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869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1届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培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形成与发展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1(2019新课标全国卷,29,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儒家伦理道德,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A项排除。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C项说法错误。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D项排除。2(201

2、9浙江选考,10,2分)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 D“文学革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民主、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根据材料“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

3、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文学革命对新文化的宣传有关,D项符合题意。“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A项排除。“实业救国”是资产阶级救国的口号,B项排除。“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口号,C项排除。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认识论中一个基本观点是“知易行难”,但孙中山认为这一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危害极大,于是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学说。孙中山意在强调( )A打破古代认识论束缚解放思想B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的意义C革命思想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D革命者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答案】D【解析】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危害极大,容易使人轻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甚至放弃信仰革命理论,故提出“

4、知难行易”,强调革命者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故选D项;孙中山旨在强调理想信念对革命者的重要性,其意并不在打破古代认识论,排除A项;材料并未谈及三民主义的实践意义,排除B项;孙中山本意是革命者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材料并未强调其与古代思想的不同,排除C项。2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民主革命内涵不断丰富B国民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孙中山转变为共产主义者D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答案】A【解析】题干述及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个转变,即由“英

5、雄革命”转变为“国民革命”,并且在“国民革命”的内涵中重视了工农的力量,说明其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后,其内涵不断丰富,故选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重视工农的力量,其革命性质并未发生变化,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排除B项;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没有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重视工农的力量,并没有提及民众的革命觉悟问题,排除D项。31914年至1919年,孙中山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言论中多有封建军阀的窃夺与背叛,而到1920年至1925年期间,孙中山在反思时,则更多的将之归结为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妥协,以及缺

6、真正的革命理论和目标,孙中山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是由于( )A继承了他一贯的思想原则,对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刻B国内安稳的环境有利于他进行理论的、系统的总结C他的革命思想受到了冲击,促使他发生了关键转变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极大影响了他的思想【答案】C【解析】当维护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受到极大冲击,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故选C项;孙中山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把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排除A项;20世纪20年代,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排除B项;1917年

7、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和陈独秀就已经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4表2为纽约时报上孙中山形象的变化。据此可知,纽约时报( )年份 孙中山形象 年份 孙中山形象 1896 亡命的中国佬 191110 反清政党的领袖 191111 大总统的不二人选 19134 在野的的反叛者 19186 失意之人 1923 专向苏俄的机会主义者 19253 亚洲历史上三大人物之一 表2A秉持西方价值观念B夸大领袖个人作用C反对中国民主革命D追求客观真实公正【答案】A【解析】由“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到“专向苏俄的机会主义者”可以看出孙中山在纽约时报的形象出现截然相反的变化,原因是其前一时期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

8、行为符合美国的价值观,而向苏联靠近的举动在美国人看来具有不确定性,故选A项;纽约时报对孙中山的评价一定程度上符合孙在不同时期的境遇,B项说法欠妥,排除B项;材料是纽约时报对孙中山本人的评价,无法据此推知其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孙中山在纽约时报的形象由亡命之徒到反清领袖再到大总统、反叛者,体现的是作者本人对孙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D项。5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

9、治舞台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故选A项;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而没有根本改变,排除B项;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排除D项。6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要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甚至说要使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这一决策( )A基于对中国社会革命性质的正确认

10、识 B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有利于结束国内战争,稳定社会秩序 D开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解析】据材料“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要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甚至说要使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可知这是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前夕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提出的,故选A项;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建立,排除B项;1945年国内战争还没有开始,排除C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D项。71940年,党外人士李鼎铭在听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演讲后说:“新民主主义的实行与中国人民的战时战后

11、的需要相符合。”这是因为,新民主主义论( )A表明了与国民党合作的诚意B提出了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要求C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D构建了未来新中国的建设蓝图【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故选C项;1940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排除A项;B项只符合战时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排除B项;D项是在解放战争后期的七届二中全会,材料抗日战争时期仅仅是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方向,排除D项。81937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指出:“1927年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引导了那时的革命归于失败。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忘记这个历史上的血的教训。”毛泽东的

12、分析旨在( )A总结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B坚持党在抗战中独立自主地位C强调与国民党合作的必要性D抨击当时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答案】B【解析】据材料“1937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指出:1927年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引导了那时的革命归于失败。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忘记这个历史上的血的教训”,可知毛泽东旨在避免出现在大革命期间的损失,坚持党在抗战中独立自主地位,故选B项;八七会议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提到每个共产党员应吸取教训,而不是强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没有提及“亡国论”和“速胜论”,排除D项。91935年,毛泽东在瓦

13、窑堡会议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两重性的阶级,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义,一方面又怕革命的彻底性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毛泽东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与利益诉求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扩大对华侵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资产阶级也会站在人民一边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故选A项;根据材料“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

14、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外因是资产阶级态度变化的依据,但“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内因,排除B项;根据材料“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可知此时面临新殖民威胁环境,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与利益诉求”自近代以来一直存在,并非“新环境”,排除C项;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扩大对华侵略,排除D项。101949年6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毛泽东的论述意在( )A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B阐释新中国的国家性质C扩大

15、中共的阶级基础D强调中国革命的特殊性【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可知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论述,实际上指出了新中国是人民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对国家性质的阐述,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毛泽东对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政体的解释,并不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排除A项;从材料时间1949年6月,可知当时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共拥有了广泛的阶级基础,故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与材料中毛泽东论述人民民主专政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毛泽东对于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国家政权性质的解释,并不是强调革命的特殊性,排除D项。11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些四川农民外出打工时,把半月谈挂在扁担上

16、,走到哪里就挑到哪里,用刊物上登载的中央文件精神为自己壮胆,也用以回答某些诘难。据此可知,当时( )A改革缺乏创新精神B思想解放任重道远C舆论环境相对宽容D政策传导渠道畅通【答案】B【解析】题干中“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些四川农民外出打工时半月谈用中央文件精神为自己壮胆,也用以回答某些诘难”,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和“诘难者”等人们思想不够开放,故选B项;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创新,排除A项;题干中“也用以回答某些诘难”可知当时社会上有质疑农民打工的思想,排除C项;题干中农民随时用半月谈来回复诘难,说明政策渠道单一,欠通畅,排除D项。12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题的决议指出:“毫无

17、疑问,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以上材料说明中国( )A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正全面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面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我国的社会主义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表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故选A项;正全面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通过三大改造,排除B项;全面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排除C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D项。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仓

18、是一种民间互助形式,出现在隋唐时期,宋代已较为完善,一般借用祠堂庙宇来存储粮食,粮食主要来自劝捐或募捐,丰年积储、荒年使用,但通常不是免费发放,而是通过借贷的形式发给贫户,青黄不接时放粮,秋收时回收。义庄也是一种民间帮扶形式,通常由族中富户拿出一定钱财置办田地,称为“义田”,用其田租来帮助族中贫困之家,有的义庄还包括公益性学校、宗族祠堂等,除为贫困户提供物质需要外还为其子女提供免费教育,对死后无钱安葬的人进行安葬。义庄还设有义宅供贫困族人居住。 摘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扶贫” 材料二 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力日竭,外患日逼,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

19、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 摘自孙中山致宋教仁函 材料三 我党在建国初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了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不仅如此,我国还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光明网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

2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社仓和义庄的主要异同点,并指出其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的核心思想并指出其提出的具体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阶段性措施及共同目的。【答案】(1)不同点:社仓有偿救助粮食,义庄免费救助粮食并对教育、死亡、居住免费提供帮助;社仓主要体现乡绅社会救助,义庄主要体现宗族互助。相同点:都体现民间互助;小农经济的产物。原因: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延伸传承;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民间乐善好施的风尚;自然经济脆弱性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21、 (2)思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主张:土地国有;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3)措施: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除致贫的制度因素;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多方举措,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1)第一小问异同点,根据材料一中社仓“通常不是免费发放,而是通过借贷的形式发给贫户”, 义庄“用其田租来帮助族中贫困之家,还包括公益性学校、宗族祠堂等,对死后无钱安葬的人进行安葬供贫困族人居住”可得社仓有偿救助粮食,义庄免费救助粮食并对教育、死亡、居住免

22、费提供帮助;根据材料一中社仓“粮食主要来自劝捐或募捐”,而义庄“通常由族中富户拿出一定钱财置办田地”得出社仓主要体现乡绅社会救助,义庄主要体现宗族互助;根据材料一“社仓是一种民间互助形式”和“义庄也是一种民间帮扶形式”得出都体现民间互助;根据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得出都是小农经济的产物。第二小问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如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可得宗法观念的延伸传承,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和宋代市民阶层的出现可得自然经济脆弱性的客观需要,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民间乐善好施的风尚。 (2

23、)根据三民主义内容可以得出。(3)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三“在建国初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了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及阶段特征得出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除致贫的制度因素;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得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根据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扶贫开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得出多方举措,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根据材料三“不仅如此,我国还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出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

2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小问目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及扶贫的相关知识可得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同时,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力表示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人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

25、外,走另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成熟的党。曲折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有了深刻理解,使毛泽东有可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56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开始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会议期间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

26、些缺点和错误。这对正在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苏联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他强调,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文章及其主要内容,并简析该文章发表的历史条件。 (2)据材料

27、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答案】(1)文章: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在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正面战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汪精卫集团投降卖国;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坚持一党独裁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走向成熟,军事力量壮大。 (2)时代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共八大提供准备;苏共二十大召开,斯大林遭到批

28、判和否定;为了总结苏联经验教训。意义:成为党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解析】(1)第一小问文章及内容,根据材料一“1940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指中共中央在延安指挥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文章有新民主主义论,其内容在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二小问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一“1940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

29、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正面战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根据材料一“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汪精卫集团投降卖国;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坚持一党独裁专政;根据材料一“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走另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产阶级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

30、客观条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走向成熟,军事力量壮大。 (2)第一小问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二“1956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开始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可得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可得,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共八大提供准备;根据材料二“ 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会议期问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可得苏共二十大召开,斯大林遭到批判和否定;根据材料二“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可得为了总结苏联经验教训。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其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成为党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根据材料二“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可得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