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660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近45年来,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图a、图b分别为19612005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近45年来,东北地区()A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B年降水量增幅自西向东扩大C年平均气温增幅山区比平原大D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A减缓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B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C减弱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D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退化解析:第1题,根据19612005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值,年平均气温变化都是大于零,说明气温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幅西北比东南

2、方向大,年平均降水变化值大都小于零,只有在中北部地区降水变化大于零,所以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减少。第2题,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加剧了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增强了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退化。答案:1.D2.D气候变化对我国集中供暖期长度及集中供暖南边界有很大影响。下图为1961年以来我国集中供暖期长度变化趋势等值线(正值表示集中供暖时间每十年增加的天数,负值表示集中供暖时间每十年减少的天数)和我国集中供暖南边界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3导致甲、乙两处集中供暖南边界移动距离明显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地势B海陆

3、分布C供暖技术 D市场需求4图示时段内,下列省区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A河南 B吉林C青海 D新疆解析:第3题,图示三条曲线在甲处移动距离明显要小于乙处,说明甲处气温变化要小于乙处。结合两地地形地势特征可知,甲位于高原边缘、乙位于平原,则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第4题,图示青海省集中供暖期长度等值线数值为负值,且数值最大,说明集中供暖时间每十年减少的天数最多,则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青海。答案:3.A4.C下图为东二区某地气温降水雷达统计图,图中气温与降水量的数值共用同一坐标系统。读图,回答56题。5该地所在大洲及其气候类型是()A欧洲,地中海气候B非洲,热带草原气候C亚洲,热带季风气候D南美洲,亚热

4、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该地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雨林退化 B水土流失C山区石漠化 D土地沙漠化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该地各月气温均在15 以上,因此该地位于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非洲。故选B。第6题,根据上题结论,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面临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就是草场退化、沙化进而沙漠化。答案:5.B6.D下图是位于亚欧大陆40 N50 N四地区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8四地中()A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B地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C地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D地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解析:第7题,位于亚欧大陆40 N50 N,应该是温带气候,图中地1月气温距平值较大,7月气温距平值较小,说明气温年较差较小,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1月气温距平值较小,7月气温距平值较大,说明气温年较差较大,7月降水距平值较大,1月降水距平值为负,说明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6、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7月降水距平值为负,1月降水距平值为正,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地1、7月降水距平值为负,说明降水量很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无关,A错误;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B对;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错误;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错误。故选B。答案:7.B8.B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910题。9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约()A300 mm B500 mmC700 mm D1

7、200 mm10该地可能位于()A恒河平原 B密西西比平原C西欧平原 D亚马孙平原解析:第9题,因图示降水量表示逐月累计量,则用本月的降水累计量减去前一个月的累计量,即可得出该月的降水量。经计算可知,7月降水量最大,接近700 mm。第10题,图示气温逐月累计量线为一直线,说明各月气温相差不大;由全年累计气温为350 ,可计算出月均温接近30 ,应为热带地区。图示降水累计量在15月、1012月期间基本没有变化,而69月增长很快;说明10月至次年5月降水量很少,69月降水量大,且年降水累计量达到2 000 mm以上;据此可判断应该是热带季风气候;故可能位于恒河平原。答案:9.C10.A一地的自然

8、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11下图为北纬30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甲,乙解析: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量大的地,故甲和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地气温相对较低。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 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1)图示时间为_月(填“1”或“7”),判断的理由是_。(6分)(2

9、)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12分)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利马萨尔瓦多(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解析:第(1)题,图示利马气温低于20 ,结合其气温曲线可判断,此时为7月份。第(2)题,结合利马、萨尔瓦多的气候资料图可判断,两地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进一步解答其气候特征及成因。第(3)题,南美洲西海岸的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脉,受地形影响,气候类型南北狭长;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至4S附近。答案:(1)7此月利马气温低于20 ,对照气温曲线,应在7月(2)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10、气候成因利马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受寒流和离岸风共同影响萨尔瓦多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受暖流影响(3)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1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30分)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12分)(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4分)(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第(1)题,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第

11、(2)题,结合B国阴影区域所处位置及其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第(3)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1月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第(4)题,图示两国都是海洋大国,全球变暖将对其沿海低地造成威胁。从生产活动、技术、生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措施。答案:(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盛行西北风,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盛行东南风,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影响: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