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文章里的朦胧诗历史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伍明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诗人北岛的回答开篇两句,直到现在仍经常被引用。同样的两句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其实,“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本质意义。舒婷的致橡树,是一
2、首爱情诗。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发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朦胧诗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然而,这在当时文坛却引起了争论。当代著名诗评家谢冕的在新的崛
3、起面前一文,最初发表于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迄今虽已逾38年,仍屡屡被学界所援引和阐释。该文与孙绍振1981年发表于诗刊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1983年发表于当代文艺思潮的崛起的诗群,都是为朦胧诗运动辩护的名文,被后来的研究者并称为“三个崛起”,业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文献。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行文风格,既不同于孙绍振一贯擅长的锋芒毕露的雄辩,也异于徐敬亚作为一位亲历者对朦胧诗所作的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是在总体上呈现为温和、从容的论述话语中,富有策略性地保持某种必要的批判力度。针对当时保守评论者们对朦胧诗的种种批评和打压,谢冕在文中所作的回应,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力:“
4、对于这些古怪的诗,有些评论者则沉不住气,便要急着出来加以引导。有的则惶惶不安,以为诗歌出了乱子了。这些人也许是好心的。但我却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我们有太多的粗暴干涉的教训(而每次的粗暴干涉都有着堂而皇之的口实),我们又有太多的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诗歌视为异端、判为毒草而把它们斩尽杀绝的教训。而那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没有再现过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这里的回应既有对当时诗歌创作现实的考察,也有历史化视角的反思和观照,显然不是那种剑拔弩张式的观点对垒,而是留有一定回旋余地的逻辑演绎,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毋庸置疑的。这种逻辑理路的迂回推进
5、,也充分体现在频频出现的“未必”“不一定”等关联词上:“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我也是不赞成诗不让人懂的,但我主张应当允许有一部分诗让人读不大懂。世界是多样的,艺术世界更是复杂的。即使是不好的艺术,也应当允许探索,何况古怪并不一定就不好。”只要细加推敲,可以发现古怪一词在这里被加上引号,表面上看是对批评者观点的引用,实则隐含某种否定的意味。后来被指认为朦胧诗代表性作者的北岛、舒婷、顾城、芒克、江河等年轻诗人们,当时不仅已经在影响力日隆的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迈出他们走上诗坛的第一步,很快地,诗刊星星福建文艺安徽文艺等各地的正式刊物也开始不断地向他
6、们伸出橄榄枝。这些青年诗人在各种刊物上纷纷亮相,在同龄读者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构成谢冕写作在新的崛起面前的时代语境和思想背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岛的回答和舒婷的致橡树的发表和传播。这两首诗后来被公认为朦胧诗的扛鼎之作,最初发表在1978年12月出版的今天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之后很快就引起各界读者的极大关注。其中有一位值得特别关注的读者,为这两首诗在更广大范围的传播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位特殊的读者就是诗刊当时的编辑邵燕祥。作为诗人的邵燕祥以一种敏锐而超前的眼光,先是在今天杂志惊喜地发现了这两首诗,之后便努力争取到诗刊主编严辰的大力支持,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跳过初审程序,直接把回答和致
7、橡树分别编发在诗刊1979年的3月号和4月号上。经由诗刊的有力传播,北岛在回答中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而舒婷在致橡树中为重塑现代女性形象而高声呼告“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都在年轻读者心里掀起阵阵共鸣的浪潮,为朦胧诗运动建立起一个重要的话语据点。谢冕关于朦胧诗的“崛起”论,不仅体现了一位优秀批评家过人的理论勇气和展望未来的开阔批评视野,也显示了作者纯正而敏锐的艺术感觉。不难发现,谢冕在在新的崛起面前中虽然并未具体评论朦胧诗作品,却对青年一代的诗歌写作表达了极大的包容和热切的期待。在谢冕看来,朦胧诗的出现之于中国新诗的重要意义,堪比五四
8、时期早期新诗的发生,他从与世界诗歌关联的纵向维度和新诗发展历史进程的横向维度,揭示了朦胧诗运动的历史任务和诗艺探索。这个判断既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也具有某种乐观的前瞻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比在新的崛起面前略早写作的凤凰,在烈火中再生新诗的进步(刊于长江文学月刊1980年第2期)一文中,谢冕就已经使用“崛起”一词,来形容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青年诗人的出场对当时诗坛产生的巨大冲击:“在这里,我们绝对不应忽略了我们的年轻一代诗人。在动乱的十年中,一批青年诗人在成长。动乱的十年过后,又有更大的一批青年诗人在崛起。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我们是更为陌生的,但却是才华初露的。”与此同时,谢冕在文中还用“朦胧”一词来描述这些年轻诗人作品的某种共同特点:“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写着一些新的诗,这些诗,显得有点不合常规,是不免古怪的。因此,他们受到了歧视。我不主张连作者自己都读不懂的诗,诗应该让人懂。但显然,读得懂或读不懂,并不是诗的标准。有的诗,对生活作扭曲的反映,有的诗,追求一种朦胧的效果,应当是允许的。”谢冕在这里所用的“朦胧”一词,不仅仅体现出一种包容态度,甚至还带有几分肯定之意,显然迥异于以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发表于诗刊1980年8月号)为代表的保守派批评家们以“朦胧”为把柄甚至罪证,而展开对青年诗人的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