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687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学案:《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蜀道难导学案【使用说明】1、利用自习落实好基础知识。 2、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诗歌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3、品味语言,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背景资料】走出围城的李白 -蜀道难背景资料 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于长安送别友人入蜀,感慨于时事的艰辛,社会的莫测,作蜀道难以赠友。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蜀道难正是这一心境的真实写照。 李白在蜀道难中,极尽夸张铺陈之能事,采用虚拟的笔法,将“蜀道”渲染得既石破天惊,也扑朔

2、迷离。“蚕从及鱼凫”“五丁开山”的传说,让全诗笼罩在一片缥缈的氤氲之中。诗中既充斥浩然之气,亦流露出面对“波折”的无奈。蜀道的云波诡谲正是诗人对世途独到的诠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对世途的清醒认识。 中国的古代文人的闻达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羊肠小道,而且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不甘屈节的诗人,疾恶如仇,视小人如“猛虎”“长蛇”,更不愿以狼豺为伍。然而个人力量的微弱,化就不平之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如早还家”,看似对朋友的善意规劝,其实不然。这里不是退却,而是解脱。“家”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这是一个纯粹的诗人的精神归宿。一头是守着君臣之义的“錦城”,一头是守着个性操守的

3、“家”,多少人徘徊于不能两全的唯谷,抑郁终生,而我们的诗人,以一个超然的姿态兀立于世。 这,就是李白,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这,就是蜀道难,一首融奔放与沉郁于一体的文人绝唱。【相关知识】 关于蜀道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解题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

4、了对朋友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 ) 鱼凫( ) 秦塞(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历井 抚膺( ) 巉( )岩 喧豗( ) 飞湍( ) 砯( )崖 崔嵬( )吮血( ) 咨嗟(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雄飞雌从绕林间( ) (3)使人听此凋朱颜( ) (4)砯崖转石万壑雷( ) (5)侧身西望长咨嗟( )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危( )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 (3)开国何茫然( ) (4)西当( )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

5、峨眉颠 (5)黄鹤六飞尚( )不得过(6)但( )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 )绕林间(7)连峰去( )天不盈( )尺(8)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 (9)所守或( )匪亲四、整体感知1、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找出本诗诗眼2、全文从哪几个方面叹蜀道之险?理清本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合作探究】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找出相关语句品味所用表现手法,体会其妙处。【课后拓展 】 一、课堂名句精炼1. 噫吁嚱!危乎高哉!_,_。蚕丛及鱼凫,_!尔来四万八千岁,_。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青泥何盘盘,_。扪参历井仰胁息,_

6、。问君西游何时还?_。但见悲鸟号古木,_。又闻子规啼夜月,_。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_。飞湍瀑流争喧豗,_。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一夫当关,_。所守或匪亲,_。朝避猛虎,_。磨牙吮血,_。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二、课外阅读送友人入蜀 李 白见说桑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 1、简要分析首联与蜀道难首句表达方式上

7、的不同。2、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3、后一联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做简要分析。 三、课外阅读在西域读李白一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地独特与纯粹?“小时不

8、识月,唤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尚不识月的小李白在哪里呢?在中亚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那是他的血地。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那是大唐的最西缘。历史记载,他们不得不过着“隐易姓名”的生活。祖先具体犯了什么罪,李白没有说,他的亲朋好友也没有说。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各种记载提及此事时均说“潜还”、“遁还”,看来,对这个家族来说,这又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大动作。这真是一个漂泊者的家族。李白以上五六代内,即使是平民,也一定出过一些非凡的人

9、物。他的父亲名叫李客,这显然是一个漂泊者才有的名字?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我还进一步推测,李白及亲人之所以对此只字不提,或许可以从中原人特有的心态及儒家文化上予以解说吧。 这个漂泊者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天才相遇。隋唐之前,正是所谓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近三百年大分裂时代。胡人的铁骑潮水般漫过中原,将中原已显僵硬的版块踏碎,而这些碎块又以柔性之力令铁蹄最终疲软下来。迟至世纪末世纪初,五胡全被汉人同化,汉人仇视恐惧异族的心理也在广大地域里消

10、失。涌动着异族新鲜血液的李渊、李世民和广大民众昂然而起,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到来了,唐朝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唐人的心态也是最为健康的。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

11、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二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

12、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

13、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

14、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

15、坛注入西域骑士的骠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三也不能不说到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杜甫。李白诗中十句有九句妇人美酒,每为卫道士所诟病,杜甫则受到后世一致的崇拜,贬李扬杜正是千年传统,杜甫的影响远比李白巨大也是事实。有趣的是,最欣赏最理解李白的恰恰是杜甫。一生悲惨的杜甫对同样悲惨的李白的缱绻深情,千载之下仍令人唏嘘不已。“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杜甫不见)“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别人看李白,只见其“佯狂”,只见其“痛饮狂歌”,只

16、对李白喊“杀”,杜甫却深知他的大空虚大寂寞大孤独,深知他浮根漂萍般的悲惨人生。“飞扬跋扈为谁雄?”是啊,为谁雄呢?李白没有奉献自己的对象呀!更为有趣的是,李白却将杜甫看得平平,诗文中很少提及如此牵挂疼顾他且深刻理解他的杜甫,有首诗还讥讽杜甫诗写得太多,将写诗看得太重,几乎真有点令人为杜甫抱屈了。杜甫对李白,见出杜甫胸襟的丰富伟大;李白对杜甫,见出李白的单纯与洒脱不拘。同为孤独悲惨的诗人,李杜从不同方向步入人生和艺术之路。杜甫忠,有明确的奉献对象,他为君主为心目中的正义而战而歌,身后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只是那些“士兵”都比杜甫矮小;李白身后则空无一人。贬李扬杜的千年传统,似乎正是儒教驯化出来的侏儒在喋喋不休。封建士人很容易进入认同杜甫的境界,他们在精神上有某种同构,却难以认同李白,他们在精神上不同构。最缺乏什么,我们就最反对什么,最不能容忍什么。这样说来,杜甫之理解李白,确实是一种极为伟大深刻的情感,这种情感包含着对自我的某种超越。杜甫的伟大才是我们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李白与我们却本应是最可以亲近的,他所表达的生命愿欲:平等,自由,青春,激情,才是我们每个生命都会自然发生的。然而侏儒们将自己斫丧后,又要举刀斫丧他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