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42分练(3)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某河流中水流的速度是2 m/s,一小船要从河岸的A点沿直线匀速到达河对岸的B点,B点在河对岸下游某处,且A、B间的水平距离为100 m,河宽为50 m,则小船的速度至少为()图1A.0.5 m/s B.1 m/sC.1.5 m/s D.2 m/s解析船要渡河到达B点,最小速度应满足,即船的速度至少为1 m/s。答案B15.如图2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连接一个平行板电容器C和电阻R,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整个装置放于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示磁感应强度方向为正),MN始终保持静止,忽略电容器C的充电时间,则在0t2时间内()图2A.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大小减小B.电容器C的a板先带正电后带负电C.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始终没变D.MN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解析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产生恒定电动势,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大小始终没变,选项A和B均错误;由于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也发生变化,MN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D16.如图3所示,两小球A、B通过光滑的小滑轮O用细线相连,小球A置于光滑半圆柱上,小球B用水平线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点
3、在半圆柱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圆柱半径相等,OAOB,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图3A.2 B.21 C.12 D.3解析小球A、B受力如图所示,则对小球A:mAg、T、N组合成的力三角形与OAO1相似,又因OA长与圆柱半径相等,AOO130,所以TmAg;对小球B有Tcos 60mBg,所以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mAmB21,B正确。答案B17.(2015河北唐山摸底)如图4所示,在绝缘平面上方存在着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正电的小金属块以一定初速度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经L长度到达B点,速度变为零。此过程中,金属块损失的动能有转化为电势能。
4、金属块继续运动到某点C(图中未标出)时的动能和A点时的动能相同,则金属块从A开始运动到C整个过程中经过的总路程为()图4A.1.5L B.2L C.3L D.4L解析根据题述,小金属块从A运动到B,克服摩擦力做功WfEkfL,克服电场力做功WEEkqEL。设小金属块从B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为s,由动能定理,qEsfsEk,解得s3L。金属块从A开始运动到C整个过程中经过的总路程为Ls4L,选项D正确。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将一小球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小球所受阻力
5、与速度成正比,则物体在上升阶段的速度v、加速度a、所受阻力f及动能Ek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而fkv,所以小球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f与v的变化规律相同,a与f的变化曲线相似,A错误,C正确;小球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且到最高点(v0)时,ag,B正确;由Ekmv2知小球的动能不可能线性减小,D错误。答案BC19.(2015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检测)带等量的同种正电的点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如图5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先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试探电荷在这全过程中一定有()图5A.所受的电场力先
6、减小后增大B.所受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电势能一直减小D.等量的同种正点电荷在a、b、c三点产生的电势高低情况为abc解析中垂线上距两正电荷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为零,b点场强为零,所以沿中垂线由无穷远到b点,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到零,即中垂线上存在场强最大的点P,因为无法确定a点与P点间的位置关系,故电荷由a到b的过程,所受电场力的变化无法判断,选项A错误;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方向沿着中垂线指向b点,电场力做正功,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也做正功,所以电势能一直减小,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因为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小,且电荷为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所以电势依次升高,即abc,选项D正确。答案CD20.如图6所示,两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被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理想分开,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三角形顶点A处有一质子源,能沿BAC的角平分线发射速度不同的质子(质子重力不计),所有质子均能通过C点,质子比荷k,则质子的速度可能为()图6A.2BkL B. C. D.解析因质子带正电,且经过C点,其可能的轨迹如图所示,所有圆弧所对圆心角均为60,所以质子运行半径r(n1,2,3,),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Bqvm,即vBk(n1,2,3,)选项B、D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