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927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本课是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八单元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本课通过四个子目(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讲述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程。【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客观评价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关系与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

2、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论证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1.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关系与作用2.难点:多角度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3、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平型关战斗结束后的第115 师一部;右图是平型关大捷战斗要图。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反映的平型关大捷有何历史意义?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如何配合抗战?抗日战争最后如何取得胜利?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讲授新课】正面战场的抗战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用表格形式概括正面战场有哪些主要会战?有何结果及影响?自主学习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台儿庄战役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是如何进行战略大迁移的?有何影响?自主学习(1)表现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

4、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2)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敌后战场的抗战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和相持阶段是如何坚持抗战的?自主学习1抗战初期(1)表现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2)影响: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图片情境2相持阶段(1)发动百团大战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囚笼政策”。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的以破袭

5、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2)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3)加强根据地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选举。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皖南事变东方主战场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如何?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如何?自主学习世

6、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1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2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31942年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4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总兵力。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

7、报上的重大支持。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是如何召开的?其意义如何?自主学习1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2召开: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3内容(1)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

8、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4意义: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图片情境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如何投降的?抗日战争结果如何?自主学习1背景(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2)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3)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2表现(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2)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3结果(1

9、)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2)1945年10月25日,陈仪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台湾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图片情境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自主学习(1)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3)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

10、程。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史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史料二(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抗日战争中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史料一的观点。提示 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提示 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重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史论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1)中国抗战的正义性。(2)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的全民族抗战。(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4)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5)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6)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