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040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3页
2013届高三一轮辅导复习课件:5.12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岳麓版必修3).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12课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 针对训练1:(2011年上海单科)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解析】B。从关键句“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说明作者认为谨慎是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是导致改革拖后十三年并失去最佳时机的关键,否则“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所以作者说“康有为

2、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总之,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最佳时机应该在1885年中法战争胜利后就进行,而不应该放到1898年中国在经历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时再改革,这时候中国国力进一步削弱,不是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A、C两项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改革应该谨慎,但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排除。备选题(2011年南京模拟)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

3、盗窃国者耳”【解析】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各选项中文言文的真实含义。A项极力倡导法治,属于战国法家(韩非子)的思想;B项提倡“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C项把儒家的传统思想“三纲五常”宣扬成先验存在的道德规范,即天理,可见是程朱理学(朱熹)的主张;D项反对君主专制,属于维新派(严复辟韩篇)的主张。针对训练2:(2011年北京文综)“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解析】A。近代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海国图志是

4、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备选题(2011年江苏四市一模)“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 ()【解析】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社会的解放思想。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四洲志简要叙述了

5、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C项为黄宗羲所著,D项为顾炎武的著作,这两项属于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针对训练3:(2011年琼海模拟)“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解析】B。“民有、民治、民享”、“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强调人民,也就体

6、现了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正确答案为B。备选题(2011年天津二模)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解析】B。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内容“遗嘱”、“积四十年之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可知此时孙中山已认识到联合中共及发动民众的重要性。因此其核心主张应是B项。针对训练4: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

7、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历史

8、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2)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二观点的史实。参考答案:(1)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2)任选一史实作答。如:“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清政府的冷遇”;“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与封建顽固势力的交锋”;“民主共和观念与尊孔复古逆流的冲突”。备选题(2011年盐城模拟节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

9、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篱?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大本末,而后可言西学。分而而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语言文字,其末也。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 材料二 维新派与洋务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原因并不只是在于他们在“技器”方面比较先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优良的政治制度,以及自由、民权观念。因此他们不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变革。徐克谦中国

10、传统思想与文化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西学”的主要内容。你如何理解“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主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不同之处和实践结果的相似之处。参考答案:(1)“西学”:西方的先进科技。理解:以中国传统伦理纲常作为国家的根本,辅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2)不同:洋务派主张单纯学习西方科技;维新派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思想观念。相似:都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以失败告终。1.(2011年天津文综)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影响

11、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解析】D。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分析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1878年”这一关键信息,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邮票既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2.(2011年浙江文综)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

12、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解析】B。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这是做此题的前提。由此判断A错误,因为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本题的题眼为“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据此,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项亦可排除。3.(2011年全国文综)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

13、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解析】B。本题实则考查了百日维新中变法的内容,文化上: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联系本题某历史事件后,各类各级科考得到恢复,经济特科被“停罢”,此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被保留,其他全部被废除,据此本题选B项。C项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无科举考试相关内容;D项预备立宪是清政府1911年搞的一个骗局,也和科举制无关。4.(2011年中山

14、一模)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材料中的“政治”觉悟始于()A太平天国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B。分析材料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阶段和政治觉悟阶段,学术觉悟阶段时,林则徐、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政治觉悟阶段,维新派和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合问题中“政治觉悟始于”应指维新变法,本题选B项。5.(2011年佛山质检)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

15、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高举的民族精神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说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王的愚忠,而是号召中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6.“光绪辛卯(1891年)初刊于广州,各省五缩印,甲午奉旨毁版,戊戌庚子二奉伪旨毁版,丁巳冬重刊于京城,戊午秋七月成,更生记

16、。”据此判断这本书是 ()A天演论 B新学伪经考 C革命军 D新青年【解析】B。甲午年是1895年,戊戌年是1898年,丁巳年是1897年,庚子年是1901年。C项出版于20世纪初,D项发行于1915年;A项天演论是维新变法时期由严复翻译的介绍进化论的著作;B项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的著作,意在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反对。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

17、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材料二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请回答:(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

18、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参考答案:(1)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评分标准: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对文艺复兴的认识;对“亚洲古学复兴”的看法;分析两者异同;总体评价。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解题方法指导】基本的答题模式规范:比较类的问题、评析类的问题、原因分析类

19、的问题、作用影响类的问题,在本题显得比较全面。第(1)问:运用新材料,考查比较能力,且比较的范围已经确定,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答题。第(2)问:考查考生评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评析”与“评价”的不同。从本题来看,“评析这一观点”包含着“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和“你如何评价”两层意思,评分标准中的四点正是依着“层层剥笋”的步骤来解剖“评析”二 字。解答时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第(3)问:将史料置于其所产生的语境中了解它的确切含义(历史背景和作用);尊重历史的整体性、复杂性(整题的立意都与此有关,即在复杂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多元文化论与全盘西化论)。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