和速度15(2015山东德州二模)为净化富含N、P的生活污水,某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几个串联的氧化塘, 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厌氧塘浮渣层的作用是_。厌氧塘_(能/不能)构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理由是_。(2)在兼性塘中,微生物通过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污水中的N、P等元素可被藻类吸收利用,P元素在细胞内参与形成的物质有_(答出两种)。(
20、3)好氧塘通常水体较浅,有机物的降解速度_。好氧塘中需控制浮游藻类的数量,主要原因是_。(4)管理员在好氧塘内种植了一些芦苇、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还养殖有鱼、蚌、螺、鸭等动物,芦苇、水浮莲与浮游藻类的关系是 _。定期收获以上动植物产品有利于深度净化水质,原因是:_。解析:(1)厌氧塘需要无氧环境,浮渣层就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由于缺乏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产者,所以厌氧塘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2)兼性塘中微生物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能进行无氧呼吸;P参与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有磷脂、核酸(DNA、RNA)、ATP等。(3)好氧塘中微生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分解的较快且彻底,因此要保证有氧环境;但是如果浮游藻类较多,就会发生与水体富营养化相似的现象,使水体缺氧,影响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4)植物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竞争关系,定期收获动植物产品,可将该生态系统中的N、P元素输出,真正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答案:(1)隔绝空气/创造无氧环境不能缺少生产者(2)有氧和无氧磷脂/核酸/ATP(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3)加快浮游藻类死亡后导致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4)竞争动植物体内固定了水中大量N、P元素,输出产品可将水体中的N、P元素输出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