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1.下图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园,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右侧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依据所学判断,师生二人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是()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宽阔的学科领域答案A解析柏拉图更强调超越感性的纯粹理念是世界的本体,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经验,因此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分歧主要在于理念世界是否是真实的世界,故选A项。2.据记载,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
2、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这主要说明()A.专制集权是古代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B.亚里士多德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C.亚历山大是最重视科技的古代帝王D.亚里士多德的卓越与亚历山大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材料“为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提供的研究费用”“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表明,亚历山大为亚里士多德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卓越与亚历山大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亚里士多德所生活的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时期,故A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与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3.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酒之神,所以早期戏
3、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C.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答案C解析在古希腊观看戏剧的人主要是民众,且题干中未涉及对观看服务对象的转移的叙述,故A项错误;题干中虽涉及公元前5世纪,戏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并没有具体数据可说明这类戏剧占据了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戏剧越来越多地重视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古希腊的早期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的祭祀,其实际上是起源于
4、古希腊盛产葡萄的社会经济生活,“开始”一词表述有误,故D项错误。4.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有如下规定:“死者的丧衣限于3件乐手以10名为限”“废除在各种丧宴上(豪)饮、奢侈地奠酒、太大的花环和用香炉焚香的做法”及“死者不得有金饰随葬”等。这些规定旨在()A.适应帝国扩张的需要B.限制氏族贵族的特权C.维护平民的经济利益D.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废除在各种丧宴上(豪)饮、奢侈地奠酒、太大的花环和用香炉焚香的做法”可知,这体现的是十二铜表法对贵族的限制,故选B项;该法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前后,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排除A项;规定中没有体现对平民利益的维护,排除C项;这些规定不能消除
5、社会的贫富差距,排除D项。5.成书于2世纪的罗马史中,作者经常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因此)“遭到可耻的失败”等诸如此类的语句做标题。这反映了作者()A.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B.维护城邦独立的愿望C.尊重契约规则的意识D.客观记述历史的史德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的“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因此)遭到可耻的失败”,可看出作者强调要有尊重契约规则的意识,否则就要遭到失败,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改革贵族政治、维护城邦独立的信息,故A、B两项错误;单纯从题干中无法看出罗马史作者的记载是否是客观记述,故D项错误。6.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
6、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A.世俗王权凌驾于宗教神权之上B.教会是西欧最大土地所有者C.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欧洲逐渐形成二元政治格局答案D解析图中的“教皇为皇帝加冕”,一定程度上可证明教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教皇和教会在西欧占有土地的总量比例,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教皇与皇帝的关系,不是封建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文字及图片均体现了教权和王权的关系,故可说明当时欧洲正在逐渐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故D项正确。7.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
7、地盘完全摧毁”。此书创作目的根源于()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学的变革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以及火枪火炮在军事上的使用,骑士阶层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受其影响,自15世纪开始,骑士文学开始变得愈发庸俗化,需要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下进行文学变革,故B项正确。A项只是现象,未揭示真正根源,C、D两项分别从思想和政治方面来阐释,也不是根源,故三项均可排除。8.欧洲中世
8、纪时,城市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描述中符合其特征的是()A.描写上帝、圣母、圣徒和苦修等B.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C.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D.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属于教会文学的特征;B项属于史诗与谣曲的特征,C项属于骑士文学的特征,D项属于市民文学的特征,因为在欧洲中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封建主和教会僧侣往往是阻碍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势力,往往是市民斗争的对象,故D项正确。9.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对人类而言,未来是相对于现在,对永恒的神而言,他只有现在,他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并不是说他决定
9、了我们的未来,而是他视我们的未来如他的现在。”他的观点体现出()A.理性与信仰的结合B.悲观消极的世界观C.对神的意志的否定D.对上帝权威的蔑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他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并不是说他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而是他视我们的未来如他的现在”可知,阿奎那认为人要有信仰,但是同时又强调了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是理性和信仰的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悲观消极的世界观,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否定神的意志,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蔑视上帝的权威,故D项错误。10.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拜占庭帝国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这主要是因为()A.各族崇尚罗马帝国的武力B.与教会争夺罗马城的
10、需要C.万民法促进各族身份认同D.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促进了各族人民对罗马帝国的身份认同,故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拜占庭帝国才会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故C项正确。武力的影响范围始终有限,不如法律的影响久远,且当时罗马帝国的武力早已不如当年,故A项错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与教会的关系是密切合作的,而非相互夺权,故B项错误;以“罗马”真身自居,确实存在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的目的,但这并非主要原因,毕竟内心的身份认同是利用名号的前提,故D项非最佳选项,排除。11.“人们深
11、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为荣,作家们以典型的古希腊语写作,当西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却继续维持一个有教养、博学的社会。”该文叙述的是()A.英吉利B.阿拉伯C.拜占庭D.俄罗斯答案C解析从材料“人们深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为荣,作家们以典型的古希腊语写作,当西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却继续维持一个有教养、博学的社会”涉及的时间、传承古希腊文明、有教养、博学的社会可知,其描述的是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征,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均可排除。12.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著作。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
12、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A.超越罗马发展水平B.实现了公平与正义C.利于推动社会和谐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中所介绍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开篇内容可知,该法学著作强调的是正义、诚实、公平公正等社会准则,这些内容正是社会和谐的要素,故选C项;罗马法追求正义公平的愿望,不能说明正义、诚实、公平公正等社会准则超越了古罗马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正义、诚实、公平公正等社会准则是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所强调的,不能推断出其实现了公平与正义,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对道德的态度,只是论及了该法学著作所强调的社会准则,排除D项。13.拉夫连季耶夫
13、编年史是俄国编年史中最古老的抄本,于1377年编写。它和伊帕季耶夫编年史详尽地记载了12世纪时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文献记载的内容朴实生动,富有戏剧性。通过这两部文献,可以判断()A.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B.莫斯科公国统一国家建立C.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D.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洲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可知,这两部历史文献记载的是12世纪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故A项正确。莫斯科公国兴起于13世纪,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在16世纪,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洲是在16世纪以后,故B、C、D三项错误。14.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
14、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于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C.拜占庭与俄罗斯有相同的历史传统D.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建筑、造型艺术、国徽等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拜占庭融合和创新文明,对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俄罗斯文明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
15、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材料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
16、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拜占庭文明的历史地位。参考答案(1)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2)影响: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存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中的“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
17、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可得出融汇东西方文化;从材料一中的“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可得出与宗教密切联系;从材料二中的“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可得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第二小问“成因”,从材料二中的“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可得出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从材料二中的“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可得出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从材料二中的“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
18、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可得出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第(2)问,应从横向的东西文明交流、纵向的文明传承及文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是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的简易板书。上面图片反映了罗马法的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也可以对罗马法的发展趋势进行补充,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述符合史实)参考答案示例趋势: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说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疆域较小,因此,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为适应罗马帝国对疆域内不同民族的有序统治,罗马帝国颁布了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强调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要突出罗马法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罗马共和国的不断扩张,尤其是到了帝国时期,为了适应扩大了的疆域统治,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