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520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5-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项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_部分12 PDF版.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十五.2007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2、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

3、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注一足,信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有闻而传之者曰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3.下列各项中每

4、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B.C.D.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5、。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译文:(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译文:(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译文:十六.2007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一 14 题。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王定国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

6、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注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眊眊:昏乱,糊涂。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B 自饭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C 畏其敏 畏:担忧。D 饮酒不衰 衰:减退。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 B.定国且不我怨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梅以曲为美 置杯焉则胶 13 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

7、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特恐死岭外,而天手之恩不及报 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 B c D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B 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

8、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c 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D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15(8 分)(1)把文盲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3 分)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 分)(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3 分)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9、 父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颜氏家训勉学 十七.2007 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帝称善。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

10、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呰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

11、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帝嘉叹,悉付所司。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注呰窳:zy,疏懒。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侍讲学士

12、,充东宫讲官 充: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遄: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载:负载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包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荷锄者有菜色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国家建都于北 徘徊于斗牛之间 A B C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民生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 夏麦已枯,秋禾未种 户口消耗,军伍空虚 冗食太重,国用无经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库无

13、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鬻贩穷民所在骚然 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4分)(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4 分)D A C B D 高考

14、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2006 年高考全套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全国卷 1)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摙钱者,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

15、,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

16、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节选自南史何远传)注 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摙(lin):担运。糗(qi):干粮。近畿(j):京城附近地区。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

17、是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正身率职,民甚称之。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尽心绥理,复著名迹。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

18、诬告,而被免职还家。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A C B D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译文:(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译文:【答案】:8C(这道题中的 ABD 选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 C 中的固定搭配“视如”很容易判断得出。即使没看出来,也可根据前文“嫉如”判断出决不是爱抚之意)9.C(这道题重点在表明“耿介”与“清廉

19、”,依次我们可以判断出 A 项第一个选项与耿介无关,是属于他办事原则方面的。B 项第一个百姓称赞他也不属于“耿介”,D 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他平易近人,也不属于“耿介”,依次推断选择 C)10.B(这道题难度不小,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泉陵侯朗,强调是他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而不是选项中所说任内没有抢掠侵犯的事)11(1)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2)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

20、寒如下贫”。【参考译文】: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郯县人。调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欢行侠仗义,一直到这时才改变原来的志节行为,恪尽职守。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武昌民间饮用长江水,盛夏时节,何远怕江水热,经常用钱买百姓井中的凉水。如有人不收钱,就提着水还给他。其他事情也多是如此。他的车辆的服饰十分简陋破旧,所用的器物没有铜制或上漆的。江南盛产水产品,十分便宜,但何远每顿饭,只不过吃数片干鱼罢了。后来任武康县令,他更加坚持清廉的节操。他去除繁多的祭祀活动,尽忠职守,很受百姓的称赞。太守王彬巡察所属各县,其他县都设宴款待。到武康后,何远只为王彬准备了干粮、饮水而已。王彬离去时,何

21、远送他到县境,送上一斗酒、一只鹅作为离别赠礼。王彬与(全国卷 2)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 810 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

22、惠时,为中郎将。嫚单于尝为书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23、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注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嫚(mn):用言辞轻侮。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8、【答案】:A(匿:隐藏在)9以下六

24、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季布为项籍用,职耳。樊哙可斩也!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季布乃大飞鸣,引入为上客。A B C D 9、【答案】:D(朱家说的话,说季布是在履行职责;说明季布直言;季布介绍当时的情况;只能说明季布明理)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

25、说服吕后收回成命。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握手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10、【答案】:B(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11把第 1 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答案】:(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高考资源网()

26、,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答案】:(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北京卷)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曰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

27、足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撩,使足以毕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

28、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撩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释: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敝撤:艰难的样子 乐:喜欢、乐意 康:大路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B.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

29、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号原文的一项是 A.(但)无乐有上矣。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C.惟夫子之令(是听)。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遂分家粟于氓 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A.B.C.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

30、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越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塞 今 日 亡 越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教 越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答案】

31、:6D 7。D 8。A 9。C 10。B。11(5 分)夫赵之于齐楚/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文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福建卷)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

32、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

33、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注由、先:人名,指许

34、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通“殂”,死亡。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 D余甚或焉或:通“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BC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

35、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答案】:5B 6A 7C 8A 9阅涣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

36、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注桀:夏桀,暴君。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 分)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 一 朝 居 也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4 分)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4 分)【答案】:9(10 分)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A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 若至近

37、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 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翻译 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广东卷)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岁,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

38、:“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潭。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环购布帛

39、,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槨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40、重然诺,好周人急 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诣潭 往见 C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给吃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秦王为赵王击缶 10.下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

41、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一再有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12.断句和翻译(9 分)(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 分)(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

42、之,但道远不能至耳(湖北卷)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2 题。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徙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

43、,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捷耳。與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子,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

44、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涉步:涉及、从事实际事务 果马下: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县行走。10.对下列句子中加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徙高谈虚论 徙: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利 C至乃尚书郎乘马,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文羁旅 羁旅:寄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标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A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出则车與,入则行步 B肤脆骨柔,不堪行步 至今八九

45、世,未有力田 C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D体赢气弱,不耐寒暑 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4 分)(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4 分)(3)夫食

46、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 分)儿子就不能保全。(2 分)(湖南卷)三、文言文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

47、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

48、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

49、岭 薄: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

50、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小题 3 分)(1)奚足以语文事?译文:(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译文:(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译文,【答案】:9、C 10、B 11、D 12、D 13(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

51、来稿,稿酬丰厚。(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3)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江苏卷)三、(9 分,每小题 3 分)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收。槐貌甚伟,广颡而丰牙牙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

52、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祐?”至者如归焉。淳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

53、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洊土工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注李全:南宋叛臣。乡用:重用。洊(音同“荐”):再度。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槐严 遇:对待 B吾属将责之偿 责:谴责 C

54、斩以徇师 徇:示众 D麾妇人出 麾:挥手使离去 8.【答案】:B 9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9.【答案】: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极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

55、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10.【答案】:C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译文】:土土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

56、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安徽卷)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妇女作裙,孪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黄霸为颖川,使邮

57、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

58、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注加五:增加五成。挛缩:褶皱。不赀:不计其数 区处:分别处理。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醯醢(xh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答案】:D(“资”,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高考资源

59、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间之有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答案】:B(两个“于”是介词,在。A 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C 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D 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浦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

60、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答案】:A(“共享家产”错,无中生有)【附译文】:“齐民”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说的一般百姓(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神农发明耒耜一类的农具,是让天下的百姓得到好处。殷商、周代的强大,按照诗、书的记述,关键是在让老百姓安乐,老百姓富有了后就可以进行教化。晁错说:“圣明的君王在位之上,而老百姓有不受冻挨饿的

61、原因,并不是国君自己能耕种而使老百姓能有饭吃,国君自己能织布而使百姓能有衣服穿,关键是能为他们开辟获取财富的途径(或方法)。人们在受寒时对于衣服的需求,是等不到又轻又暖的皮裘丝绵之类的衣服才穿;饥饿的时候对于食物的需求,也等不到甜美的食品才吃;饥寒来到身上,就顾不得廉耻了。人的通常情况是一天不吃两餐就饥饿,整年不做衣服就寒冷。肚子饿了没吃的,肌肤受寒没衣穿,即使慈爱的母亲也不能养育她的儿子,君主又怎能拥有他的百姓呢?”皇甫隆(三国魏人)担任敦煌太守时,敦煌当时的农业生产不懂得使用“耧犁”下种(耧县)湖中大片的淤积洲渚上建住宅,并种柑橘一千多棵。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62、语。(10 分)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答案】: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不挨饿的原因,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增加财富的途径。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答案】:然而岁月久了,它们(指所种树木)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请教。(江西卷)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目。醉书斋记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

63、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64、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敝帽子。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9.【答案】:D(赚 zun:哄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 遂自投汨罗以死饱饮墨以俟研墨及丹铅,B 者可进者期年之后,虽欲言,无者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