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2020年国庆假期动漫电影姜子牙热播,广受好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
2、相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ABCD2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核心和标志是 ( )A科学、艺术和体育素养B气质、能力和意志品质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3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力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网络文艺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化创新性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多元化方向的必然选
3、择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我们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ABCD4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文化促进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ABCD5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
4、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B民族的语言文字C民族文化遗产D庆祝民族节日6经过长期细致的准备,2019年3月A市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创建以来,全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市容市貌更加优美,文明礼仪蔚然成风,生活品质不断改善,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文化价值是( )树立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CD7“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随着熟悉又动人的旋律响起,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引爆了2020国庆档观影热潮,国庆首日票房突
5、破2.7亿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献礼作品,五个故事单元在讲述祖国各地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共同畅叙了深植中国人基因中的家乡情怀。这一现象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主旋律影片体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家国情怀的激发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ABCD8随着中国网络文学进人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阅读用户达到4.5亿,用户阅读网络文学的相关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但中国网络文学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作品内容同质化、内容迭代慢于市场迭代、版权保护力度不足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强化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知识产权链条保护 不断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创作优秀
6、的网络文学作品,奏响文化主旋律 提高个人阅读鉴别能力,抵制不健康的网络文学ABCD9岳阳楼记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经央视四子“康撒朱尼”组合经典传唱后,唤起了无数观众年少时诵读此文的美好回忆!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鼓舞了荧幕前万千观众在抗击疫情中的坚强意志!在今天,这篇作品()激发了家国情怀,定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彰显了时代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水平体现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价值追求ABCD10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我国各地博物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
7、外交战略,组织实施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围绕大运河文化、长征文化等中华文明标识建设,加强馆际资源整合、促进馆际交流协作。某班组织撰写一篇相关新闻报道,以下适用的观点是()创办开放的博物馆,在借鉴融合中实现共赢打造有活力的博物馆,在文化创新中走向趋同建设有声音的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展有价值的博物馆,在资源整合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ABCD11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接着,他说:“所
8、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下列对鲁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推动文化发展要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思想我们要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反对外来文化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ABCD12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多样性是由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决定的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
9、化的重要手段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BCD13中国人的饮食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 )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B我们的饮食生活就是文化C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D文化现象无时、无处不在14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 )A史书典籍B甲骨文C秦始皇兵马俑D汉字15文化创新是文化生命之源,一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的从创新中吸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的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的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上述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A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B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C文化创新
10、,对促进文化的繁荣有重要意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儒、道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对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要因时而变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ABCD17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20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蕴含着无穷的商机。这说明(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
11、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ABCD18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都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上,让“墙壁”说话,这主要是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可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 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ABCD19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国园林艺术具有区
12、域性20五凤溪古镇位于龙泉山脉余段的沱江之畔,偏居一隅,是避祸去害之所。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迁居于此,各种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最终和睦相处、共存共荣,形成今日独特的移民文化体现了(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文化创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ABCD21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13、的精神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利于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BCD22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说明(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D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23当今世界,随着我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意识形态偏见固化者疯狂地向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甚至不惜造谣惑众、恶意中伤。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自觉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文化由一定经济决定 文化是
14、政治的集中表现ABCD24法家是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ABCD25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他著名的单子论产生过影响。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等,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这表明(
15、)包容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具有个性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ABCD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5分)26(15分)经典永流传大型文化节目响应和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让传统经典具有了新时代属性。同时也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弘扬主流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又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群
16、众,他们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经典永流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1)简要回答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分别是什么?(9分) (2)结合材料回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0分) 材料: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叫得响、铺得开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也是中国工匠面临的重要问题。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格,每一个品牌自身都承载着一个故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当地
17、法律、政策、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习惯,国外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致使中国品牌的故事很难传达到位。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工匠应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参考答案1A【详解】:电影热播,冬奥会吉祥物亮相,均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人大立法,属于政治现象,不符合题意。:举办进博会,属于经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C【详解】C: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C正确。ABD:试题考查的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BD排除。故本题选C。3C【详解】:在这个文艺创作的“微”时代,发展网络文艺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18、值观。因此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正确。:材料未体现传统文艺与网络文化创新性融合,并且我国文化建设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统一,选项中“我国文化建设多元化方向”说法错误。排除。:网络文化有优秀的,也有落后腐朽的,对于网络文化不能一概抵制,错误。故本题选C。4B【详解】: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古蜀道的作用,排除。:先进的文化促进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
19、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说明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5D【详解】AB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正确,AB排除。C: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6D【详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有利于展现出城市的优点与美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而非同步发展,错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利于提高市民的
20、道德素养,但是科学文化素养与此没有直接的联系,错误。本题选D项。7C【详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以五个单元故事,勾起了每个人对自己家乡的思念,说明曾经家乡生活的经历中已经深深烙印了中国的乡愁文化和家国情怀,同时电影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献礼作品,实现较好的票房收入,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问题),也未体现家国情怀转化为物质力量,错误。本题选C项。8C【详解】:针对中国网络文学传播存在问题:作品内容同质化、内容迭代慢于市场迭代和版权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我们应该是通过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知识产权链条保护和不断促进网络文学实现创新等措施来有针对性地解决,正确
21、。:材料不涉及奏响文化主旋律,错误。:材料不涉及网络文学内容不健康或腐朽、落后等内容,与提高个人鉴别眼力无关,错误。本题选C项。9B【详解】:岳阳楼记这篇作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篇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价值追求,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错误。:这篇作品给予我们的是精神激励,与人们的文化水平无必然联系,排除。本题选B项。10A【详解】: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体现了博物馆在借鉴融合中实现共赢, 依据“加强馆际资源整合、促进馆际交流协作”,可知此项活动有利于建设有声音
22、的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正确。:“在文化创新中走向趋同”违背了文化的多样性,错误。:博物馆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不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错误。、本题选A项。11D【详解】:本题考查对不同文化交流的认识,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借鉴其优秀成果,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能照搬照抄,说法正确。:我们要反对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2D【详解】:中国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表明互联网是人民超越时空局限共享禅文化的重要手段,应选。:题干中“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通过举办活动
23、,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表明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应选。:“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内容,但不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不选。: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及历史、地理等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说法不科学,不选。故本题选D。13A【详解】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体现的是文化的区域性,A正确。C: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强调的是时间性,材料不体现,C排除。 D:文化现象无时、无处不在说的是文化现象的特点,材料不体现,D排除。B:我们的饮食生活也包含物质层面,不能等同文化,B排除。故本题选A。14D【详解】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不是中华
24、文明的重要标志,A不符合题意。B:甲骨文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不符合题意。C:秦始皇兵马俑属于文化遗产类,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不符合题意。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C【详解】A:不体现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A与题意无关,排除。B:材料说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是在说社会实践的发展,B与题意无关,排除。C: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的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使其不断的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说明文化创新,对促进文化的繁荣有重要意义,C正确。D:材料说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不是在说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D与题意无关
25、,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6B【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无关,排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儒、道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正确。:是对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说明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正确。:材料不体现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7A【详解】:题中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蕴含着无穷的商机,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没有
26、体现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符合题意。:优秀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8C【详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夸大了该方式的作用,说法错误。:题中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都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上,让“墙壁”说话,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可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符合题意。:这种方式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觉的,无形的影响,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9B【详解】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说的是时间久远,与题意不相符,A排除。 B: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
27、独领风骚,B正确。C:欧洲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排除。D:材料不体现园林艺术的区域性,D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0C【详解】:大量移民迁居于此强调的是文化交流的途径,材料未体现文化传播的手段,排除。:大量移民迁居于此,各种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今日独特的移民文化,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说法正确。: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文化创新,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不同民族文化,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1D【详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说法错误;排除。: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说法错误。: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
28、文化遗产有利于有利于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正确。: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说明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2A【详解】A: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A正确。B:材料不是在说人口迁徙,B与题不符,排除。C:材料不涉及教育,C排除。D: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说法错误且与题武关,D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3A【详解】:一些意识形态偏见固化者疯狂地向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正确。:不惜造谣惑众、恶意中伤,所以我们应该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正确。:材料反映
29、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而不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排除。: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4B【详解】:法家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同时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根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容又因时而变,应选。:说法错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传统习俗,不选。: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B。25D【详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不是在强调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与题意无关,排除。: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特别
30、是对他著名的单子论产生过影响,说明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正确。:伏尔泰、歌德、雨果等,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说明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6(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体现:交往时的行为、语言和器物。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又影响
31、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影响的过程看):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要选择健康的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深远持久的影响(从影响的效果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较为缓慢的,但一旦内化成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就会持续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要自觉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2)根
32、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分析】本题以大型文化节目经典永流传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的把
33、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学生简要回答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分别是什么?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体现:交往时的行为、语言和器物。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影响的过程看):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要选择健康的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深远持久的影响(从影响的效果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较为缓慢的,但一旦内化成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就会持续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要自觉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回答
35、,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学生在回答时主要从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需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
36、。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27讲好中国品牌故事,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品牌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的过程中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寻找共鸣,增强认同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积极吸纳当地优秀文化元素,丰富中国品牌内涵【详解】本题以“工匠精神”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工匠应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结合材料,考生可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持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等角度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