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单元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福建厦门期末质检)纽约证券交易所作为行业自我管制的重要机构,负责审查证券市场的准入与交易。20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的急剧扩张让这一自我管制变得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抱怨“根本没有一个尺度可以衡量当时股票的价值”。这表明美国证券的自我管制()A因政府完全放任而失效B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C存在着市场机制的缺陷D未考虑民众的投资需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的急剧扩张让这一自我管制变得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抱怨
2、根本没有一个尺度可以衡量当时股票的价值”可知,自由市场机制下,美国证券的自我管制存在缺陷,在证券市场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失灵,造成混乱局面,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证券市场的急剧扩张让这一自我管制变得困难重重,反映的是自我管制因不能适应形势变化而失效,不是因政府放任而失效,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证券的自我管制,没涉及国家干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投资需求,排除D项。2(2019湖南益阳期末)第十届奥运会于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申办城市无其他竞争对手,最终参赛的运动员人数也因费用问题而显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A奥运体制不健全宣传推广不足B交通通讯不发达往来美国
3、不便C大萧条背景下的世界经济萎缩D罗斯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1932年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期间,大萧条背景下世界经济萎缩,因此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选C项。这一现象不是奥运自身的弊端带来的,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交通通讯的发展,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排除D项。3(2019江苏泰州期末)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以扩大就业面。这种“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是()A固守自由放任 B强调政府干预C扩大地方权力 D刺激生产消费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佛倡导地方和民间
4、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无意进行政府干预,其实质是固守自由放任,故A项正确。胡佛并没有强调政府干预,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扩大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自愿联合政策”并不能体现刺激生产消费,故D项错误。4(2019山东临沂期末)1933年,美国政府制定农产品储备计划,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联邦农产品储备计划,农场主储备由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建造仓储设施。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市场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B加强资源保护推动资源合理配置C提高国内需求以恢复社会经济D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强化政府职能答案A解析材料“1933年,美国政府制定农产品储备计划,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联邦农产品储备计划,
5、农场主储备由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建造仓储设施”表明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市场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5(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社会保障,与政府机构改革无关,排除A项;B、C两项本身正确,但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不符合材料“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排除;根据材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
6、终都是政治问题”可知,罗斯福注重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底层群体的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6(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二战中功勋卓著,战争结束后,举行大选,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目标的工党却赢得393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首相。工党得以上台执政主要是由于()A二战后人民普遍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B工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C工党的主张顺应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D英国要在两大阵营对峙中寻找平衡答案C解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工党的主张顺应了这一趋势,得以上台执政。故选C项。保守党也没有
7、鼓吹战争,A项不是工党上台的主要原因,排除;工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B项;当时两大阵营尚未形成,排除D项。7(2019江西名校二检)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A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D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高速发展,原因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国家对经济干预等的影响,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借鉴,故A项正确。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与刚刚出现的经济多极化趋势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
8、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欧美经济发展间的不平衡缩小;D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日本等国并未参加经济集团,但发展速度较快,这无法体现区域集团化的优势。8(2019福建厦门期末)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A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B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C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D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答案B解析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
9、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故选B项。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但不能说“彻底抛弃”,材料表明只是对国有企业部分实行私有化,排除A项;材料是英国政府解决“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看不出平等的价值理念,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排除D项。9(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有学者在谈及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建设时指出,资产阶级在某些方面的“宽容”,那也不过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这说明西方国家的“福利建设”()A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B不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C表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10、D目的在于改善工人的处境答案A解析材料中福利制度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说明福利制度实质是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鼓励工人的手段,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故选A项。B项错误,“火腿”是比“香肠”更丰厚的利益,所以有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C项违背了材料的内涵,故排除;D项没有认清福利制度的本质,故排除。10(2019湖北宜昌调研)所谓的“特朗普经济学”是指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为在全球化浪潮中受挫的蓝领阶层兑现承诺的重要举措(如下表),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民意基础。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策领域政策手段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独立加快开发页岩气页岩油
11、环境政策放宽环境领域的政府管制促进制造业复兴鼓励产业回迁A改变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B促成政府全面干预经济C第三产业对经济的驱动减弱D推动国际分工趋向合理答案A解析美国大量的制造业为了降低成本、寻求市场、逃避高昂税收,通过直接投资和并购的方式将生产工厂迁移到了发展中国家,美国国内低端制造业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的冲击。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特朗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直接迎合了中下层选民的心理。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故A项正确。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干预经济”表述错误,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
12、反映的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无法体现国际分工是否趋向合理,排除D项。11(2019河北邢台八校联盟)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福利国家”制度 B知识经济(新经济)C经济全球化 D第三产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遗传基因”“卫星定位”“软件”“因特网”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结合所学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以人才为动力、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经济的模式,故
13、B项正确。“福利国家”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与材料内容无关,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D项错误。12(2019江苏宿迁期末)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2个逐年增加至191个。其中64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个是私营公司,61个是国营股份公司,2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343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A19171918 B19221925C19351937 D1954196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此时具有较多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不乏私营公司
14、,故推断这一时期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故B项正确。13(2019天津高考)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解析从材料“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是通过妥协让步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的
15、,即通过割地赔款退出战争,巩固新生政权;通过新经济政策,实施粮食税对农民让步,以巩固工农联盟,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苏维埃政权是注重维护工农联盟的;材料强调的是苏维埃政权的妥协让步,而不是武装对抗,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不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D项错误。14(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37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情况统计图。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经济体制僵化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D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一中的全民所有制和图二中的国营工业比例达90%及以上,说明社会
16、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斯大林上台逐渐被废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排除D项。15(2019全国卷)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500万1230万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到1970
17、年,苏联的实际钢产量和煤产量都比计划要低,而肉和蔬菜与瓜类等生活必需品的产量远远低于计划任务,说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严重的问题,不是强调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且这一时期苏联重点是发展重工业,C项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社会生活需求的变化,D项错误。16(2019天津新华中学期末)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上述说法()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18、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可知,苏联政府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存在着弊端,C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知,苏联政府坚持计划的主导作用,故A、B两项错误;D项结论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17(2019河南郑州一测)1933年6月,为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世界货币会议召开。而罗斯福申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他的新政也没能完全治愈危机。二战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了全球贸易
19、自由化,促进了战后经济繁荣。这表明()A二战后全球经济向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B有效的国际合作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C罗斯福新政的对外贸易政策宣告失败D美国的经济决策主导了世界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罗斯福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能完全治愈危机”“二战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战后经济繁荣”可知,有效的国际合作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18(2019河北张家口八校期末)2017年6月13日,世界银行批准向阿富汗提供5.2亿美元的贷款,其中2.054亿用于帮助回国难民,1亿用于支持
20、阿富汗政府改革和经济发展,2000万用于提升阿富汗5个省会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2940万用于建设小麦和粮食仓库,6000万用于加强赫拉特省电力供应。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吻合的是()A缓解国际收支平衡,稳定国际汇兑B与贫困做斗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取消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D平衡不同权益和要求,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世界银行批准向阿富汗提供贷款,用于帮助回国难民,用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用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用于加强赫拉特省电力供应”可知,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民生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A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排除;C项是世贸组织的宗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平衡
21、不同权益和要求,故排除D项。19(2019山西晋中调研)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时仅23个缔约方,截至1999年5月31日,世贸组织已经有135个成员,其中发达国家3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02个。这一状况说明()A世贸组织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B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C发展中国家可以决定世贸组织的发展方向D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关贸总协定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但是到1999年,135个成员国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占102个,这说明世贸组织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世界已经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
22、排除;材料未体现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排除D项。20(2019河北张家口八校期末)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欧盟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世界银行D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以缓解社会矛盾;修正民族国家是指西欧国家建立欧洲共同体,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命力
23、,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排除。21(2019河南郑州一测)1957年到1970年间美国母公司从2800家上升到3500家,子公司数从1万家增长到2.5万家。1970年,美国跨国公司营业额占商品总出口的一半以上,进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这20年间,西欧共同市场国家的跨国公司规模增长2倍,日本增长3倍。这表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A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B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C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D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日欧跨国公司在快速增长,这说明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材料未体现
24、多极化趋势,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D项错误。22(2019山东德州期末)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和欧共体贸易争端最突出的是农产品出口补贴问题;日本和欧共体的贸易摩擦表现为欧共体指责日本销往欧洲的汽车超过允许配额;美日之间的贸易战焦点是关税与汇率。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衰退B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C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D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欧共体、日本之间都有贸易争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导致贸易争端,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25、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23(2019江西新余期末)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冲击要比20世纪3
26、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危害小,且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摩擦逐渐增多,促使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协调性增强,故D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还远未建立,故A项错误;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是目标,还未实现,故B项错误;贸易保护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24(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末)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占比
27、较小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答案D解析世贸组织中美国和欧盟起诉次数占据总量一半以上,说明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发达国家十分有利,对于发展中国家较为不利,故D项正确。发展中国家也大多加入世贸组织,故A项错误;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25题22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8分,共52分。25(2019江苏连、淮、徐三市调研)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
28、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材料二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
29、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以上材料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9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13分)答案(1)困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5分)国际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2分)国内政策: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分)(2)措施: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
30、研究与教育。(5分,任答三点)特点:国家干预。(2分)影响: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可知农产品价格下降;根据材料一“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可知农业市场滞胀;根据材料一“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可知土地租售困难。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19291932年”可知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长期奉行自由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可知是加强农业立法;根据材料二“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
31、税”可知限制农产品进口;根据材料二“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可知实行农业补贴;根据材料二“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可知建立农业机构以及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措施可知是国家干预。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以及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26(2019江西新余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报和中央领导人对苏联经济模式反思中的许多细节,反映了中、苏许多的重大历史现象。部分反思内容如下:1954年,人民日报反思道:“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切灿烂的成就,给全人类指
32、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结合所学现代史知识,从上述反思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苏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细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答案(示例)细节:苏联灿烂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2分)历史现象:这一
33、细节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2分)概述和评价: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和资金的国内积累,苏联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工业化的成就巩固了苏联政权,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和光辉前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学习、借鉴乃至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就成了新中国制定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8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根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分析。如根据材料“苏联灿烂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34、义的光明前途”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模式特点以及对于中国工业化影响等角度回答。27(2019江苏泰州期末)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兴并驾齐驱,民族国家应在理想与现实的“囚徒困境”中寻求最佳契合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扮演着“第二政府”的角色,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而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国际社会为了应付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果。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
35、很明显的。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摘编自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原先各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演化为“天生的排斥他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对外投资的歧视性政策首先是由走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的美国和欧盟带头实行的,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
36、间谍大战。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各国的情报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材料三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和中国)弱(如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复杂难题。国家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逃避全球责任,但境外事件造成的威胁不可能永远得到控制。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
37、济民族主义的危害。(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应对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8分)答案(1)挑战: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金融全球化削弱了国家货币主权。(6分)(2)危害:阻碍商品和资本流动;破坏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秩序;导致经济波动(或加剧国际市场不稳定性)。(4分,任答两点)(3)观点: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2分)应对: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倡导“一带一路”建设。(6分,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不
38、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的金融全球化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可从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国家货币主权等方面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谍大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贸易保护、限制对外投资、窃取商业和科技机密等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和资本流动性、国际贸易关系、经济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其危害。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可从各国共同职责的角度概括作者关于应对全球化的主要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一带一路”等方面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