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中学高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鲁枢元如果对西方现代文学现象稍作考查,便不难发现,二十世纪的文学较之十九世纪的文学,在文学与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明显的调整,文学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内向性”。文学的“向内转”,成了整个西方文艺从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过渡时的一个主导趋势,而令人讨厌的“现代派”们,却在这一历史性的转换中打了先锋。如果对中国当代文坛稍微做一些认真的考查,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一种文学上的“向内转”,竟然在我们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中
2、国显现出一种自生自发、难以遏止的趋势。我们差不多可以从近年来任何一种较为新鲜、因而也必然是存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中找到它的存在。首先是小说创作方面。粉碎“四人帮”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悖谬于传统写法的小说作品,例如所谓“三无小说”。这些小说,其实并不就是没有“情节”、“人物”和“主题”,而只是在割舍了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实在性、主题的明晰性之后,换来了基调的饱满性、氛围的充沛性、情绪的复杂性、感受的真切性。这类小说,成就高下不一,但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的作者都在试图转变自己的艺术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并以此构筑起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小说心灵化了、情绪化了、诗化了、音乐化了
3、。小说写得不怎么像小说了,小说却更接近人们的心理真实了。新的小说,在牺牲了某些外在的东西的同时,换来了更多的内在的自由。其次,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还更早一些、更突出地表现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以个性的方式再现情感真实的倾向加强了,诗歌的外在宣扬,让位于内向的思考,诗歌的重心转向了内在情绪的动态刻画,主题的确定性和思想的单一性让位于内涵的复杂性与情绪的朦胧性。正如谢冕同志指出的,新时期的诗歌,由对外在客观事物的铺叙描摹变为对于具有复杂意念的现代人心灵对应物的构建。也正如一位青年诗人的自述,新时期的诗歌,发生了由“客体真实”向“主体真实”的位移,发生了由“被动反映”向“主动创造”的倾斜。上述“
4、三无小说”和“朦胧诗”,应该说都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些极端的现象。极端的当然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然而却是当代文学整体动势中最显眼、最活跃的一部分。除了这些作品表现出较强烈的“向内转”倾向之外,一些选材和写法都倾向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受新时期文学这一总体趋势的牵动,也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某些“向内转”的倾斜和位移。比如,一贯以“炮火连天”、“杀声动地”为特定风格的我国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开始由传统的写敌我对垒、生死角逐之类的外部冲突,转为写生死关头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冲突”。又如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是一部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很有份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倾向,张洁在答联邦德国明镜周刊记
5、者问时曾作过如此剖白:“我的小说实际上不讲究情节,不在意对人物的外部描写,我更重视的是着力描写人物的感情世界,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描述人物所处的处境,以期引起读者的感情上的共鸣,这样的叙述方法可以比作音乐。”张洁小说创作追求的显然是一种内向的小说美学。可以看出,题材的心灵化、语言的情绪化、主题的繁复化、情节的淡化、描述的意象化、结构的音乐化似乎已成了我们的文学最富当代性的色彩。“内向化”的文学艺术观念已经成了新时期中国人民审美意识中的一个主要因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学的“向内转”即文学在文学与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方面进行明显调整而呈现出的强烈的“
6、主观性”和“内向性”。B.所谓“三无小说”是以基调的饱满性、氛围的充沛性、情绪的复杂性、感受的真切性替换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实在性、主题的明晰性的新的小说。C.由“客体真实”向“主体真实”的位移,由“被动反映”向“主动创造”的倾斜,正是新时期诗歌,由对外在客观事物的铺叙描摹变为对于具有复杂意念的现代人心灵对应物的构建的具体表现。D.受新时期文学“向内转”总体趋势牵动,某些传统的文学作品在选材和写法的倾向上都发生了某些“向内转”的倾斜和位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前两自然段由“引”“议”两部分构成,以类比手法提出了一种文学上的向内转竟然在我们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
7、中国显现出一种自生自发、难以遏止的趋势的统摄全文的观点。B.第三自然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三无小说”的特点和价值,论证了粉碎“四人帮”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悖谬于传统写法的小说作品。C.文章引用张洁的剖白有力论证了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是一部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很有份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也证明了其小说追求的显然是一种内向的小说美学。D.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摆事实讲道理,论证部分采用并列与递进相结合的层次,析现象抓本质,论证了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的特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可以看出,题材的心灵化、语言的情绪化、主题的繁复化、
8、情节的淡化、描述的意象化、结构的音乐化成了我们的文学最富当代性的色彩。B.作者认为“朦胧诗”是当代文学整体动势中最显眼、最活跃的一部分,但否定它的极端性。C.粉碎“四人帮”后文坛上出现的悖谬于传统写法的小说作品,因为写得不怎么像小说了,就更接近人们的心理真实了;因为牺牲了某些外在的东西,就有了更多的内在的自由。D.文学上的“向内转”,在我们八十年代的中国显现出一种自生自发、难以遏止的趋势,“内向化”的文学艺术观念成了新时期中国人民审美意识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材料一:1964 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
9、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1965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论证,确定在保证可靠性基础上,卫星的各项指标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1967 年初,确定要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2 月,这颗卫星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 年 4 月 24 日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送入大空,发射成功。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
10、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摘编自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材料二:新华社北京 4 月 24 日电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50 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 4 月 23 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习近平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杨“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
11、科技高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自 2016 年起,国家将每年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近日,孙家栋等 11 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摘编自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材料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 2016 年 8月启动,共收到工程名称 35912 个,工程图形标识 7439 个。经专家评审筛选,“天问”排名第一,得票 31.7 万余张。据悉,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探索的
12、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问”这个名称,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火星探测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了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此次标识设计以行星探测重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统一命名并设计标识。根据不同行星探测任务,标识下方的“Mars”(
13、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根据计划,我国将在 2020 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专家表示,这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火星探索的起步,代表了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摘编自冯华“天问一号”离火星还有多远人民日报2020 年 4 月 25 日)4.下列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能够在太空播送东方红乐曲这一连续信号,表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都要先进一些。B.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
14、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支持。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以后,我国的卫星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D.为了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空间技术进入新时代,从 2016 年起,我国将每年的 4 月 21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50 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各型卫星,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卫星发展之路。B.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即将实施,一代代航天人的功勋被铭刻在中华伟大复兴的辉煌
15、史册中。C.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和火星探测图形标识揽星九天都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而命名,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D.2020 年将实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但也只是我国规划中的行星探测重大工程整体中的一部分。6.推动我国成为航空强国的因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 7-9 题。太湖碎锦范烟桥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
16、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17、。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
18、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
19、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
20、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
21、,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C.第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D.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8.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 分)9.文章开头说“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请结合全文分析太湖诗情画意在文中的表现?(6 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
22、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23、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
24、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B.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C.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D.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
25、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及行政长官的一种泛称。先秦时期,除邑宰下属不设“史”外,天子、诸侯、大夫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及事务,一直延续到清朝。B.大理卿:官名。亦称大理寺卿。北齐改廷尉为大理而置,大理寺长官,位列九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C.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
26、品。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D.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
27、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5 分)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寓驿舍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绕庭数竹
28、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注】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B.颔联用鲍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
29、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15.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离骚中以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综观历代行草书大家,都有扎实的楷书功底,有的
30、楷书功底甚至不亚于行草书,因为历史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而为行草盛名所掩盖。二王、张旭及近现代林散之、于右任等既是以流畅飘逸的行草书名世,又有精微澄明的楷书展现。由此可见,从楷书入手才是学习行草书的_。但有些人却认为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在楷书上不值得,甚至还说楷书就是行草书的羁绊,写多了反而会影响行草书的发展,凡此种种,都是_。史载唐代狂草书家张旭的楷书就比草书鸣世更早,且有时评:“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此论虽有_之嫌,但也足以证明他的楷书成就在当时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学习楷书可以使初学者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笔墨语言构成,正确认识和熟练运用正侧、藏
31、露、轻重、曲直等笔法和运锋要则,培养_、严谨审慎的逻辑思维和起止有度、法正完满的点画功夫,锻炼良好的控笔能力。所以,楷书不仅能使我们掌握基本的字形结构,而且能使我们储蓄丰富的用笔体验,是初学者理想的入门书体,也是向行草书进发的滥觞。无论怎样,学书之初从比较规正、端庄的楷书入手都应该是正道。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因为历史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他们的楷书成就为行草盛名所掩盖。B历史因为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他们的楷书成就为行草盛名所掩盖。C因为历史习惯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而被行草盛名所掩盖。D历史因为习惯在一个书家身上
32、聚焦一个高频点而为行草盛名所掩盖。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每个人对书法传统形态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对书法本源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B每个人对书法本源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但对书法传统形态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C每个人对书法传统形态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但对书法本源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D每个人对书法本源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但对书法传统形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通衢大道无稽之谈闪烁其词循规蹈矩B康庄大道不经之谈夸大其辞循规蹈矩C通衢大道无稽之谈夸大其辞规行矩步D康庄大道不经之谈闪烁其词规行矩步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33、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先秦时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中国杂技体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杂技故事剧花木兰、杂技舞蹈剧梦幻西游等都是将中国传统文学与杂技艺术相结合的典范。中国杂技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广获赞誉。但是,我们肯定中国杂技取得成果的同时,如演员后备人才不足、演出场地有限等。21.看图按要求答题:(5 分=2+2+1)图 1.五牛图图 2.一牛二牛图(右为一牛,左为二牛)要求:(1)细看上面唐人韩滉的五牛图(图 1 为全图,图 2 为其中两牛的放大图),为图 2 中一牛和二牛(右为一牛,左
34、为二牛)各写一段形神兼备的解说词。每段不超过 25 字(含标点)。(2)今年是农历牛年,运用对联知识为春联“人勤春来早,”补写含“牛”字的下联(宽对,意思须合理有意义,正能量为佳)。一牛(右为一牛):二牛(左为二牛):下联:四、作文(60 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材料 1.2021 年,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
35、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节选自“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材料 2.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活下来。美军上将马丁邓普西说过:“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华为也别无选择,只有义无反顾。“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善败者不亡。青春泣血,生命绽放光芒。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同时又遭遇百年闻所未闻的风暴打击。翻滚的黑云,夹着电闪雷鸣、山崩地裂般地席卷我们。我们一时惊呆了,手足无措。当我们清醒过来,要像海燕一样,迎着雷电,迎着暴风雨嘶叫着飞翔,朝着一丝亮光,朝着希望,用尽全身力量搏击,奋斗,前进,再奋斗,再前进,嘶喊着胜利
36、。岁月不负有心人。(材料选自任正非 2020 年 6 月 19 日电邮讲话星光不问赶路人)高三年级计划举行“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拟定以“心怀理想和希望不惧困难挫折鏖战夺胜”为主题,阅读上述材料,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若出现人名校名,可为凤城中学秦华同学。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西安中学高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答案答案:1.D答案:2.B答案:3.D答案:4.B;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
37、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说法不符合原文,依据“1964 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可知,第一,文章并未指出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第二,是“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不是“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故选 B。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38、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C 项,“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说法错误,材料三第一段只说“天问一号”“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故选 C。6.文化传统上,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被一代代继承、发扬。群众基础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征集活动得到广泛支持,彰显了中国人民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热情。政策规划上,有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特别是一代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科技人才上,50 多年航天历程中,我国培养了一代代胸怀建设
39、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水平,具备进行深空探索的坚实技术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推动我国成为航空强国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通读文本,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通读文本,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题目所给的三则材料,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比如材料一中可筛选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十一届三
40、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材料二中可筛选出“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50 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 4 月 23
41、 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习近平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夭人为榜样”“孙家栋等 11 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材料三中可筛选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 2016 年 8 月启动,共收到工程名称 35912 个,工程图形标识 7439 个”“火星探测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对这些筛选出了的信息进行分析,从文化传统上
42、、政策规划上、群众基础上、科技人才上以及工程技术上几个方面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7.答案:C(“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误,没有想象)8.(6 分)答案“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9.(6 分)第一段以太湖之大点题,以诗情画意开启下文对实地观察探索及领会的抒写。总起全文。第二段写对东山三方面的胜概,主要突出
43、物产丰富和人民勤劳,却也写的富有诗情画意。第三段写身处东太湖所见西山东山及石公山之美景及观感,表达了对太湖自然风光的喜爱。第四段写太湖特饶奇胜:西山之山水美景,引用古诗文,点明神话和传说,也道出了自己的深刻观感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第五段补写四个画面,补写东山西山之外的景象,使太湖得见全貌。与第二段对应,在三四段“点”的描绘之后,续以“面”的补写,也带有收拢的意味。第六段以山水多变画师犹难,点明此文只是粗略太湖大意,以谦逊之态,反衬太湖之美描写难以工尽。以此作结,笔调蕴藉,而余味悠长。(结构上总分总,第一段总启全文,点出“诗情画意”为文之神脉。第二段写东山之胜概,主要突
44、出物产丰富和人民勤劳,却也写的富有诗情画意。第三段东太湖之观感。第四段西山观感,第五段补写四个画面,再回到面上来,给人展现太湖整体的印象。第六段收束,以谦虚之态反衬太湖之美此文难尽,从另一角度赞美了太湖。)此题答案仍可完善。两段文字,选一写出三点即可。10.C。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译文: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职。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孝宗仿古天子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
45、杂戏。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们。11.A御史不管行政,丞相主管行政,邑宰下属也设“史”。12.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大盗因听说马文升在那里居住,就离开了,说明他的威望很高。13.【答案】(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大臣没人敢有怨言。(“耆硕”“推心”“莫”各 1 分,文意 2 分。)(2)马文升在家居住时,无事不去州府。外人谈及时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46、(“非事”“辄”“颦蹙”各 1 分,省略句式 1 分,文意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高考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建立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以直译为主,特别注意重点词语、重点句式等得分关键点。(1)中“耆硕”“推心”“莫”等。(2)中“非事”“辄”“颦蹙”,注意省略句。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相貌奇异很有气力。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历任山西、湖广巡按。刚正不阿,非常有名。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满四,蒙古人,援兵数万在陕西固原反叛),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突出。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
47、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后又)晋职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职。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孝宗仿古天子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们。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嘉靖时罢团营,恢复
48、旧制)。当时天下持久太平、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文升严格考查将校,贬退三十余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等在他门旁,有的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书分条陈奏。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历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皇帝都完全接纳。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
49、他。诸大臣没人敢有怨言。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拔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并不紧急的事务,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事后,文升又奏陈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表示赞赏并接纳之。正德年间,朝政已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接连上疏要求离开,皇帝答应了。文升在家居住时,无事不去州府。外人谈及时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文升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擅长应变,朝廷中的大事往往要等他来做决定。他在边疆建立功勋,外国都知道他的
50、名声。尤其看重气节,砥砺操守(厉,同“砺”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行事坚守正道。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放弃了那里离开了。14 B【解析】“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错误。颔联运用两个典故靦日化”用庄子-逍 遥游象化为鹏的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直上与“我”不相干;“鹤仍 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 事,一方面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并未体现归隐之志。15.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 凉的“古驿”经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表现了驿舍荒 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动作描
51、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时发现竹増松长,从 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对比手法。尾联用 今昔对比,通过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 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 痛抑郁之情。(每点 2 分)16 名句(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17.A.解析:画线句主干为“历史为行草所掩盖”,不合文意及客观实际。B、D 项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将“历史”放在“因为”后面。C 项句式杂糅,“被”和“为所”只能使用一个。18.A解析:补写句子所在段落阐述楷书是初学者向行草进发的滥觞,学书之初应从比较规正、端庄的楷书入手
52、,强调“对书法本源的认识”,据此可以排除 B、D 两项。从段落内容上看,所表述的意思是“每个人对书法传统形态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对书法本源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据此可排除 C 项。19.C解析:通衢大道:指四通八达的大道,宽广的道路。康庄大道: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光明美好的前途。这里应用“通衢大道”。无稽之谈:无从查考的毫无根据的说法。不经之谈:指说话没有经典做根据,不可相信。也形容说话荒唐,不合常理。这里应用“无稽之谈”。夸大其辞:指把事情说的超过原有的程度。闪烁其词:意为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泛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这里应用“夸大其辞”。规行矩步:一是形容举动合乎规矩,毫不
53、苟且,二是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这里应用“规行矩步”。20.答案(1)中国杂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杂技历史悠久”“中国杂技源远流长”“中国杂技很早就出现了”等意思相近的句子均可。)(2)不仅受到国人的赞赏(“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等意思相近的句子均可。)(3)也应看到中国杂技存在的问题(“也应承认中国杂技的不足”等意思相近的句子均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情境补写句子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先秦时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可见,该句应该是提示在中国,“杂技”这门表演艺术历史十分悠久,意思相同即可;第二空,根据后文“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广获赞誉”可见,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与后一句“国际文化交流中”相对的,应该是“在国内”也深受赞赏。第三空,本句根据“肯定中国杂技取得成果的同时”可知,是要在肯定的同时也要正视其缺点,加上后文“如演员后备人才不足、演出场地有限等”确实是对缺点问题的罗列,故该句应填“也要看到中国杂技的不足”之类的句子。21.参考答案:一牛,在荆棘边上停驻,撇头蹭蹭,像是在挠痒痒。二牛,昂头向前瞻望,加快步伐,仿佛撒野的猛兽。下联:草发牛更肥;花开牛更忙;牛忙粮有丰(合理为是)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