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结构(课前自主预习)一、改革的酝酿 1、目的:化解矛盾,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表现: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试图对农奴制改革,因而最后都不了 了之。 思想基础:亚历山大二世让报纸公开讨论,借助力量化解封建地主的阻力。 组织基础:成立,负责农奴制改革;各地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个人因素: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困惑与疑问: 二、“二一九法令” 1、标志: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的法令和宣言。又称。 2、主要内容: 政治上: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 经济上:规定土
2、地仍然归属所有,但农民可以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份地须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交。) 组织上:加强制度,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困惑与疑问: 三、进步与局限 1、性质:主持下的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的来源,有利于的扩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的发展。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促进了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重要。 3、局限性:(实际上是一个的产物) 不彻底性:农民仍然受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上。 掠夺性:农民支付的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改革前还少,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重新受地主的。 困惑与疑问: C、能力拓展:如何理解“改革延缓了革命到来,但不能消除革命”? 学习反思: 课堂学习 B、课堂延伸:俄国为什么最终选择改革方式挽救统治危机? A、同步探究: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深化理解:如何理解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B、分析评价:全面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