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2.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A.冶金采矿业 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 D.机械制造业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
2、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4.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5.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它”是指()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6.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
3、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7.下表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间内容1862年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1863年创办广方言馆(外语)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1867年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18721875年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1887年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使西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导A. B.C. D.8.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这表明洋务运动()A.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4、B.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C.深受顽固势力阻挠D.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9.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10.下表为1894年、1914年的外国资本在华资本结构图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 业别年份工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合计1894年2 7912 6159 2846 68021 3701914年37 69064 43567 96814 515184 608A.1894年后因中国民族工业的萧条外国资本急剧膨胀B.外国资本的扩张导致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5、.一战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达到近代时期的最高峰D.列强的在华投资中交通业和工业比重上升较快11.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A.矿山开采业 B.机器制造业C.航运业 D.面粉业12.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3.据统计,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列强资本输
6、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A. B. C. D.14.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15.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天津地处沿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C.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
7、些障碍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16.下图公告反映了()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17.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该计划旨在()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
8、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A.有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19.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7501800186018801900欧洲23.128.053.662.063.0中国32.833.319.712.56.2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
9、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A. B.C. D.20.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1题18分,22题16分,23题16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
10、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共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材料二(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偷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器,故工致而价廉,且亦成功;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上海、宝山、南汇、奉贤、川沙、崇明八县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
11、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也是“海滨沙地皆棉田也,每岁所收,为出口一大宗。”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材料四江浙两地的农民因为地理的优势和便捷,进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做工的不在少数,而去当时的上海,则是流动目的地的首选之地。据统计,从1912年到1932年,20年间,仅在苏南颇具实力的荣家企业从2家增至21家,工人数也从1 334人增至33 416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两省农村。对此,时人评论说:“中国工人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仲富兰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
12、述江南经济出现的新局面。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这样的新局面体现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是什么?(8分)(3)材料四中江浙地区农民从业状况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中后期至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处的地位。(2分)22.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的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
13、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棉纺工业中几家早期的民族资本纱厂,包括上海的华新、裕源和裕通、宁波的通久源、无锡的广勤等都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纱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和华盛纺织总局有密切关系,广勤纱厂创办人杨宗瀚且曾一度主持过上海机器织布局。张謇主办的南通大生纱厂,也是依靠张之洞创办湖北官纱局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的基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享有“机器老人”称号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姜铎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材料三上
14、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建之初,郑观应就向李鸿章递上呈文,要求“酌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并要求对该局产品“准免厘捐并酌减税项”。经李鸿章奏准,“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该局所产布匹,如在上海销售,免完厘税,如运销内地,仅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沿途厘税。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材料四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
15、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指的是什么?并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5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洋务运动与早期民族资本的关系”为主题,论证材料四的观点。(11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下面是一
16、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剑桥中华民国史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中国近代工业资料(1)依据材料一并仔细观察四幅火柴商标图片,你认为这些火花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什么?(4分)(2)材料二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依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为什么说“黄金时代”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12分)答案精析单元检测卷(三)1.B从“
17、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2.C近代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判定C项正确。3.D解题时注意时间: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A项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B项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项亦可排除。4.C流程图反映了茶叶至洋行的销售过程,说明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C项正确;A、B两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D项说法错误。5.A“专事练兵只变事
18、不变法”说明只在军事技术方面变革,不在政治制度方面变动,符合这个特点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正确。6.C从材料“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可知选择C项。7.C由表格信息可知,正确;中“主导”表述不当。故选C。8.A从材料信息看,李鸿章认为他从事一辈子的洋务运动,结果都是“纸糊的老虎”,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9.D材料反映的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中,资金、投资方式、劳动力素质不是主要原因,资金可以积累、投资方式可以模仿、劳动力可以培训,但由于外国的严格限制,中国企业长期缺乏核心技术是难以改变的,这是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10.D表格时间为1
19、894年和191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故A项错误;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而不是外国资本的扩张,故B项错误;仅就材料所给的数据,不足以判定是否为“最高峰”,故C项错误;材料所提供的数据中,工业和交通业资本变化幅度远远超过商业和金融业的变化幅度,故D项正确。11.D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此期间(中华民国建立后及一战期间)该民族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应该属于轻工业,矿山开采业属于重工业,故A项错误;机器制造业属于重工业,故B项错误;航运业属于重工业,故C项错误;面粉业属于轻工业,故D项正确。12.C依教材相关知识可知,1为外国资本主义企业;2
20、为洋务企业;3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故正确选项为C项。13.A材料表明19011911年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晚清时期,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均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排除。14.C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工业实力较强,商办实力相对较弱。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排挤而艰难成长。15.D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2年,此时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政策,所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16.C图中所示的“民国三十七年”应该是1948年,所以从
21、这个公告的内容判断,应该是官僚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垄断。17.D1935年,中国正面临日本的侵华危机,因此将基本工业设置在国防后方的安全地带与日本的侵华危机有关。缓和世界经济危机与抗日准备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基本工业之创办”而不是指的重工业,故B项错误;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与准备抗日无关,故C项错误。18.A材料反映了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结合1943年抗战时期,故A项正确;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是在国民党统治后期,抗战结束后,故B项不正确;经济统制政策是为日军掠夺服务的,实现“以战养战”策略,故C、D两项不正确。19.D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860年以前中国制造
22、业高于西方,故不正确;民族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并没有缩小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故不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举步维艰,故正确;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故正确。20.A关键信息:“1948年”“唯一印刷钞票”,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的原因,即可得出答案为A。21.(1)特点:坚持粮食生产的同时,以经济作物(或棉花)为主(或经济作物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局面:传统手工业陷入困境(或西方工业品大量涌入);棉花出口增多(或日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2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趋势:逐渐形成“中心边缘”的经济格局(或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销往全世界,非工业国家生产的原料不断运往工业化国家)。因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3)现象:流入城市做工。因素:城市化进程加速;民族工业(纺织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4)地位:领先地位。解析第(1)问,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提炼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较高。第(2)问,要从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角度回答。第(3)问,直接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概括即可,对原因的分析可从城市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及近代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角度进行作答。第(4)问
24、,要注意把江浙地区经济的变化放在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的角度进行分析。22.(1)迹象: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特点: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2)观点:洋务企业一方面引领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论据:洋务派首先创办近代企业,采用近代生产方式,在打开社会风气方面,替后起的民族资本起了开路作用。洋务运动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如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和华盛纺织总局带动了后起的民族棉纺工业,为它们提供了技术、人才、生产机器。洋务派利用手中特权,采取减免税厘、营业专利及禁止华商开办同类企业等办法来保持
25、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妨碍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第(1)问的解答关键是理解“产业革命”即是近代机器生产。洋务运动企业的生产方式即为机器生产,并能解答出洋务运动的特点:不改制度、只学技术。第(2)问注意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民族资本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促进和阻碍并存,无论从哪一角度还是站在两个角度分别作答,都要做到先亮明观点,再逐条论证,有史实有论证,条理清晰,语言规范。23.(1)时代主题:实现民族独立,实业救国。(2)状况: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或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根本出路: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真正实现民族独立。解析第(1)题的关键是综合材料中的信息。把这些信息综合概括起来就是政治上要实现民族独立,经济上要发展实业。第(2)题,回答状况要看图中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归纳出来即可。原因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考虑;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根本出路是改变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