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093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6: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窦娥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关汉卿和他生活的时代2.掌握元杂剧的相关常识能力目标:1.通过深入品读文本,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内心世界,并且理解作品创作的深层含义。2.通过诵读法,品味关汉卿元杂剧的语言特色3.运用对比和分析法,理解文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情感目标:同情窦娥的遭遇,同情她不幸的一生。教学重点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教学过程一、导入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恩格

2、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二、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及作家作品1.元杂剧简介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

3、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般分别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一两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也可放在两折之间,作为过场。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音乐上,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一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和一些杂角,舞台演出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2.关汉卿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

4、,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尚有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其作品取材广泛,斗争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窦娥冤。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

5、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

6、,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二、检测预习梳理结构1.字词检测。(1)字音。当垆(l) 临邛(qing) 变徵(zh)知契(q) 情怀冗冗(rng) 鼓三通(tng)忤逆(w) 燕侣莺俦(chu) 苌弘(chng)孛老(b) 绣闼(t) 罪愆(qin) 撚断脊筋(nin) 恓惶(x)祗候(zh) 桃杌(w) 喝撺厢(cun)提防(d) 盗跖(zh) 尸骸(h)错勘(kn) 杳无(yo) 瀽(jin)前合后偃(yn) 湛湛青天(zhn)古陌荒阡(m)(qin) 哥哥行(hng)鳏寡孤独(gun)(gu) 亢旱(kng)(2)词语。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燕侣莺俦:比喻年轻

7、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势行事。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留影子。形容孤独一人。古陌荒阡:指荒凉的地方,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苌弘化碧:形容受冤而死或忠心不泯。望帝啼鹃: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2.剧情梗概。楔子: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功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第

8、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第二折: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张驴儿父亲,被判斩刑。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9、第四折: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录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3.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4.窦娥冤的剧本结构就是典型的四折一楔子。楔子相当于序幕,第一折相当于故事的开端,第二折相当于故事的发展,第三折相当于故事的高潮,第四折就是故事的结局。楔子的主要故事情节用四字短语概括成16个字就是:三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

10、下孤女。在这开场故事中,我们还没有感觉到窦娥的冤,但会感觉到窦娥很可怜,用三字的主谓短语就可以概括成窦娥怜。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接下来的三折,尝试用4个四字短语来介绍每一折内容,用一个三字短语概括窦娥的命运。第一折,故事的开端,:蔡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窦娥苦。第二折,故事的发展:驴儿下药,误杀亲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窦娥冤。第三折,故事的高潮::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窦娥恨。三、分析研讨 重点突破1.引入:为什么说窦娥冤,她冤在哪里?身陷冤情的窦娥有什么表现?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第三折。2.深入文本:第三折可以分为几个场景?明确:可分为三个场景:赴

11、法场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见蔡婆遗嘱(窦娥告别婆婆)在刑场誓愿(窦娥立下三桩誓愿)女生齐读端正好,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明确:“没来由”“不提防”可见窦娥是冤枉的,是蒙冤。“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板书:冤)在把握剧情的基础上揣摩试读滚绣球,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女生读,男生点评。男生读,老师点评。感情是: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明确: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为命,年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苦度青春,但做个顺民而不得,真冤啊!冤之极,怨天地。明为怨天地,实为诉说自己蒙受了冤屈。(板书:怨)面对邪恶势力,

12、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屈招?又怎甘心忍受这冤屈?明确:屈招是怕婆婆受刑。真善良啊。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样的情节安排上?明确: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伤心、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上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牺牲精神的有价值的女子啊!教师总结:鲁迅曾四次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衬出反动政府的凶残。窦娥越善良越显有价值,显冤屈之深。人们不由不为三岁丧,、七岁离父做童养媳,二十岁即守寡三年,遵守礼法、苦度青春的弱女子一洒同情之泪。善而蒙冤又忍冤,令人悲痛。(板书:悲)3.合作探究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分角色朗读(一男生扮监斩官,一女生扮对白中窦娥,一女生读三桩誓愿。)其他同学思

13、考: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探究问题:逐一填表一: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誓愿实质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刑场上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因邹衍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孝妇冤 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探究问题:逐一填表二:内容雪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时间瞬间一段时间三年,时间越来越长地点法场荒野山阳,范围越来越广监斩官态度答应不信呵斥,态度越来越强烈窦娥发三桩誓愿,是在鸣冤,让世人知道她被迫蒙冤、忍冤。并且表达出了她的愤怒之情。(板书:愤)教师总结:窦娥还希望感动天地,惩治邪恶。被毁灭的过程,就

14、是抗争的过程。4.手法探究。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最终得以应验,可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反常是能说明她冤,可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明确:从艺术上看,大胆想象、夸张,属浪漫主义手法。孔雀东南飞中“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都让苦难中的人们悲苦的心理得到一丝慰藉。屠刀砍了窦娥,但砍不倒天理;邪恶毁灭了窦娥,但战胜不了正义。四、合作探究感悟形象1.问题探究。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强欺弱、恶欺善的社会现实。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窦娥渴

15、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孝顺和善良。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所唱的滚绣球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2.示例分析。引导学生将课本第二折中【隔尾】【牧羊关】中有关内容进行勾画、朗读,从中看出

16、窦娥什么性格特点。明确:坚信自己清白的窦娥情愿和张驴儿去见官,让官府为她洗冤。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太守桃杌是个将告状的看成“衣食父母”的主儿,他偏信张驴儿一面之词毒打窦娥。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本第二折中【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黄钟尾】三个唱段,体味窦娥蒙冤被打的怨恨、愤怒、坚强和最初的反抗。桃杌毒打不成又生计要打窦娥的婆婆,窦娥“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一个“忙”字,更见窦娥善良。3.窦娥形象总结:善良,孝顺;不甘屈辱,不畏强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对亲人细致体贴,对多舛命运勇敢抗争。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对联概括:贞洁敬孝,

17、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五、总结概括 拓展提升1.主题探讨。概括戏剧冲突,突显剧本主题。窦娥冤的戏剧冲突,体现在三个层面: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与张驴儿冲突:守贞守节的传统道德和蹂躏贞洁的不道德上的冲突;与梼杌的冲突:孝顺的传统美德与为官贪酷的社会冲突。善良孝顺的窦娥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命运,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窦天章典卖女儿;蔡婆婆放高利贷和买她作童养媳;丈夫的夭折;蔡婆的引狼入室;张驴儿的陷害;桃杌的贪赃枉法,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是黑暗的封建社会。个人悲剧:高利贷剥削、流氓地痞横行。社会悲剧:贪官污吏草菅人命。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

18、话回答。明确:“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法制黑暗,官吏昏聩。窦娥相信青天,相信苍天有眼,老天会给她一个公道,为什么在第三折开头却在指天斥地呢,自由朗读滚绣球一曲,想想窦娥被贪赃官吏屈判死罪时,为什么要指天斥地怨鬼神呢?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在窦娥的时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中,皇帝

19、(天子)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官吏也往往以“青天”自居。窦娥生在窦天章这个落魄书生之家,深受政权与神权的影响,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给窦娥时,她依然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只是临上刑场时,她方才清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真面目。于是,在滚绣球中,她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到处都是。窦娥对鬼神的大胆谴责,对天地的斥骂,实际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主题归纳: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以及在

20、它的庇护下流氓恶棍的横行;也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和坚定的反抗精神。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部剧称得上是元代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只有推翻这一制度,劳动人民才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2.拓展探究。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地生活着。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

21、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而流于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这样改,说明叶宪祖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3.比较提升。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女性形象,谁更有反抗精神?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4.发展能力。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感的心灵。请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